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力能力谱法的RC结构位移放大系数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伟宏 蒋认 +1 位作者 崔双双 吴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9-44,58,共7页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是预测结构在某一地震设防水准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变形,从而指导结构设计的参数。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考虑6、7、8三个设防烈度,设计了3、5、8、10、12层共15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其...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是预测结构在某一地震设防水准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变形,从而指导结构设计的参数。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考虑6、7、8三个设防烈度,设计了3、5、8、10、12层共15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进而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分析。采用文中提出的动力能力谱方法,研究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在不同设防水准下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并与传统静力能力谱法得到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进行对比分析。6、7、8度设防的RC框架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在中震作用下分别为0.51-1.91、0.49-1.93、0.56-2.24;在大震作用下分别为1.28-4.82、1.40-4.89、1.37-5.56。中震作用下,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未发生整体屈服,表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比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能力谱方法 静力能力谱方法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 需求值 RC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伟宏 崔双双 +1 位作者 吕大刚 李雁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5,共9页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和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别采用非线性静力方法和非线性动力方法,对所设计典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可以预测结构临界倒塌状态时的结构最大弹塑性变形。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VI、VII、VIII度RC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15、10、5,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结构位移放大系数与结构反应修正系数的比值(Cd/R)在0.8~1.2范围内,这和NEHRP推荐条文中的取值相近,但稍微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 结构振动台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求解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Ⅰ)——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俊芬 顾强 +1 位作者 何涛 彭奕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71,共8页
结构影响系数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作用的关键,也是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理论的基础。位移放大系数则是根据结构的弹性位移估算弹塑性位移的关键参数。本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并结合具体算... 结构影响系数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作用的关键,也是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理论的基础。位移放大系数则是根据结构的弹性位移估算弹塑性位移的关键参数。本文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并结合具体算例详细说明了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求解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的实施步骤。该方法能反映结构的动力特征,并能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影响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性能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周期标准化的位移放大系数谱 被引量:2
4
作者 童根树 蔡志恒 张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5,共8页
采用理想弹塑性滞回模型,分析了4类场地共370条地震波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弹塑性体系与相应弹性体系间最大位移的关系,建立了等延性的位移放大系数谱Cd,用以评估新建或已有结构体系的弹塑性变形。考虑了二阶效应和阻... 采用理想弹塑性滞回模型,分析了4类场地共370条地震波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弹塑性体系与相应弹性体系间最大位移的关系,建立了等延性的位移放大系数谱Cd,用以评估新建或已有结构体系的弹塑性变形。考虑了二阶效应和阻尼比的影响,并采用2个特征周期Tga和TgR对周期进行标准化(Tga和TgR将整个周期划分为:加速度敏感区、速度敏感区和位移敏感区),标准化后的位移放大系数谱,保留了特征周期处的谷值特性,消除了场地类别的差异。结果表明:二阶效应和阻尼比对位移放大系数都有影响,并随周期变化,在特征周期附近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弹塑性滞回模型 位移放大系数 特征周期 二阶效应 谷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弯剪变形的黏滞阻尼器布置机构位移放大系数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丽华 于安琪 李红庆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89-1695,I0021,I0022,共9页
