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复变函数理论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钛俊
邓琴
+2 位作者
汤华
姜成业
秦雨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7-787,共11页
无中导连拱隧道由于后行洞衬砌搭接于先行洞衬砌拱腰之上,围岩与衬砌受力情况复杂,开展相应的围岩与衬砌应力和位移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Schwarz交替法,提出了深埋条件下考虑衬砌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围岩与衬砌应力...
无中导连拱隧道由于后行洞衬砌搭接于先行洞衬砌拱腰之上,围岩与衬砌受力情况复杂,开展相应的围岩与衬砌应力和位移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Schwarz交替法,提出了深埋条件下考虑衬砌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围岩与衬砌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针对无中导连拱隧道两洞具有共用边界的特点,在利用柯西积分法进行求解时,将单洞衬砌与围岩接触的边界积分条件转化为仅存在单洞时的完整边界积分与共用边界积分之差,对于Schwarz交替法中求解“附加面力”的过程亦进行类似处理。给出共用边界应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将上述解析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中导连拱隧道
复变函数
schwarz
交替法
应力场
位移
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引起土层相对位移的半解析解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大顺
杨海涛
晏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67-11376,共10页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会产生相互影响,双孔隧道的断面收敛变形与单洞收敛变形有着较大区别。结合近邻双线隧道施工洞周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边界条件,并通过引入位移释放系数η,分别考虑隧道开挖时和衬砌施作后洞周产生的位移,根...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会产生相互影响,双孔隧道的断面收敛变形与单洞收敛变形有着较大区别。结合近邻双线隧道施工洞周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边界条件,并通过引入位移释放系数η,分别考虑隧道开挖时和衬砌施作后洞周产生的位移,根据复变函数和交替法理论,获得了近邻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后的半解析解,并通过与两个现场工程监测数据对理论解进行了验证。最后对隧道进行几何参数分析,获得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双线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的扰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横向变形对地表沉降曲线形态、大小均有较大影响,然而对地表沉降槽宽度影响较小;位移释放系数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随着位移释放系数的增加,其地表沉降越小,反之亦然;隧道埋深越大,地表沉降值越小,影响的范围越大,当超过一定深度时,地表沉降值变化相对较小;随着d/R的增加,地表沉降曲线形态从V—U—W进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函数
schwarz
交替法
近邻隧道
位移
边界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线隧道不同布置方式下相互作用影响的地层位移解析
被引量:
30
3
作者
张治国
张成平
奚晓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基于单线隧道计算结果直接采用线性叠加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双线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为研究近距离地下工程开挖的相互影响,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和复变函数理论,结合隧道洞周椭圆...
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基于单线隧道计算结果直接采用线性叠加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双线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为研究近距离地下工程开挖的相互影响,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和复变函数理论,结合隧道洞周椭圆化收敛变形边界条件,提出了任意布置方式下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位移控制边界条件进行求解,体现了双线隧道开挖间的相互作用影响。通过离心试验和工程实例,将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的复变函数理论解与线性叠加法解答以及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针对双线隧道水平和斜交两种不同布置方式进行相关参数分析,获取了双线隧道间距变化引起的地层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的复变函数方法求解得到的地表沉降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而直接线性叠加法解答存在较大误差。在地层等值线图规律分析中,水平与斜交布置下,两个隧道周围土体等值线图产生较为明显的相互"吸引"现象,隧道上方的土体沉降峰值线均向双线隧道中间倾斜,但随着双线隧道间距增加,"吸引"现象逐渐减弱。研究成果对于近距离双线盾构隧道开挖施工的现场保护措施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盾构隧道
土体沉降
复变函数
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
椭圆化收敛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中导洞施工效应的双连拱隧道应力与位移复变函数解
4
作者
张治国
李乃义
+2 位作者
牛瑞
王安源
朱正国
《岩土力学》
2025年第S1期141-158,共18页
目前针对双连拱隧道施工影响的理论分析中较少考虑中导洞带来的施工效应,而含中导洞的双连拱隧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设计类型。实际施工中,中导洞先行施工,存在中导洞与左洞1、右洞2共用衬砌边界以及中隔墙的回筑工序。基于复变函数理论解...
