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置BRB桥梁排架墩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石岩 王东升 韩建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8,128,共8页
基于"保险丝"和"损伤控制"的抗震设计理念,提出在桥梁双柱式排架墩中通过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以提高其横桥向抗震性能的构想。首先从获得"抗震能力"的角度对设置BRB桥梁排架墩的抗震设计参数进行系统... 基于"保险丝"和"损伤控制"的抗震设计理念,提出在桥梁双柱式排架墩中通过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以提高其横桥向抗震性能的构想。首先从获得"抗震能力"的角度对设置BRB桥梁排架墩的抗震设计参数进行系统性分析,推导出与剪跨比和墩柱间距与直径(边长)比相关的BRB核心段最大和最小长度取值范围;再从求解"地震需求"角度建立了设置保险丝的(SDOF)主结构体系弹塑性反应谱基本方程,分析该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反应一般规律;然后,基于体系的"抗震能力"和"地震需求",发展了设置BRB的桥梁排架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并结合一个具体桥梁排架墩实例说明建议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双柱式排架墩 屈曲约束支撑 弹塑性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能力谱法的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冠远 阎贵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4-67,共4页
近几十年里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直接从结构的性能目标出发 ,以位移为前提 ,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热切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大多使用具有有效刚度和阻尼的等效弹性结构来代替非弹性体系的地... 近几十年里提出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直接从结构的性能目标出发 ,以位移为前提 ,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热切关注。然而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大多使用具有有效刚度和阻尼的等效弹性结构来代替非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并需要经过反复迭代计算 ,使得计算步骤相当烦琐。本文在Fajar改进的能力谱法的基础上 ,利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 0 4 89)中的加速度反应谱获得了地震需求反应谱 ,并采用具有 5 %屈服后刚度比的双线性力 -位移模型来得到抗震结构的能力谱 ,建立了适合我国规范采用的基于能力谱法的位移抗震设计方法。从结构的目标位移和位移延性需求出发 ,使用该方法不需线性置换结构和迭代过程即可完成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方法 位移抗震设计 能力谱法 非弹性反应谱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东升 李宏男 +1 位作者 赵颖华 王国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0-86,共7页
通过改进能力谱法,给出了一个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多级性能目标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以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幅值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墩不同破损极限状态的量化准则,并基于曲率延性系数... 通过改进能力谱法,给出了一个可以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多级性能目标的钢筋混凝土桥墩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首先以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幅值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墩不同破损极限状态的量化准则,并基于曲率延性系数和位移延性系数关系转化为墩顶位移的表述形式。再以屈服位移和位移延性系数作为设计参考变量,采用屈服谱加速度和屈服位移(Ay-Dy)格式的地震需求谱求解系统在不同风险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最后以能力设计原理保证桥墩截面的抗剪强度需求。通过一个具体设计算例说明了建议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多级性能目标 改进能力谱法 屈服位移 破损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建文 朱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90,共7页
用387条近场地震记录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强度折减系数, 计算了与美国UBC97规范动力放大系数谱相容的弹性位移设计谱, 并建立了相应的基于结构破坏性能的非弹性位移设计谱。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墩柱基于割线刚度法的迭代设计过程和改进的不... 用387条近场地震记录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强度折减系数, 计算了与美国UBC97规范动力放大系数谱相容的弹性位移设计谱, 并建立了相应的基于结构破坏性能的非弹性位移设计谱。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墩柱基于割线刚度法的迭代设计过程和改进的不需要迭代且能实现期望设计目标延性的基于非线性位移设计谱的两种抗震设计方法, 对这两种基于不同设计谱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用非线性时程分析进行验算,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以位移为基础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动力放大系数 强度折减系数 位移反应谱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磊 李建中 范立础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7-164,共8页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需求估计方法和目标位移的确定。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位移需求估计方法和目标位移的确定。本文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位移需求估计 目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8
6
作者 梁兴文 黄雅捷 杨其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60,共8页
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三个水平,并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用作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悬臂柱的侧移曲线作为框架结构的初始侧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 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三个水平,并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用作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悬臂柱的侧移曲线作为框架结构的初始侧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将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导出了相应的等效参数。结构的目标位移根据其性能水平确定,并用假定的侧移模式给予修正。在等效线性化的前提下,由等效位移用弹性位移反应谱求出等效周期,然后对结构构件进行刚度设计和承载力设计。最后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校核结构的侧移形状与初始侧移模式是否一致,并用推覆至相应性能水平时的侧移曲线作为修正后的侧移曲线重新计算。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操作,而且能够控制结构在不同强度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侧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大刚 贾明明 +1 位作者 李佳 张素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8,29,共6页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 为更好地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采用一种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钢框架结构进行设计,依据初步设计的结构得到结构的屈服位移,根据大震作用下的设计目标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确定等效黏滞阻尼或强度折减系数,从而构造相应的高阻尼弹性反应谱或弹塑性反应谱,并得到相应的位移反应谱.以二折线模型模拟结构的性能曲线,在位移反应谱上确定结构目标位移对应的结构有效周期,根据有效周期计算结构的刚度,得到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通过反复改变结构构件的截面使所设计结构的位移与初始假设位移接近,完成结构的设计.通过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实现了钢框架结构的预期抗震性能目标,算例分析表明:应用弹塑性反应谱较应用弹性反应谱的设计结果更准确,基于弹塑性反应谱采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钢框架 弹性反应谱 弹塑性反应谱 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建荣 杨庆丽 曾鹏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8期11-12,共2页
