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分数阶正位置反馈的垂尾振动主动控制
1
作者 张家旋 李斌 +1 位作者 牛文超 李凯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2-2553,共12页
针对自适应正位置反馈(Adaptive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APPF)控制器在控制效果与分数阶正位置反馈(Fractional Order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FOPPF)控制器在针对摄动区间小的不足,提出一种分数阶APPF(Fractional Order Adapt... 针对自适应正位置反馈(Adaptive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APPF)控制器在控制效果与分数阶正位置反馈(Fractional Order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FOPPF)控制器在针对摄动区间小的不足,提出一种分数阶APPF(Fractional Order Adaptive 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FOAPPF)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在控制效果提升的同时兼具强鲁棒性。基于不同参数对FOPPF控制器的影响,推导参数的最佳范围,将系统多个摄动模型的正弦扫频响应进行综合加权处理,并考虑系统远离共振频段的控制性能,构建附带约束条件的控制设计的目标函数。以粘有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的垂尾模型及其摄动模型为被控对象,设计相应的FOAPPF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FOPPF控制器,FOAPPF控制器闭环极点对参数摄动不敏感;相比APPF控制器,FOAPPF控制器的相频曲线在摄动频带内变化平缓,其控制效果受固有频率在线估计误差的影响更小;多种试验工况表明,FOAPPF控制器在不同摄动模型下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垂尾抖振响应均方根值至少降低了55%,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因此该控制器对垂尾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反馈 固有频率在线估计 摄动结构 自适应控制 分数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柔性构件振动改进多模态正位置反馈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娄军强 魏燕定 +2 位作者 杨依领 谢锋然 赵晓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为实现较少致动器数目下柔性构件多个振动模态的主动控制,基于力学原理及模态理论建立智能柔性构件动力学方程。在研究单模态PPF控制器性能特点及稳定条件基础上,提出考虑不同模态权重的改进多模态PPF控制器。采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闭... 为实现较少致动器数目下柔性构件多个振动模态的主动控制,基于力学原理及模态理论建立智能柔性构件动力学方程。在研究单模态PPF控制器性能特点及稳定条件基础上,提出考虑不同模态权重的改进多模态PPF控制器。采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闭环阻尼特性确立各阶PPF控制器最佳控制参数并进行数值仿真;搭建实验平台验证相关分析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考虑模态权重的改进多模态PPF控制器利用单组致动器能有效抑制柔性梁构件的多阶振动模态、显著缩短柔性构件振动的衰减时间。实验中柔性构件的衰减时间由6 s减少为2.5 s。实现较少数目致动器下柔性构件多阶弹性模态的振动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柔性构件 改进正位置反馈 振动主动控制 压电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仿生机械臂空间位置反馈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贺巧玲 张进华 +1 位作者 李婷 洪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了解决仿生机械臂空间位置反馈的问题,将眼电图作为神经反馈,应用于仿生机械臂空间位置反馈系统,通过多角度目标点重复扫视实验,分析眼球转动角度与对应眼电信号特征之间的映射规律,建立了人眼双目视觉定位模型.采用四元数法构建人眼... 为了解决仿生机械臂空间位置反馈的问题,将眼电图作为神经反馈,应用于仿生机械臂空间位置反馈系统,通过多角度目标点重复扫视实验,分析眼球转动角度与对应眼电信号特征之间的映射规律,建立了人眼双目视觉定位模型.采用四元数法构建人眼、仿生机械臂坐标转换模型,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物理实验平台进行坐标转换参数标定、计算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根据参数化定位模型将提取到的目标点转换为机械臂坐标系位置信息,从而实现了空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人眼双目视觉的定位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目标点坐标,为仿生机械臂提供空间位置反馈,同时也为仿生机械臂空间位置反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模型 眼电图 仿生机械臂 位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挠性机动飞行器改进型正向位置反馈振动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秋帆 霍明英 +2 位作者 齐乃明 曹世磊 肖余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82,共8页
针对一类大挠性机动飞行器,同时进行的姿态和轨道机动将激发挠性结构与中心刚体之间的平移耦合模态和转动耦合模态。为了提高姿态和轨道控制稳定度,提出了一种整合的改进型正向位置反馈(MPPF)控制方法抑制挠性结构的振动。首先建立了包... 针对一类大挠性机动飞行器,同时进行的姿态和轨道机动将激发挠性结构与中心刚体之间的平移耦合模态和转动耦合模态。为了提高姿态和轨道控制稳定度,提出了一种整合的改进型正向位置反馈(MPPF)控制方法抑制挠性结构的振动。首先建立了包含转动耦合和平移耦合模态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耦合模态参数,然后基于MPPF控制律,设计了对转动耦合模态和平移耦合模态同时进行抑制的主动振动控制器,并采用M范数方法进行了参数优化,采用压电智能材料构建了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对机动飞行器的挠性结构振动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并且提高了姿态和轨道的控制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飞行器 机动 振动控制 耦合动力学 改进型正向位置反馈(MP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驱动关节机器人位置反馈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志峻 邢仁涛 黄卫清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0-372,共3页