目前针对双连拱隧道施工影响的理论分析中较少考虑中导洞带来的施工效应,而含中导洞的双连拱隧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设计类型。实际施工中,中导洞先行施工,存在中导洞与左洞1、右洞2共用衬砌边界以及中隔墙的回筑工序。基于复变函数理论解和Schwarz交替法,提出了考虑中导洞施工效应的双连拱隧道衬砌与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针对中导洞与左右相邻洞室具有共用衬砌边界的特点,利用柯西积分法进行求解时,将各洞衬砌与围岩接触的边界积分条件转化为仅存在单洞时的完整边界积分与共用边界积分之差,与采用Schwarz交替法求解三洞相互作用过程中某一洞室开挖对邻洞产生“附加面力”的过程一致。基于苏州七子山连拱隧道工程,将解析结果与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复变函数方法的可行性。此外,针对围岩泊松比、围岩弹性模量、中导洞高宽比、连拱整体对称性为关键因素,对围岩位移和衬砌临空面位移开展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弹性模量变化对洞1及洞2衬砌位移影响趋势一致。在相同角度下,围岩弹性模量越大,衬砌总位移越小,洞1、洞2衬砌位移均呈现“W”型,位移递增趋势拐点均位于左右拱脚处;中导洞高宽比越大,中导洞截面越趋向“高窄”型,中导洞围岩与衬砌最大主应力均出现增大趋势;当中导洞尺寸不变时,将另一洞室截面尺寸增大及减小,变为对称施工条件时,原洞室衬砌位移也出现增大及减小趋势,且共用衬砌区域增大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拱隧道
中导洞
schwarz
交替法
复变函数
应力场
位移
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复变函数理论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钛俊
邓琴
汤华
姜成业
秦雨樵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7-787,共11页
基金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及示范项目(云交科教[2019]79号)。
文摘
无中导连拱隧道由于后行洞衬砌搭接于先行洞衬砌拱腰之上,围岩与衬砌受力情况复杂,开展相应的围岩与衬砌应力和位移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和Schwarz交替法,提出了深埋条件下考虑衬砌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围岩与衬砌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针对无中导连拱隧道两洞具有共用边界的特点,在利用柯西积分法进行求解时,将单洞衬砌与围岩接触的边界积分条件转化为仅存在单洞时的完整边界积分与共用边界积分之差,对于Schwarz交替法中求解“附加面力”的过程亦进行类似处理。给出共用边界应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将上述解析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无中导连拱隧道
复变函数
schwarz
交替法
应力场
位移
场
Keywords
double-arch tunnel without middle drift
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s
schwarz
alternating method
stress field
displacement field
分类号
U4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引起土层相对位移的半解析解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大顺
杨海涛
晏莉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367-1137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067)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8B136)
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重点学科基金项目(10ZDXK06)。
文摘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会产生相互影响,双孔隧道的断面收敛变形与单洞收敛变形有着较大区别。结合近邻双线隧道施工洞周变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边界条件,并通过引入位移释放系数η,分别考虑隧道开挖时和衬砌施作后洞周产生的位移,根据复变函数和交替法理论,获得了近邻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后的半解析解,并通过与两个现场工程监测数据对理论解进行了验证。最后对隧道进行几何参数分析,获得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双线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的扰动规律。结果表明:隧道横向变形对地表沉降曲线形态、大小均有较大影响,然而对地表沉降槽宽度影响较小;位移释放系数对地表沉降影响显著,随着位移释放系数的增加,其地表沉降越小,反之亦然;隧道埋深越大,地表沉降值越小,影响的范围越大,当超过一定深度时,地表沉降值变化相对较小;随着d/R的增加,地表沉降曲线形态从V—U—W进行演变。
关键词
复变函数
schwarz
交替法
近邻隧道
位移
边界
参数分析
Keywords
complex function
schwarz
method
double-track tunnel
displacement boundary
parametric analysis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线隧道不同布置方式下相互作用影响的地层位移解析
被引量:
30
3