现有的黏滞阻尼器布置机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计算公式是基于结构剪切型侧移模式推导的,而多高层建筑结构的侧移模式一般为弯剪型,这有可能导致采用现有方法计算多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黏滞阻尼器的位移放大系数和附加阻尼比不准确。采用解析几... 现有的黏滞阻尼器布置机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计算公式是基于结构剪切型侧移模式推导的,而多高层建筑结构的侧移模式一般为弯剪型,这有可能导致采用现有方法计算多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黏滞阻尼器的位移放大系数和附加阻尼比不准确。采用解析几何方法,推导了单层弯剪型结构和一般多高层结构中阻尼器布置机构位移放大系数的计算公式,包括对角布置机构、剪刀撑布置机构、下套索布置机构、上套索布置机构。按照阻尼器布置机构位移放大系数现有计算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采用应变能法计算了多层钢框架结构中布置黏滞阻尼器的附加阻尼比,并与自由振动衰减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方法的计算误差不到1%。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考虑弯剪变形的黏滞阻尼器布置机构位移放大系数的计算方法对一般多高层结构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器 阻尼器布置机构 位移放大系数 附加阻尼比 弯剪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俊芬 顾强 苏明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5-822,共8页
为考察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ANSYS的瞬态动力分析功能对六层三跨的人字形、V形和SX形中心支撑钢框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采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拟合增量动力分析的数据,得到结构的IDA能力... 为考察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ANSYS的瞬态动力分析功能对六层三跨的人字形、V形和SX形中心支撑钢框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采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拟合增量动力分析的数据,得到结构的IDA能力曲线并计算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结果表明:数据处理方式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进行结构IDA能力曲线的拟合,能够得到更真实的能力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IDA)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构影响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岳焱超 陈唐兵 +3 位作者 王雁 刘卫平 王新娣 刘卓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4-1339,I0006,共7页
考虑了支撑杆弹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精确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方法;借助SAP2000分析软件,研究了套索式黏滞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放大系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套索式黏滞阻... 考虑了支撑杆弹性变形的影响,提出了精确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位移放大系数的方法;借助SAP2000分析软件,研究了套索式黏滞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放大系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套索式黏滞阻尼器的实际位移放大系数小于刚性理论计算值,支撑杆的弹性变形应予以考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位移放大系数随加载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提出的方法考虑了支撑杆件的刚度,能够更加合理地计算套索式黏滞阻尼器的位移放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索式黏滞阻尼器 附加阻尼 位移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确定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Ⅱ)——算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俊芬 顾强 +1 位作者 万红 彭奕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95,共10页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了6个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d。结果表明:对于不超过12层的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层数和跨数对各系数的影响都很小;结构超强系数RΩ所占的比重要明显大于结构延性折减系数Rμ。...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计算了6个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d。结果表明:对于不超过12层的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层数和跨数对各系数的影响都很小;结构超强系数RΩ所占的比重要明显大于结构延性折减系数Rμ。建议取Rμ=1.19,RΩ=3.98,R=4.71,Cd=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影响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强度折减下延性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永峰 童根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110,共4页
为方便地由弹性位移计算最大弹塑性位移反应,对等强度折减的双折线弹塑性滞回模型的单自由度(SDOF)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位移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标准化周期、场地类型、强度折减系数、阻尼比、后期刚度和二阶效应等不同参数组合... 为方便地由弹性位移计算最大弹塑性位移反应,对等强度折减的双折线弹塑性滞回模型的单自由度(SDOF)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位移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标准化周期、场地类型、强度折减系数、阻尼比、后期刚度和二阶效应等不同参数组合的位移放大系数Cd2谱.结果表明,Cd2在固定周期处各强度折减系数所对应的数据点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Cd2随着阻尼比(除短周期)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后期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二阶效应的存在将导致Cd2显著增加.为分析不同滞回模型对Cd2的影响,又计算反向加载时刚度退化的修正克拉夫(MC)滞回模型、剪切滑移(SSP)和无任何耗能能力的双线性弹性(BIL)模型下的Cd2谱,与理想弹塑性(EPP)下的Cd2进行对比,发现EPP的Cd2在4类模型中是最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位移放大系数 强度折减系数 双折线弹塑性滞回模型 场地特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量动力分析法计算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
10
作者 邵建华 唐柏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39-144,共6页
