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与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晓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9,共7页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表达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常用于矛盾情境,具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远距离认知事件的表述是该结构与其上层结构"VP来/去"共有的特点,结构中"来、去"已虚化为情态成分。
关键词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
远
距离
认知
位移
事件
矛盾情境
交互主观性
情态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是增大支撑位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
2
作者
马开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55-58,共4页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保持步频增大步长,或保持步长加快步频,或两者同时增加,都可以加快跑速。本文就在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前移的距离,来探讨增大短跑步长是靠增大支撑位移距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距离来实现。一、在短跑一...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保持步频增大步长,或保持步长加快步频,或两者同时增加,都可以加快跑速。本文就在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前移的距离,来探讨增大短跑步长是靠增大支撑位移距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距离来实现。一、在短跑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位移距离的构成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长,步长就越大。在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心
位移距离
着地点
后蹬阶段
支撑反作用力
腾空时期
重心前移
运动员
蹬地角
人体总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快速校正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宋丽丽
吴亚东
孙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317-3320,3324,共5页
针对由照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可能存在倾斜或扭曲变形而导致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不能正确识别的情况,首先采用连通域标记方法进行单词及文本线的检测;然后根据单词中位点信息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基线;最后根据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分...
针对由照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可能存在倾斜或扭曲变形而导致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不能正确识别的情况,首先采用连通域标记方法进行单词及文本线的检测;然后根据单词中位点信息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基线;最后根据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分别对单词进行旋转和位移而得到校正后的图像。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不受文档具体文字内容的影响,能更加准确地代表单词的倾斜走向,并保证校正后的单词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鲁棒性。经过分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
连通域标记
中位点
校正基线
垂直
位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形成条件与发育机制:燕山中部露头尺度变形研究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邓洪旦
张长厚
+1 位作者
邓洪菱
欧阳嘉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75,共15页
总结了褶皱相关断裂发育机制的3个构造几何学模型:同心圆褶皱模型、膝折带褶皱模型和弯流褶皱模型。基于燕山中部中、新元古界地层中发育的5个露头尺度褶皱及其中、小型断裂构造的实例剖析,探讨了收缩变形过程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时序...
总结了褶皱相关断裂发育机制的3个构造几何学模型:同心圆褶皱模型、膝折带褶皱模型和弯流褶皱模型。基于燕山中部中、新元古界地层中发育的5个露头尺度褶皱及其中、小型断裂构造的实例剖析,探讨了收缩变形过程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时序与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产生机制。研究指出,规模与所在褶皱构造相当或略小的断裂构造当中,既有形成时间早于褶皱变形的断层,也有在褶皱变形过程中调节褶皱不同部位应变差异的褶皱相关断裂构造,而且卷入后期变形的早期断裂可能成为制约褶皱成核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成为枢纽叠覆楔构造的形成方式之一。断层位移-距离曲线特征和断层与褶皱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分析,可用来判断断层、褶皱变形发生相对时序。认为影响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发育的机制主要有3种:(1)纵弯滑褶皱作用中,翼部顺层滑动受到限制而无法持续时,将通过断层向上切层的方式予以调节,从而形成翼部或转折端揳入逆冲断裂以及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断层;(2)各种因素导致的褶皱曲率变化是褶皱相关断裂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褶皱曲率变化可由褶皱轴面的合并和新生直观反映,轴面合并引起褶皱曲率变化的层位,可能是诱发褶皱相关断裂,如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开始产生的重要部位;(3)能干性差异和强硬层之间距离较大的岩层组合发生纵弯褶皱变形时,软弱岩系在褶皱核部的聚集和逃逸,是迫使递进收缩的强硬层产生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相关断裂
弯滑褶皱作用
曲率变化
能干性差异
断层
位移
-
距离
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边界断层构造反转率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美华
王春华
栾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盆地边界断层通常为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活动时间相对短且具有间歇性,地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这决定了断陷盆地的地层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同沉积断层理论模式,认为断陷缓坡带地层厚度与边界断层下盘厚度相当,边界断层下盘通常缺失与上...