介绍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理论及设计方法,讨论了DBSD的背景以及基本步骤,同时与加速度反应谱方法做了比较,最后指出了DBSD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解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设计问题。
关键词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延性系数 能力谱 直接基于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健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10期269-269,123,共2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是未来发展方向,其中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最能有效的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本文介绍基于位移设计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直接基于位移设计方法实现步骤,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地震 抗震性能设计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10
作者 熊二刚 梁兴文 张倩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易于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钢框架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结构的...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易于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钢框架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结构的性能水平确定其目标位移(即极限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采用相应的折减弹性谱,据此计算出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然后对钢框架结构进行刚度设计和承载力设计。算例分析表明,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安全可靠,便于操作,而且还能够实现钢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结构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性能 折减弹性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的位移能力谱抗震设计方法
11
作者 方高倪 胡俊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2-24,55,共4页
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来说,它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抗震设计方法。本文介绍了基于位移设计方法中的能力谱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的背景,以及步骤,并给出了该方法的不足和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能力谱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高桩码头抗震设计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树飞 贡金鑫 冯云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9-599,共11页
现行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非专门针对码头,无法反映其结构特点,也未考虑土体对体系阻尼的贡献,故通过对码头进行低周往复Pushover分析,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码头滞回特性,确定了码头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 现行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非专门针对码头,无法反映其结构特点,也未考虑土体对体系阻尼的贡献,故通过对码头进行低周往复Pushover分析,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码头滞回特性,确定了码头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式.为验证所提出的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采用60条地震波对2个高桩码头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将采用替代结构法得到的位移需求与时程分析得到的位移需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Pivot滞回模型可很好地反映混凝土桩码头的滞回和承载力退化特性,而Masing准则可较好地模拟钢管桩码头的滞回特性;以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为判定准则,采用所提出的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得到的位移需求精度高于采用规范中计算公式得到的位移需求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Pivot滞回模型 等效阻尼比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国臣 徐龙军 +1 位作者 朱兴吉 谢礼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274,共9页
由于位移参数更能科学、直观地描述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法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位移设计谱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地震作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后简称规范)中尚未有关位移设计... 由于位移参数更能科学、直观地描述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法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位移设计谱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地震作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后简称规范)中尚未有关位移设计谱的相关规定。为便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基于实际地震动位移反应谱的特征,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法;该方法未对规范参数作任何调整,仅增加了控制点周期T_(D)和峰值地面位移(peak ground displacement,PGD)两个参数,且所增参数与规范相关参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鉴于基于力的抗震设计在工程实践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该研究给出的位移设计谱可与加速度设计谱互相转化。为避免与规范矛盾,当周期小于5T_(g)(场地特征周期)时,加速度设计谱与规范加速度设计谱一致;在长周期段,位移设计谱能反映地震动平均位移反应谱的主要特征,且加速度设计谱与平均加速度反应谱吻合。试验表明,该研究工作能服务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为规范中设计谱相关内容的修订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设计 加速度设计 设计规范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地震动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复位延性剪切板支撑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鎏 孙国华 王枭迪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0年第2期9-17,30,共10页
