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桩承载特性的位移协调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剑 陈文 曾金艳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7-30,40,共5页
 介绍了利用位移协调法分析基桩承载特性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根据郑州某工程的静载试验资料,求得桩身荷载的传递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对基桩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可利用实测传递函数对同一场地的不同桩长、桩径或具有相同工程地...  介绍了利用位移协调法分析基桩承载特性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根据郑州某工程的静载试验资料,求得桩身荷载的传递函数,并利用该函数对基桩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可利用实测传递函数对同一场地的不同桩长、桩径或具有相同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场地的基桩进行承载特性分析的结论,以及桩端土层的力学指标和桩身弹模的选取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承载特性 位移协调法 桩身荷载 传递函数 力学指标 桩身弹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位移协调法
2
作者 刘利民 陈有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08-613,共6页
本文在深入研究了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地基中桩侧阻力的分布模式,根据位移协调法基本原理,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中的Geddes解和Boussinesq解,求出了复合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给出了复合地基沉降的... 本文在深入研究了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地基中桩侧阻力的分布模式,根据位移协调法基本原理,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中的Geddes解和Boussinesq解,求出了复合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给出了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竖向附加应力 沉降 位移协调法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面不平度的车桥耦合系统快速建模与动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冯东明 黎剑安 +1 位作者 吴刚 张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8-1094,共7页
为了克服车桥耦合系统在处理路面不平度时的繁琐性,提出了一种车桥耦合系统的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桥梁位移和路面不平度作为边界条件施加给车辆系统,将车辆荷载作为输入施加给桥梁系统,简单有效地实现了车辆与桥梁之间的耦合.为了验... 为了克服车桥耦合系统在处理路面不平度时的繁琐性,提出了一种车桥耦合系统的快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桥梁位移和路面不平度作为边界条件施加给车辆系统,将车辆荷载作为输入施加给桥梁系统,简单有效地实现了车辆与桥梁之间的耦合.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建立了二维车桥耦合系统仿真模型,考虑了车速和路面不平度等影响因素,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桥梁位移模拟误差不超过2%,桥梁加速度模拟误差仅为4%左右,说明所提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完成车桥耦合系统的建模,有效模拟路面不平度,为车桥耦合系统建模提供新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系统 位移协调法 路面不平度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身压缩的综合系数法计算超长桩基础沉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忠苗 杨淼 房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3-798,共6页
实测表明,超长桩基础的桩身压缩量占总沉降量很大比例,因此,等代墩基法刚性体的假定不符合实际,需要一种考虑桩身压缩量的方法来计算超长桩基础沉降。通过对现有超长桩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嵌岩桩桩身压缩系数拟合方程,同时得出了非嵌... 实测表明,超长桩基础的桩身压缩量占总沉降量很大比例,因此,等代墩基法刚性体的假定不符合实际,需要一种考虑桩身压缩量的方法来计算超长桩基础沉降。通过对现有超长桩实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嵌岩桩桩身压缩系数拟合方程,同时得出了非嵌岩桩桩身压缩系数约为0.5;推出桩侧沉降比和桩端沉降比,并编制了Matlab计算程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考虑桩身压缩的超长桩基础沉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群桩沉降 桩身压缩系数 位移协调法 桩侧沉降比 桩端沉降比 荷载水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托换工程中桩基刚度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天麟 董新平 《隧道建设》 2003年第3期1-3,6,共4页
对桩基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合桩基托换工程较为实用的计算方法,并在深圳地铁某桩基托换工程中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桩基托换工程 刚度 计算方 地铁 地下铁道 沉降 荷载传递 位移协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镜架系统运动学支撑连接的有限元建模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学前 杜强 +1 位作者 陈晓娟 徐有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35-1838,共4页
根据反射镜架系统中运动学支撑连接的物理接触形式,采用相应的位移协调方式来模拟其连接,建立了一个镜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该镜架系统的模态及结构在地脉动载荷下的微振动分析。得到前三阶模态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小于5%,各测点... 根据反射镜架系统中运动学支撑连接的物理接触形式,采用相应的位移协调方式来模拟其连接,建立了一个镜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该镜架系统的模态及结构在地脉动载荷下的微振动分析。得到前三阶模态固有频率的最大误差小于5%,各测点的位移响应均方根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多数点位移均方根误差控制在30%以内,且各支撑连接部位的传递特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所采用的运动学支撑连接的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协调法 反射镜架系统 运动学支撑连接 有限元建模 微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受力桩的影响半径r_m讨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起星 田管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28-2032,共5页
提出计算竖直受力桩的位移协调法,具有模型简单、参数易取的优点。用来分析桩侧土影响半径 rm,结果表明,随着桩顶荷载 P 增大,桩长细比 L/d 增大,都会使 rm扩大;土质越好,rm越小。此外,也说明,现行建筑基础规范中有关桩间距规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 位移协调法 影响半径 桩顶荷载 桩长细比 桩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