盆地边界断层通常为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活动时间相对短且具有间歇性,地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这决定了断陷盆地的地层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同沉积断层理论模式,认为断陷缓坡带地层厚度与边界断层下盘厚度相当,边界断层下盘通常缺失与上盘对应的地层,可选择断陷盆地缓坡带地层厚度代替边界断层下盘厚度,建立虚拟下盘厚度格架,然后运用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对边界断层开展定量研究。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为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发育4条边界断层,依次控制了4个沉积次洼,4条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反转程度存在差异。伏龙泉断陷经历了断陷期、拗陷期、反转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期次,分别对应于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停止活动、反转活动3个演化阶段,发生于白垩纪末的反转活动使得边界断层再次活化,形成油气运移通道,深层油气向上运移到浅层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通过定量计算伏龙泉断陷各边界断层的反转率,结合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认为反转率适中的区域最有利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反转
位移
-
距离
曲线
反转率
同沉积断层
边界断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南连锁逆冲断层体系变形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宗沛
柴明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6-243,共8页
淮南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南倾逆掩的逆冲断层,断面均下延至一个近水平拆离滑脱面,构成连锁冲断体系。连锁冲断体系的拉伸率(或收缩率)与拆离面以上冲断层的相对扩展速率、相对滑动速率和切入深度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虽然目前难以求...
淮南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南倾逆掩的逆冲断层,断面均下延至一个近水平拆离滑脱面,构成连锁冲断体系。连锁冲断体系的拉伸率(或收缩率)与拆离面以上冲断层的相对扩展速率、相对滑动速率和切入深度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虽然目前难以求得数值特解,但可用图解表示岩席应变状况、构造变形特点,估算拆离滑脱带最大埋深和计算盖层的绝对缩短量。研究拆离滑脱面以上岩席体收缩率变化,还可表示断面扩展形式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关系,从而阐明淮南连锁冲断体系的区域构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冲断体系
位移
-
距离
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与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晓麟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9,共7页
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基于教学的现代汉语趋向结构系统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1JBB018)的资助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的资助
文摘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表达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常用于矛盾情境,具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远距离认知事件的表述是该结构与其上层结构"VP来/去"共有的特点,结构中"来、去"已虚化为情态成分。
关键词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
远
距离
认知
位移
事件
矛盾情境
交互主观性
情态成分
Keywords
simple co-occurrence directional structure
long-distance cognitive motion event
conflict circumstance
intersubjectivity
modality component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是增大支撑位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
2
作者
马开坪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55-58,共4页
文摘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保持步频增大步长,或保持步长加快步频,或两者同时增加,都可以加快跑速。本文就在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前移的距离,来探讨增大短跑步长是靠增大支撑位移距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距离来实现。一、在短跑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位移距离的构成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长,步长就越大。在研究中。
关键词
人体重心
位移距离
着地点
后蹬阶段
支撑反作用力
腾空时期
重心前移
运动员
蹬地角
人体总重心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快速校正的新方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宋丽丽
吴亚东
孙波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317-3320,33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02040)
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6ZX7120)
文摘
针对由照相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可能存在倾斜或扭曲变形而导致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不能正确识别的情况,首先采用连通域标记方法进行单词及文本线的检测;然后根据单词中位点信息线性拟合得到其校正基线;最后根据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分别对单词进行旋转和位移而得到校正后的图像。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校正基线和垂直位移距离不受文档具体文字内容的影响,能更加准确地代表单词的倾斜走向,并保证校正后的单词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鲁棒性。经过分析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较高。
关键词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