基于薄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能力,收集多条人工地震波和天然地震波数据,按增量动力分析法计算出各条调幅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底部剪力和顶点位移,绘制出10层、15层和20层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曲线,进而计算各... 基于薄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能力,收集多条人工地震波和天然地震波数据,按增量动力分析法计算出各条调幅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底部剪力和顶点位移,绘制出10层、15层和20层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曲线,进而计算各算例中震下的地震力折减系数R和大震下的位移放大系数Cd。结果表明:10层结构中震下的R平均值为2.7,大震下的Cd平均值为4.94;15层结构中震下的R平均值为2.77,大震下的Cd平均值为4.91;20层结构中震下的R平均值为2.5,大震下的Cd平均值为4.08。每条地震波所计算的R和Cd值都不相同;最大值R对应的地震波算出的Cd并不是最大,同样地,最小值R对应的地震波算出的Cd也不一定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增量动力分析 薄钢板剪力墙 地震力折减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柱-杠杆阻尼装置的放大效率研究
11
作者 周强 潘文 李祖玮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传统杠杆放大装置能有效地增大黏滞阻尼器的变形从而提高其耗能效率,但其占据大量的建筑空间。中间柱式阻尼装置占据建筑空间小,但耗能效率低。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放大装置,该装置基于带黏滞阻尼器的中间柱-杠杆机构,简称“CLVD”(colum... 传统杠杆放大装置能有效地增大黏滞阻尼器的变形从而提高其耗能效率,但其占据大量的建筑空间。中间柱式阻尼装置占据建筑空间小,但耗能效率低。提出了一种新型耗能放大装置,该装置基于带黏滞阻尼器的中间柱-杠杆机构,简称“CLVD”(column-lever viscous damper)。首先,引入位移放大系数f_(d)和耗能系数f_(E)来评价CLVD的放大效率;其次,推导了f_(d)和f_(E)的理论表达式,阐述了中间柱位置、梁抗弯线刚度、杠杆放大系数、阻尼系数和层间位移等参数对CLVD效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当中间柱位于跨度中部时CLVD的f_(d)和f_(E)最大;存在最优的杠杆放大系数和阻尼系数使得CLVD的f_(E)最大。最后,给出了在不同情形下CLVD的优化策略,将5种不同CLVD方案应用于9层框架的地震响应控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优化方法能有效增强CLVD的位移放大能力和耗能,同时对结构地震响应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 中间柱-杠杆阻尼装置 位移放大系数 耗能系数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方法的高强钢组合Y型偏心支撑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明周 李亚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5-642,共8页
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我国抗震规范中未明确引入相应的结构影响系数.依据我国抗震规范设计了4个多高层高强钢组合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方法确定各算例的... 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我国抗震规范中未明确引入相应的结构影响系数.依据我国抗震规范设计了4个多高层高强钢组合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方法确定各算例的性能曲线,基于改进的能力谱方法确定了各算例的结构影响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d.研究表明,高强钢组合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下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影响系数可取R=4.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影响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高强钢 偏心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数和跨数对薄钢板剪力墙地震力折减系数的影响
13
作者 邵建华 吴群 +1 位作者 王再会 王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80,共7页
基于薄钢板剪力墙的等效拉杆理论,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采用改进的能力谱法,通过6个算例研究了层数和跨数对按剪力墙板抗剪承载能力设计的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在中震下地震力折减系数R、超强系数R_Ω、延性折减系数R_... 基于薄钢板剪力墙的等效拉杆理论,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采用改进的能力谱法,通过6个算例研究了层数和跨数对按剪力墙板抗剪承载能力设计的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在中震下地震力折减系数R、超强系数R_Ω、延性折减系数R_μ和大震下位移放大系数C_d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震下R的变化范围为2.55~2.81,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隐含的地震力折减系数2.8125相差不大,R_Ω变化范围为2.51~2.91,R_μ的变化范围为0.9~1.1,大震下C_d的变化范围为3.51~4.12。结构的跨数对R和R_Ω的影响规律都不明显,对R_μ和大震下C_d的影响可以忽略;结构的层数影响较为明显,R、R_μ和大震下C_d都随层数的增加而减小,R_Ω则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数 跨数 地震力折减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薄钢板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可调的纵向振动圆锥形超声变幅杆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书玉 唐一璠 徐洁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性能可调纵向振动圆锥形超声变幅杆,并对其振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变幅杆由传统的圆锥形超声变幅杆和压电陶瓷材料组合而成。论文研究了圆锥变幅杆中压电陶瓷材料的厚度、位置以及电阻抗的改变对变幅杆性能参...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性能可调纵向振动圆锥形超声变幅杆,并对其振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该变幅杆由传统的圆锥形超声变幅杆和压电陶瓷材料组合而成。论文研究了圆锥变幅杆中压电陶瓷材料的厚度、位置以及电阻抗的改变对变幅杆性能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压电陶瓷材料的厚度、位置和电阻抗值,可以实现变幅杆共振频率和位移放大系数的改变。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值和实验测试值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变幅杆 性能调节 共振频率 位移放大系数 电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隧洞在平面P-SV波入射下的地震动力响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巴振宁 喻志颖 梁建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8,共9页
