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位移变化率和强度折减有限元的边坡失稳判定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江胜华 汪时机 +1 位作者 李伟清 鲍安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5-161,共7页
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计算边坡稳定时,以变形为基础的失稳判据具有显著的物理意义和工程意义。该文采用变步长的折减方法,基于位移变化率-强度折减系数曲线的转折突变作为失稳判据,并研究特征点的敏感性及选取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当折... 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计算边坡稳定时,以变形为基础的失稳判据具有显著的物理意义和工程意义。该文采用变步长的折减方法,基于位移变化率-强度折减系数曲线的转折突变作为失稳判据,并研究特征点的敏感性及选取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当折减系数为1.42时,坡顶水平位移变化率、竖向位移变化率和总位移变化率均发生急剧性的转折。与位移相比,位移变化率-强度折减系数的曲线存在明显的转折突变,可更准确、明显地判断边坡稳定的安全度。至坡顶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特征点,如位于非塑性区域且非滑动土体时,其位移变化率-强度折减系数的曲线发生转折突变,但曲线在转折点附近存在振荡现象。通过位移变化率计算得到的54个安全系数,平均值为1.420,变异系数为0.005 3,不同特征点根据水平位移变化率、竖向位移变化率和总位移变化率得到的安全系数基本一致。当特征点至坡顶的距离≤1倍坡高时,特征点的位移>12 mm,且位移变化率均较大,此时特征点对位移变化率较敏感;当特征点至坡顶的距离>1倍坡高时,特征点位移在5~18 mm之间,但位移变化率大幅度降低,此时特征点对位移变化率的敏感性大幅度降低。考虑边界约束的影响及特征点的敏感性,建议特征点的选取范围为:与坡顶距离为1倍坡高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模型 边界条件 强度折减法 有限元法 位移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位移场分析的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袁维 胡叶江 +4 位作者 李小春 白冰 王伟 陈祥军 籍晓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91-1798,共8页
安全系数的计算和临界滑动面的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两个组成部分,强度折减法可以得到合理的安全系数,但却不能准确刻画临界滑动面的位置。基于对滑动现象的认识,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场分析的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认为当边坡处于临界状... 安全系数的计算和临界滑动面的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两个组成部分,强度折减法可以得到合理的安全系数,但却不能准确刻画临界滑动面的位置。基于对滑动现象的认识,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场分析的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认为当边坡处于临界状态时,其潜在滑动面附近的位移等值线最为密集,潜在滑动面上的点往往是在深度方向上沿垂直滑面的位移变化率达到最大值的位置。将本文方法与Spencer法、岩质边坡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曲线和折线滑动面搜索方面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同时,探讨了单元形状、疏密程度、离散点间距等因素对滑动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法 边坡稳定性 临界滑动面 安全系数 位移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负载敏感定量泵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袁士豪 殷晨波 刘世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8-45,共8页
为了解定量泵液压传动系统的特点,该文针对负载敏感定量泵液压回路中的负载压力变化和主控多路阀阀芯移动,深入研究了定量泵出口压力、负载压力和补偿阀口开度、主控阀芯位移之间的数学关联性,得出了补偿阀口开度变化量与主控阀芯阀口... 为了解定量泵液压传动系统的特点,该文针对负载敏感定量泵液压回路中的负载压力变化和主控多路阀阀芯移动,深入研究了定量泵出口压力、负载压力和补偿阀口开度、主控阀芯位移之间的数学关联性,得出了补偿阀口开度变化量与主控阀芯阀口开度变化量之间的解析关系式。研究表明,随着定量泵出口压力增加,出现负载压力波动时补偿阀芯的运动幅度会变小,泵输出压力为6、9和12MPa时,位移变化率分别为0.081、0.142和0.183(输出压力6MPa);0.058、0.110和0.139(输出压力9MPa);0.042、0.079和0.112(输出压力12MPa);而对同一输出压力,随着负载压力变化增加,补偿阀芯位移变化率的变化减小,负载压力变化1、2和3MPa时,补偿阀芯位移变化率依次减小为0.081、0.072和0.064(输出压力6MPa);0.057、0.051和0.046(输出压力9MPa);0.043、0.038和0.034(输出压力12MPa),与试验结果吻合。主控阀芯移动时补偿阀芯的运动分析表明,在定量泵出口压力不变时,补偿阀口开度变化和主控阀等效节流面积改变成正比。研究结果对于机械负载敏感定量泵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负载 位移变化率 数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橡胶浮置板与无砟轨道过渡段刚度方案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润丰 蔡小培 +1 位作者 汤雪扬 王启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84-2892,共9页
橡胶浮置板轨道系统作为减振轨道广泛应用于地铁线路,其与普通无砟轨道间的刚度过渡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品质。在进行轨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条件。为探究普通无砟轨道与橡胶浮置板轨道之间的合理过渡方式,建立列车-橡... 橡胶浮置板轨道系统作为减振轨道广泛应用于地铁线路,其与普通无砟轨道间的刚度过渡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品质。在进行轨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条件。为探究普通无砟轨道与橡胶浮置板轨道之间的合理过渡方式,建立列车-橡胶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行车安全性、平稳性以及轨道动态变形指标。讨论在橡胶浮置板轨道上设置过渡段的必要条件,分析橡胶浮置板轨道系统的过渡段级数和相邻过渡段刚度比的影响,提出并通过试算验证变刚度比过渡段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垫低刚度工况下轨道位移较大,可抵消部分轨道不平顺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橡胶浮置板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橡胶浮置板轨道橡胶垫刚度低于(含)0.05 N/mm3时,普通无砟轨道与橡胶浮置板交界处的行车平稳性较差,应设置多级过渡段进行刚度过渡;标准橡胶垫刚度为0.02 N/mm3时,建议设置3级以上的过渡段,每级过渡段长度14.4 m,且固定刚度过渡段刚度比取值范围应控制在1.5~1.8;固定刚度比过渡段上的钢轨位移变化率最低降至0.285 mm/m,变刚度比过渡段的钢轨位移变化率降至0.256 mm/m。相较于固定刚度比过渡段,变刚度比过渡段的过渡性能更加优良。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的轨道选型和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浮置板轨道 耦合动力学模型 车体振动加速度 钢轨位移变化率 刚度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