连通域标记
中位点
校正基线
垂直
位移距离
Keywords
document image distortion
connected components labeling
middle dot
correction baseline
vertical displace distance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形成条件与发育机制:燕山中部露头尺度变形研究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邓洪旦
张长厚
邓洪菱
欧阳嘉穗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75,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4002,40739906,4067215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12073)
文摘
总结了褶皱相关断裂发育机制的3个构造几何学模型:同心圆褶皱模型、膝折带褶皱模型和弯流褶皱模型。基于燕山中部中、新元古界地层中发育的5个露头尺度褶皱及其中、小型断裂构造的实例剖析,探讨了收缩变形过程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时序与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产生机制。研究指出,规模与所在褶皱构造相当或略小的断裂构造当中,既有形成时间早于褶皱变形的断层,也有在褶皱变形过程中调节褶皱不同部位应变差异的褶皱相关断裂构造,而且卷入后期变形的早期断裂可能成为制约褶皱成核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成为枢纽叠覆楔构造的形成方式之一。断层位移-距离曲线特征和断层与褶皱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分析,可用来判断断层、褶皱变形发生相对时序。认为影响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发育的机制主要有3种:(1)纵弯滑褶皱作用中,翼部顺层滑动受到限制而无法持续时,将通过断层向上切层的方式予以调节,从而形成翼部或转折端揳入逆冲断裂以及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断层;(2)各种因素导致的褶皱曲率变化是褶皱相关断裂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褶皱曲率变化可由褶皱轴面的合并和新生直观反映,轴面合并引起褶皱曲率变化的层位,可能是诱发褶皱相关断裂,如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开始产生的重要部位;(3)能干性差异和强硬层之间距离较大的岩层组合发生纵弯褶皱变形时,软弱岩系在褶皱核部的聚集和逃逸,是迫使递进收缩的强硬层产生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褶皱相关断裂
弯滑褶皱作用
曲率变化
能干性差异
断层
位移
-
距离
图解
Keywords
fold-accommodation faults
buckling flexural-slip folding
curvature change
competency contrast
fault distance-displacement diagram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边界断层构造反转率
被引量:
7
5
作者
张美华
王春华
栾颖
机构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项目(P15116)
文摘
盆地边界断层通常为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活动时间相对短且具有间歇性,地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这决定了断陷盆地的地层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同沉积断层理论模式,认为断陷缓坡带地层厚度与边界断层下盘厚度相当,边界断层下盘通常缺失与上盘对应的地层,可选择断陷盆地缓坡带地层厚度代替边界断层下盘厚度,建立虚拟下盘厚度格架,然后运用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对边界断层开展定量研究。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为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发育4条边界断层,依次控制了4个沉积次洼,4条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反转程度存在差异。伏龙泉断陷经历了断陷期、拗陷期、反转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期次,分别对应于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停止活动、反转活动3个演化阶段,发生于白垩纪末的反转活动使得边界断层再次活化,形成油气运移通道,深层油气向上运移到浅层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通过定量计算伏龙泉断陷各边界断层的反转率,结合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认为反转率适中的区域最有利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关键词
构造反转
位移
-
距离
曲线
反转率
同沉积断层
边界断层
松辽盆地
Keywords
structural inversion
displacement-distance graph
inverted rate
synsedimentary fault
boundary fault
Songliao Basin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连锁逆冲断层体系变形分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朱宗沛
柴明理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
淮南矿业学院地质系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6-243,共8页
文摘
淮南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南倾逆掩的逆冲断层,断面均下延至一个近水平拆离滑脱面,构成连锁冲断体系。连锁冲断体系的拉伸率(或收缩率)与拆离面以上冲断层的相对扩展速率、相对滑动速率和切入深度间,存在特定的函数关系。虽然目前难以求得数值特解,但可用图解表示岩席应变状况、构造变形特点,估算拆离滑脱带最大埋深和计算盖层的绝对缩短量。研究拆离滑脱面以上岩席体收缩率变化,还可表示断面扩展形式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关系,从而阐明淮南连锁冲断体系的区域构造意义。
关键词
连锁冲断体系
位移
-
距离
图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简单共现趋向结构与远距离认知位移事件
郭晓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是增大支撑位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
马开坪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档图像几何畸变快速校正的新方法
宋丽丽
吴亚东
孙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形成条件与发育机制:燕山中部露头尺度变形研究为例
邓洪旦
张长厚
邓洪菱
欧阳嘉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边界断层构造反转率
张美华
王春华
栾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淮南连锁逆冲断层体系变形分析
朱宗沛
柴明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