利用超声电机低速大转矩特性,实现了三关节机器人的直接驱动;通过改变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实现对其运行速度的控制。结合超声电机的运行特点,运用和比较了多种PID位置反馈控制方式,实践证明,在确保超声电机和机器人工作平稳的前提下,采... 利用超声电机低速大转矩特性,实现了三关节机器人的直接驱动;通过改变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实现对其运行速度的控制。结合超声电机的运行特点,运用和比较了多种PID位置反馈控制方式,实践证明,在确保超声电机和机器人工作平稳的前提下,采用梯形积分的PID位置反馈控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位置反馈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反馈的交互体验设计方法与实践——以《南都六朝汇景图》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本文简述了基于位置反馈的交互设计概念原理、设计方法以及交互原形的搭建。并以笔者指导完成的交互设计作品《南都六朝绘景图》为例,剖析了位置反馈交互方法所适用的用户行为特点和交互体验方式。
关键词 设计方法 交互体验设计 位置反馈 VVVV 原形设计 六朝古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反馈的多机器鱼编队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舒 禹梅 谢广明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2期75-78,共4页
为实现多机器鱼的队形控制,在图论队形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位置反馈的队形控制策略。介绍参考机器鱼的概念,在任一时刻都设定一个保持不动的参考机器鱼,其它机器鱼则根据当前参考机器鱼的位置及机器鱼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调整其... 为实现多机器鱼的队形控制,在图论队形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位置反馈的队形控制策略。介绍参考机器鱼的概念,在任一时刻都设定一个保持不动的参考机器鱼,其它机器鱼则根据当前参考机器鱼的位置及机器鱼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调整其相对位置,使多机器鱼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任意队形的形成。在水下机器人2D仿真平台上进行实验,并给出不同情况的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整体性好,鲁棒性强,抗干扰性强,计算简单,可实现任意队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鱼 编队控制 位置反馈 2D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磊磊 《航空兵器》 2012年第2期22-24,5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性能稳定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实用价值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然后对该系统控制电路的关键设计——PWM控制、二次电源电路、反馈电路以... 设计了一种小型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该系统具有响应快速、超调小、性能稳定优良、体积小、重量轻、实用价值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该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然后对该系统控制电路的关键设计——PWM控制、二次电源电路、反馈电路以及H桥功放电路进行着重分析,并对可能影响该伺服系统性能和控制精度的关键技术、关键器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反馈式电动伺服系统 PWM控制 二次电源电路 反馈电路 H桥功放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机伺服系统位置反馈校正方法研究
9
作者 韩晶 李高风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传统的舵机伺服系统动压反馈回路为基础,介绍了一种新的伺服系 统动态校正方法。首先给出了现有舵机的简化模型,深入分析了原有动压反馈 回路对系统的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频率域响应设计方法,进行位置反馈 ... 以传统的舵机伺服系统动压反馈回路为基础,介绍了一种新的伺服系 统动态校正方法。首先给出了现有舵机的简化模型,深入分析了原有动压反馈 回路对系统的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频率域响应设计方法,进行位置反馈 校正网络的设计。同时重点考察所设计系统的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峰值、 闭环带宽等频率特性量。最后,从时域、频域两个方面比较两种校正方法对系统 的影响,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 伺服系统 动态校正 位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饱和鲁棒正位置反馈振动控制研究
10
作者 李洋 仇原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为了增强柔性航天器用正位置反馈(PPF)实现振动的主动控制的鲁棒性,在考虑作动器的控制输入限制的情况下,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鲁棒PPF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引入系统参数不确定项,将具有控制受限... 为了增强柔性航天器用正位置反馈(PPF)实现振动的主动控制的鲁棒性,在考虑作动器的控制输入限制的情况下,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鲁棒PPF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引入系统参数不确定项,将具有控制受限的优化问题转化为求解具有LMI约束的广义特征值问题,实现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位置反馈(PPF)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柔性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尼绍—精密位置反馈系统引领新革命
