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光栅三维位移敏感结构设计
1
作者 王瑞荣 黄刚 +1 位作者 李晓红 吕奕菲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针对目前的微位移敏感装置在微型化下难以实现高精度三维检测的问题,设计了面内和离面2种位移敏感的光栅结构,并应用于三维微位移的检测中。阐述了光栅理论,设计了双层光栅结构。从2种检测方式对微位移灵敏度的影响角度,通过Gsolver仿... 针对目前的微位移敏感装置在微型化下难以实现高精度三维检测的问题,设计了面内和离面2种位移敏感的光栅结构,并应用于三维微位移的检测中。阐述了光栅理论,设计了双层光栅结构。从2种检测方式对微位移灵敏度的影响角度,通过Gsolver仿真光强衍射效率的大小变化,面内和离面敏感光栅的衍射效率变化分别为0.115%/nm和0.423%/nm,可知,离面敏感光栅的衍射效率灵敏度是面内敏感光栅的4倍。进而将离面位移敏感的光栅布置在被测物的三维方向,实现高精度三维位移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敏感 光栅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敏感压痕技术评价SiC硬质膜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坤明 贾露宇 +3 位作者 包亦望 孙立 万德田 霍艳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7,共6页
为了解决SiC硬质膜力学性能难测试的问题,提出以Oliver-Pharr模型为基础的位移敏感压痕技术来评价SiC硬质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为了解其可靠性,将此方法用于普通玻璃和不锈钢作为参考。选用厚度为315±15μm的化学气相沉积(CVD)SiC... 为了解决SiC硬质膜力学性能难测试的问题,提出以Oliver-Pharr模型为基础的位移敏感压痕技术来评价SiC硬质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为了解其可靠性,将此方法用于普通玻璃和不锈钢作为参考。选用厚度为315±15μm的化学气相沉积(CVD)SiC硬质膜作为样品,实验以0.5N/s的载荷速度进行加卸载,载荷峰值取10~30N,结果表明:位移敏感压痕法计算出的普通玻璃和不锈钢的硬度分别为6.5GPa和1.7GPa,传统显微硬度计测试出的结果分别为5.3GPa和1.8GPa,其值比较接近;此方法计算出普通玻璃和不锈钢的弹性模量分别为65.1GPa和178.4GPa,与实际值70GPa和190GPa误差很小,因此表明该方法可靠性良好。利用位移敏感压痕技术得知CVDSiC硬质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为37.7GPa和456.4GPa。另外根据维氏压痕形貌,应用JISR1607-1990标准,Anstis,Evans&Charles三断裂韧性公式,计算出普通玻璃和CVDSiC硬质膜KIC均值分别为0.78MPa.m1/2和2.70MPa.m1/2。此方法可广泛用于评价硬质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敏感压痕 CVD SiC硬质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公路隧道围岩位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建新 蔡世明 +1 位作者 刘洪洲 代高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以缙云公路隧道为例 ,通过对缙云公路隧道现场实测的围岩位移资料分析 ,综合考虑公路隧道所处地质环境及施工工艺水平等因素 ,讨论了公路隧道施工中围岩位移和区域性地质构造、围岩类别、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 以缙云公路隧道为例 ,通过对缙云公路隧道现场实测的围岩位移资料分析 ,综合考虑公路隧道所处地质环境及施工工艺水平等因素 ,讨论了公路隧道施工中围岩位移和区域性地质构造、围岩类别、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及不同方向的测线位移与围岩稳定基准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位移敏感率的概念 ,以便合理规范地评判公路隧道围岩位移的稳定性 ,得出了沿隧道纵向的围岩位移分布与其区域性地质构造和水平应力相适应的结论。其结果对于复杂地质环境中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位移 位移敏感 应力水平 地质条件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卢明奇 田玉基 杨庆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7,共4页
通过对13条近断层地震波进行分析,可见近断层地震波反应谱通常具有较宽的加速度敏感区.为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采用上述13条近断层地震波,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20层Benchmark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 通过对13条近断层地震波进行分析,可见近断层地震波反应谱通常具有较宽的加速度敏感区.为研究高层建筑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采用上述13条近断层地震波,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20层Benchmark结构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发现随着地震波的PGV/PGA值增大,结构的顶层最大位移和基底剪力最大值均增大,说明结构的地震反应随着近断层地震波反应谱加速度敏感区的变宽而增大.对于设置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高层建筑,当其基本周期处于近断层地震波的位移敏感区以内时,位移敏感区越窄,则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高层建筑 位移敏感 粘滞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光斑质心的最佳标定位置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晓燠 郑翰清 饶长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6,69,共6页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采用CCD作为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光斑质心位置探测器时,由于光斑的高斯宽度较小会带来大采样误差。针对该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采样误差形成的原因,建立了采样误差、位移敏感度和开环动态范围与光斑高斯宽度、光斑位置以... 