作者
张治国
张成平
奚晓广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0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31)
+1 种基金
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TUE2017-04)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GDUEK1707)
文摘
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基于单线隧道计算结果直接采用线性叠加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双线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为研究近距离地下工程开挖的相互影响,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和复变函数理论,结合隧道洞周椭圆化收敛变形边界条件,提出了任意布置方式下双线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位移控制边界条件进行求解,体现了双线隧道开挖间的相互作用影响。通过离心试验和工程实例,将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的复变函数理论解与线性叠加法解答以及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针对双线隧道水平和斜交两种不同布置方式进行相关参数分析,获取了双线隧道间距变化引起的地层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的复变函数方法求解得到的地表沉降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而直接线性叠加法解答存在较大误差。在地层等值线图规律分析中,水平与斜交布置下,两个隧道周围土体等值线图产生较为明显的相互"吸引"现象,隧道上方的土体沉降峰值线均向双线隧道中间倾斜,但随着双线隧道间距增加,"吸引"现象逐渐减弱。研究成果对于近距离双线盾构隧道开挖施工的现场保护措施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线盾构隧道
土体沉降
复变函数
位移控制schwarz交替法
椭圆化收敛边界
Keywords
twin-shield tunnel
soil displacement
complex variable
displacement-controlled
schwarz
alternating method
oval deformation contraction boundary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中导洞施工效应的双连拱隧道应力与位移复变函数解
4
作者
张治国
李乃义
牛瑞
王安源
朱正国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2025年第S1期141-158,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2478402)
中铁隧道局二处研究课题
文摘
目前针对双连拱隧道施工影响的理论分析中较少考虑中导洞带来的施工效应,而含中导洞的双连拱隧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设计类型。实际施工中,中导洞先行施工,存在中导洞与左洞1、右洞2共用衬砌边界以及中隔墙的回筑工序。基于复变函数理论解和Schwarz交替法,提出了考虑中导洞施工效应的双连拱隧道衬砌与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针对中导洞与左右相邻洞室具有共用衬砌边界的特点,利用柯西积分法进行求解时,将各洞衬砌与围岩接触的边界积分条件转化为仅存在单洞时的完整边界积分与共用边界积分之差,与采用Schwarz交替法求解三洞相互作用过程中某一洞室开挖对邻洞产生“附加面力”的过程一致。基于苏州七子山连拱隧道工程,将解析结果与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复变函数方法的可行性。此外,针对围岩泊松比、围岩弹性模量、中导洞高宽比、连拱整体对称性为关键因素,对围岩位移和衬砌临空面位移开展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弹性模量变化对洞1及洞2衬砌位移影响趋势一致。在相同角度下,围岩弹性模量越大,衬砌总位移越小,洞1、洞2衬砌位移均呈现“W”型,位移递增趋势拐点均位于左右拱脚处;中导洞高宽比越大,中导洞截面越趋向“高窄”型,中导洞围岩与衬砌最大主应力均出现增大趋势;当中导洞尺寸不变时,将另一洞室截面尺寸增大及减小,变为对称施工条件时,原洞室衬砌位移也出现增大及减小趋势,且共用衬砌区域增大趋势更明显。
关键词
双连拱隧道
中导洞
schwarz
交替法
复变函数
应力场
位移
场
Keywords
continuous arch tunnel
middle guideway
schwarz
alternate method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stress field
displacement field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复变函数理论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毕钛俊
邓琴
汤华
姜成业
秦雨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邻双线隧道施工引起土层相对位移的半解析解
刘大顺
杨海涛
晏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线隧道不同布置方式下相互作用影响的地层位移解析
张治国
张成平
奚晓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考虑中导洞施工效应的双连拱隧道应力与位移复变函数解
张治国
李乃义
牛瑞
王安源
朱正国
《岩土力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