11
《上海计量测试》 2014年第2期59-60,共2页
作为亚洲最大的激光、光学、光电行业盛会,2014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于3月18至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雷尼绍公司以“不断鼓励创新,提供前沿技术”为主题,携旗下众多精密位置反馈系统产品亮相,包括直线光栅、圆光栅以及磁编... 作为亚洲最大的激光、光学、光电行业盛会,2014年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于3月18至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雷尼绍公司以“不断鼓励创新,提供前沿技术”为主题,携旗下众多精密位置反馈系统产品亮相,包括直线光栅、圆光栅以及磁编码器等,并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先进可靠的位置反馈产品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反馈系统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雷尼绍公司 磁编码器 圆光栅 慕尼黑 大客户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I和反馈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优化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柳飞 酆广增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计算中,DV-Hop类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并保持其稳定性是其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平均每跳距离的可获得性和性能的动态变化使得DV-Hop类算法直接应用到不同设置的网络环境中面临巨大挑战... 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计算中,DV-Hop类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并保持其稳定性是其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平均每跳距离的可获得性和性能的动态变化使得DV-Hop类算法直接应用到不同设置的网络环境中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普适性反馈机制,引入位置调整因子和基于RSSI的跳距优化算法,在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建立位置信息的反馈链路,通过多种网络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资源变化的网络计算环境中,所提出的定位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定位精度,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DV-HOP RSSI 位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流电机位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刘鑫 白洁 +2 位作者 赵振宇 王伟 吕伟 《信息通信》 2014年第6期41-44,共4页
直流电机位置反馈控制在科研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采用RVDT传感器作为位置传感器,设计了位置反馈电路和H桥的电机驱动电路,并通过数字PID控制策略,实现基于直流有刷电机的位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动态性能良好。
关键词 直流电机 H桥 位置反馈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磁阀控制气缸位置
14
作者 徐元昌 Ruike,W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位置反馈 电磁阀 气缸位置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弯曲型压电堆作动器的设计及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智春 王巍 +1 位作者 谷迎松 李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134,共5页
提出一种弯曲型压电堆作动器并将其应用于悬臂梁主动振动控制中。新型作动器由一个压电堆和一个型金属底座和一个预压螺钉组成。该作动器的通过底座对压电堆纵向变形的约束而使底座弯曲变形产生作动弯矩。推导了新型作动器的输出作动弯... 提出一种弯曲型压电堆作动器并将其应用于悬臂梁主动振动控制中。新型作动器由一个压电堆和一个型金属底座和一个预压螺钉组成。该作动器的通过底座对压电堆纵向变形的约束而使底座弯曲变形产生作动弯矩。推导了新型作动器的输出作动弯矩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悬臂梁振动控制中,采用热弹比拟方法结合状态空间理论建立了带新型压电作动器的悬臂梁振动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分别应用正位置反馈和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主动振动控制系统。闭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新型压电堆作动器控制悬臂梁的一弯模态位移响应,应用PPF控制其幅值可降低57%,应用NNP控制其幅值可降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压电堆作动器 位置反馈 神经网络预测 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期望补偿的挠性航天器自适应鲁棒主动振动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臻 郭毓 +2 位作者 王璐 吴益飞 郭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30-236,共7页