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采用CCD作为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光斑质心位置探测器时,由于光斑的高斯宽度较小会带来大采样误差。针对该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采样误差形成的原因,建立了采样误差、位移敏感度和开环动态范围与光斑高斯宽度、光斑位置以及子孔径大小的数学模型,提出标定时光斑质心的最佳位置是子孔径中心四像素的中心。因为在该位置处,CCD的质心探测具有闭环时采样误差为0,位移敏感度最大,且开环时动态范围最大的特点,为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标定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采样误差 位移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远程监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力强 闻志强 +1 位作者 邬成健 王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准确监测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情况,设计基于棱镜反射原理的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远程监测系统。考虑到现场环境光线变化对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位移敏感元件(PSD)背景光补偿算法,对比试验表明补偿算法能够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强... 为准确监测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情况,设计基于棱镜反射原理的高速铁路路基冻胀远程监测系统。考虑到现场环境光线变化对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位移敏感元件(PSD)背景光补偿算法,对比试验表明补偿算法能够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强背景光下效果尤其明显。针对环境温度变化对系统检测精度的影响,对系统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温度特性试验表明系统处于高寒环境下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非常微小。整个系统在哈齐高速铁路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冬季现场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点路基冻胀值最大约为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冻胀 位移敏感元件(PSD) 光照补偿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损失概率评估模型
7
作者 宁超列 王丽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20,共9页
当前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控制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损坏,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考虑地震易损性曲线生成和地震损失率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地震易损性参数和地震损失率参数作为地震损失评估过程中的基本随机变量,分析了... 当前的抗震设计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控制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损坏,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考虑地震易损性曲线生成和地震损失率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地震易损性参数和地震损失率参数作为地震损失评估过程中的基本随机变量,分析了各基本随机变量取不同变异系数时,非结构构件地震损失率变异性的变化.进而通过经验拟合的方式,建立了非结构构件地震损失率的概率评估模型.基于建立的概率评估模型,一旦确定非结构构件的地震响应参数值,即可计算位移敏感型和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地震损失率的均值和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损失率曲线随层间位移角和楼面加速度的增加,离散性逐渐增大,但最终趋于稳定.严重破坏(LS)和倒塌(CP)性能点的地震易损性参数和地震损失率参数的变异性对非结构构件地震损失率曲线的变异性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非结构构件的地震损失评估提供概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易损性 地震损失率 非结构构件 位移敏感 加速度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捷联激光制导弹药双透镜滚转角测量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振亚 高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针对应用于末制导弹药中滚转角测量方法出现的各种不足,提出一种全捷联激光制导弹药双透镜滚转角测量方法。利用添加透镜光斑与滚转角无关的特点,将非滚转光斑作为滚转角测量基准,通过激光束经过两透镜在阵列位移敏感探测器(Position Se... 针对应用于末制导弹药中滚转角测量方法出现的各种不足,提出一种全捷联激光制导弹药双透镜滚转角测量方法。利用添加透镜光斑与滚转角无关的特点,将非滚转光斑作为滚转角测量基准,通过激光束经过两透镜在阵列位移敏感探测器(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PSD)光斑坐标间相对位置关系,得到弹体滚转角计算公式。根据测量原理及设计结构,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将该方法结合弹体六自由度运动模型进行模拟打靶实验,分析测量方法实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滚转角测量值在各种实验环境下最大误差不超过0.05°,其精度满足激光制导弹药制导与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捷联 激光制导 位移敏感探测器 滚转角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