采用了间接边界元法(IBEM),研究了山岭隧洞在平面P-SV波入射下的地震动力响应问题。该方法充分利用半空间格林函数与全空间格林函数在构造半空间开口域和全空间闭合域中散射波场的优势,将含有衬砌隧洞的凸起地形分解为一个半空间开口域... 采用了间接边界元法(IBEM),研究了山岭隧洞在平面P-SV波入射下的地震动力响应问题。该方法充分利用半空间格林函数与全空间格林函数在构造半空间开口域和全空间闭合域中散射波场的优势,将含有衬砌隧洞的凸起地形分解为一个半空间开口域和两个全空间闭合域。本文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入射平面P-SV波在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土层中山岭隧洞地形周围散射为例,计算出了这两种情况下凸起地形周围地表位移放大系数和隧洞衬砌内表面动应力集中系数。分析得出由于基岩的存在,使得山岭隧洞的动力响应得以放大;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大,地表位移放大系数和应力集中系数都呈减小趋势;对于不同的入射角度,地表位移放大系数和应力集中系数也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间接边界元法 地表位移放大系数 动应力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截面环状聚能器扭转振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志强 王芬 林书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1,共5页
对各向同性弹性锥形薄圆环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研究,推出了其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载时扭转振动的频率方程、共振频率表达式及角位移放大系数表达式.利用数值方法求出了共振频率和角位移放大系数的理论值.给出了频率与半径及放大系... 对各向同性弹性锥形薄圆环的扭转振动进行了研究,推出了其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载时扭转振动的频率方程、共振频率表达式及角位移放大系数表达式.利用数值方法求出了共振频率和角位移放大系数的理论值.给出了频率与半径及放大系数与内外半径比的拟合关系曲线,得到了放大系数最大时的半径比.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表明,理论值与仿真值符合很好,这对锥形截面环状聚能器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截面环状聚能器 扭转振动 等效电路 共振频率 位移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配筋砌体结构弹塑性反应的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德湖 王焕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3-738,共6页
为了研究影响多高层偏心配筋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主要因素 ,采用自行编制的平扭耦联时程分析程序 (EDAPCSC) ,进行了真实结构的参数分析 ,初步确定了影响结构平动位移反应的因素 :结构层数和层高、地震动强度、抗侧移刚度 ,等 ;并... 为了研究影响多高层偏心配筋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主要因素 ,采用自行编制的平扭耦联时程分析程序 (EDAPCSC) ,进行了真实结构的参数分析 ,初步确定了影响结构平动位移反应的因素 :结构层数和层高、地震动强度、抗侧移刚度 ,等 ;并确定了影响结构扭转反应的因素 :结构偏心率、结构层数、地震动特性 ,等 ,初步得到了扭转反应和结构特性之间的某种关系 .分析还表明 :结构中的危险楼层总是发生在底部 ,结构总的破坏程度由平动位移控制 ,经合理设计后配筋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偏心配筋砌体结构 弹塑性地震反应 平扭耦联时程分析程序 偏心率 结构层数 结构层高 地震强度 地震输入 层间位移 位移放大系数 边缘构件 结构破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鹏飞 吴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3-167,211,共6页
对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对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反应谱对地震作用下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减振... 对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对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反应谱对地震作用下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进行分析,并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拟负刚度控制能够延长结构的等效周期;当结构周期较长时,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对绝对加速度和相对位移的减振效果好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负刚度控制 粘滞阻尼控制 加速度放大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鹏飞 吴斌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300-305,共6页
对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采用拟负刚度控制方法时,结构响应与外荷载之间满足齐次性;其次,对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加速度... 对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证明了采用拟负刚度控制方法时,结构响应与外荷载之间满足齐次性;其次,对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并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地震荷载作用下拟负刚度阻尼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外荷载与结构的频率比大于1或结构的周期较长时,拟负刚度控制对结构绝对加速度的控制效果要好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控制效果,对结构位移的控制效果要差于粘滞阻尼减振结构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负刚度控制 粘滞阻尼器 绝对加速度 加速度放大系数 位移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简易抗震装置及其在结构减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林 苏振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22-225,共4页
总结了用于结构减震的多种安装形式的黏滞阻尼器;不同形式黏滞阻尼器通过放大两端相对位移达到减震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简易抗震装置,经过分析得到了该装置的位移放大系数,并通过时程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 总结了用于结构减震的多种安装形式的黏滞阻尼器;不同形式黏滞阻尼器通过放大两端相对位移达到减震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简易抗震装置,经过分析得到了该装置的位移放大系数,并通过时程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减震 黏滞阻尼器 位移放大系数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