针对一类粘贴有智能材料的挠性航天器进行大角度姿态快速机动中的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补偿的自适应鲁棒主动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由路径规划、基于期望补偿的自适应鲁棒(DCARC)姿态控制器以及基于正位置反馈(PPF... 针对一类粘贴有智能材料的挠性航天器进行大角度姿态快速机动中的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补偿的自适应鲁棒主动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由路径规划、基于期望补偿的自适应鲁棒(DCARC)姿态控制器以及基于正位置反馈(PPF)的主动振动控制器组成。通过规划得到不易激起挠性附件振动的挠性航天器中心刚体角位置路径,利用DCARC姿态控制对规划的路径进行跟踪。采用基于期望补偿的自适应律使得回归量仅由期望路径信息计算,可减少测量噪声的影响。同时,针对机动过程中挠性附件的高频振动,采用多模态PPF主动振动控制器以增加附件阻尼。该方法不仅能提高挠性航天器大角度姿态快速机动中动态和稳态性能,而且可有效抑制挠性附件振动。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期望补偿 自适应鲁棒控制 路径规划 位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负载模拟器多余力补偿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金英 赵英娜 +2 位作者 延皓 李长春 孙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为了抑制多余力值,改善电液伺服系统加载精度与系统性能,在对正弦信号施力机构数学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的改进方案,利用驱动伺服机构位置反馈信号进行辨识,构造理想的速度补偿信号进行流量前馈补偿,抑制多余力,并利... 为了抑制多余力值,改善电液伺服系统加载精度与系统性能,在对正弦信号施力机构数学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的改进方案,利用驱动伺服机构位置反馈信号进行辨识,构造理想的速度补偿信号进行流量前馈补偿,抑制多余力,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补偿信号修正相位有效地补偿了多余力.对正弦运动施力机构多余力的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力 相位修正 相位辨识 位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压电元件的挠性太阳帆板振动抑制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秋帆 刘延芳 +1 位作者 马明阳 齐乃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93,共8页
针对基频低于1Hz的大挠性太阳帆板,提出了整板主动振动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太阳帆板上集成压电元件作为传感器和执行器;针对帆板挠性增大时,同位控制易出现虚假抑制的现象,综合考虑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和板上一点的振动情况,基于正... 针对基频低于1Hz的大挠性太阳帆板,提出了整板主动振动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太阳帆板上集成压电元件作为传感器和执行器;针对帆板挠性增大时,同位控制易出现虚假抑制的现象,综合考虑压电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和板上一点的振动情况,基于正向位置反馈控制律(Positive Position Feedback,PPF),设计了整板振动抑制控制系统。通过Adams和Simulink联合仿真,对控制系统的振动抑制能力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PF控制系统避免了虚假抑制,具有良好的整板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挠性结构 振动抑制 正向位置反馈 整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ZT和脉冲调制控制的挠性卫星振动抑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庆雷 马广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98-1702,共5页
针对推力器作为执行机构的挠性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时帆板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伪速率(PSR)调制式喷气控制与基于压电陶瓷(PZT)材料的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的前者是采用传统的PD控制,利用四元数和角速度作为反... 针对推力器作为执行机构的挠性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时帆板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伪速率(PSR)调制式喷气控制与基于压电陶瓷(PZT)材料的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的前者是采用传统的PD控制,利用四元数和角速度作为反馈信号,并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姿态的渐近稳定和模态振动的衰减性;另外,为了减少推力器的非线性开关控制激起的挠性结构振动,采用PSR的准线性调制技术使推力器产生所需要的控制力矩的脉冲序列,从而实现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后者是通过设计正位置反馈(PPF)补偿器以增加结构的阻尼,进一步抑制挠性结构残余振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使航天器完成对姿态的机动,而且能够抑制帆板的弹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卫星 振动抑制 姿态机动 位置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6802检测电路及其在PMSM伺服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金 刘永江 +1 位作者 江中华 万淑芸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4期28-28,共1页
基于Au6802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检测电路,包括具有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输入信号滤波的Au6802外围电路,及具有三线串行绝对轴角位置信号、并行编码器增量式位置信号和磁极位置信号检测的、与电机专用芯片DSP TMS320F240的接口电路。... 基于Au6802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检测电路,包括具有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输入信号滤波的Au6802外围电路,及具有三线串行绝对轴角位置信号、并行编码器增量式位置信号和磁极位置信号检测的、与电机专用芯片DSP TMS320F240的接口电路。该检测电路实现了电机绝对式和增量式等换相位置反馈,及电机速度反馈。可简化旋转变压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接口电路和控制算法,节省DSP时间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6802 检测电路 PMSM 伺服控制 应用 永磁同步电机 换相位置反馈 电机速度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