为促进新型自复位延性剪切板支撑(简称SC-BDSP)钢框架结构在地震区的工程应用,控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将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于新型SC-BDSP钢框架结构.设计了目标延性系数为3的5层和10层SC-BDSP钢框... 为促进新型自复位延性剪切板支撑(简称SC-BDSP)钢框架结构在地震区的工程应用,控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将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应用于新型SC-BDSP钢框架结构.设计了目标延性系数为3的5层和10层SC-BDSP钢框架结构算例,基于循环Pushover分析方法评估了新型SC-BDSP钢框架结构的复位性能.通过对两个算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重点考察了新型SC-BDSP钢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楼层位移、最大楼层残余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残余位移角.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SC-BDSP钢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略小于目标限值,震后的层间残余位移角小于0.5%,具有理想的震后复位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新型SC-BDSP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延性剪切板支撑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 层间残余位移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意义一致的弹塑性设计位移谱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东升 李宏男 王国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统计意义上设计反应谱通常表示多条地震波反应结果的平均,利用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对弹性设计位移谱进行折减间接建立的弹塑性设计位移谱,在这方面与弹性设计位移谱并不能很好对应.为此基于3类场地各20条地震波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利... 在统计意义上设计反应谱通常表示多条地震波反应结果的平均,利用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对弹性设计位移谱进行折减间接建立的弹塑性设计位移谱,在这方面与弹性设计位移谱并不能很好对应.为此基于3类场地各20条地震波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利用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间接建立的弹塑性位移谱与统计平均的弹塑性位移谱的偏差.结果发现前者会导致偏于危险的结果,特别是对软弱场地和位移延性系数大于4时.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建议的6组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的比较分析,以精度较高的V id ic等建议的强度折减系数谱为准,并在间接方法中引入与位移延性系数、场地条件及结构周期相关的修正系数,建议了与弹性设计位移谱统计意义一致的弹塑性设计位移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弹塑性设计位移 强度折减系数谱 位移延性系数 场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钱稼茹 徐福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建立了钢筋混凝土(RC)梁屈服位移角和极限位移角的计算公式,对154个试件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计算公式的相关参数。RC梁的屈服位移角与受拉钢筋屈服强度、截面高度有关;RC梁的极限位移角与配箍特征值、剪跨比和相对受压区高度等有... 建立了钢筋混凝土(RC)梁屈服位移角和极限位移角的计算公式,对154个试件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计算公式的相关参数。RC梁的屈服位移角与受拉钢筋屈服强度、截面高度有关;RC梁的极限位移角与配箍特征值、剪跨比和相对受压区高度等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C梁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屈服位移 极限位移 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17
作者 贺培源 但敏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7期66-67,共2页
提出了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丙类建筑的"四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并利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一个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结果表明,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可以针对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的结构进... 提出了针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丙类建筑的"四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并利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一个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结果表明,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可以针对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的结构进行设计配筋,比现行抗震设计方法有其自身独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目标 结构性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能减震结构基于能量和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莹 黄忠海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1年第8期16-19,共4页
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能量和位移的耗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该法综合考虑了能量和位移指标,无需将结构进行简化,能准确地计算出耗能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减少了迭代计算过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安装位移相关型耗... 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能量和位移的耗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该法综合考虑了能量和位移指标,无需将结构进行简化,能准确地计算出耗能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减少了迭代计算过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安装位移相关型耗能器的某14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基于重要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满足预期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减震结构 基于能量和位移抗震设计 性能目标 耗能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法的市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9
作者 张平 《建筑技术开发》 2021年第9期33-34,共2页
在概述延性系数法、能力谱法及直接基于位移法3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直接基于位移法的市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及工程应用,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这种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市政高层建筑结构抗震... 在概述延性系数法、能力谱法及直接基于位移法3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直接基于位移法的市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及工程应用,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这种抗震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为市政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法的抗震设计 市政建筑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屈服点谱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12
20
作者 党争 梁兴文 +1 位作者 李坤 赵花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35,共11页
以设防地震下"生命安全"和罕遇地震下"防止倒塌"为结构性能目标,采用结构位移角和墙肢基底塑性转角为性能控制指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通过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估计框架-剪力墙结... 以设防地震下"生命安全"和罕遇地震下"防止倒塌"为结构性能目标,采用结构位移角和墙肢基底塑性转角为性能控制指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通过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估计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第一振型的等效屈服位移,并利用加速度反应谱构造考虑非弹性需求的屈服点谱,确定结构最大基底剪力。总框架与总剪力墙承担的基底剪力比例可人为假定,各墙肢所承担的弯矩值按与墙肢实际或等效截面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进行分配。以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详细阐述了建议方法的设计过程,并利用PERFORM-3D软件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与设计预期的对比,表明了该设计方法对一定层数范围内的结构非弹性性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等效单自由度 屈服点谱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