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薄膜干涉问题中产生附加位相差π的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憨鹰 余建立 王冬玲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6-58,共3页
讨论了在薄膜干涉中,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入射的线偏振光能产生附加位相差π所满足的条件,并利用三种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大小关系,分别得出了上方界面入射角i1的允许取值范围.
关键词 附加位相差 薄膜干涉 线偏振光 布儒斯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的折射率同时大于或小于其上、下方媒质的折射率时 两束反射光之间附加位相差必为π吗? 被引量:7
2
作者 田中一 《大学物理》 1986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附加位相差 反射光 普通物理 薄膜干涉 Π 参考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牛顿环测量光反射位相差的研究
3
作者 刘香斌 吴月艳 张旭东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19-21,共3页
干涉法直接测量量块长度时的位相差是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我国现在位相测量方法是堆积法,该方法需要很好的研合水平,而且重复性差。提出了一种利用牛顿环来测量光反射位相差的新方法。将一个特制的小透镜分别放置在被测量块和平晶上... 干涉法直接测量量块长度时的位相差是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我国现在位相测量方法是堆积法,该方法需要很好的研合水平,而且重复性差。提出了一种利用牛顿环来测量光反射位相差的新方法。将一个特制的小透镜分别放置在被测量块和平晶上,在小透镜的下表面和量块或平晶上表面之间形成等厚干涉的同心圆环,即牛顿环。分析牛顿环的图象可以测量反射相移和位相差。使用该方法研制的测量装置对量块和平晶表面的光反射位相差进行了测量试验,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小于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量块 牛顿环 相移 位相差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频率分裂的波片位相差测量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宗晓斌 朱钧 +2 位作者 李岩 张毅 张书练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95,306,共4页
应用激光频率分裂技术可以测量波片的位相延迟。将波片插入到激光谐振腔内 ,使激光纵模产生分裂 ,分别探测由同级和不同级分裂纵模产生的相邻两个频差 ,就可以求得波片的位相延迟。这种方法只需测量频差而不依赖于任何机械量的测量 ,并... 应用激光频率分裂技术可以测量波片的位相延迟。将波片插入到激光谐振腔内 ,使激光纵模产生分裂 ,分别探测由同级和不同级分裂纵模产生的相邻两个频差 ,就可以求得波片的位相延迟。这种方法只需测量频差而不依赖于任何机械量的测量 ,并可以将位相延迟的测量溯源到激光的波长上。实验表明 ,该系统的测量分辨率可达 0 .0 0 3° ,多次重复测量的偏差在 0 .0 5°以下 ,系统不确定度对于厚度 1.5mm的石英晶体 1/4波片约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波片 位相差 频率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波位相差的测量及其误差估算
5
作者 贾亚民 《物理实验》 1991年第6期251-252,共2页
大学物理实验中,位相差概念是从两正弦波振动合成引入的,测量位相差实验电路如图1(a)。测量时,将一正弦信号与其经RC电路移相后的信号分别加在示波器垂直偏转板与水平偏转板,则荧光屏上会显现出图1(b)所示的椭圆,这时。
关键词 正弦波 位相差 测量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薄膜干涉问题中附加位相差的讨论
6
作者 王憨鹰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1-12,26,共3页
讨论了薄膜干涉中平行入射面入射时的线偏振光能否产生附加位相差π所应满足的条件,并利用三媒质折射率的不同的大小关系,分别讨论得出了上方界面入射角i1的允许取值范围。
关键词 薄膜干涉 附加位相差 线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个不用波长片测量椭圆偏振光位相差的方法
7
作者 让庆澜 杭锐 华莉珍 《大学物理》 1982年第10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椭圆偏振光 位相差 测量 波长 反射特性 复数折射率 薄膜厚度 垂直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交通信号控制位相差优化的理论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于雷 大野胜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2年第4期29-39,共11页
城市交通主干道及格状网络上的交通信号通常以协调的方式运作,目的是使主要的交通流能够顺畅地流动.过去几十年来,协调信号控制策略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关的模型系统也得以开发,包括离线模型如TRANSYT、PASSER,在线系统如SCOOT、SCATS、UT... 城市交通主干道及格状网络上的交通信号通常以协调的方式运作,目的是使主要的交通流能够顺畅地流动.过去几十年来,协调信号控制策略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关的模型系统也得以开发,包括离线模型如TRANSYT、PASSER,在线系统如SCOOT、SCATS、UTCS,以及正在开发中的RT-TRACS.尽管有这么多的模型和系统,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使用启发式算法来优 化信号的位相差.而另一方面,现有的有关优化信号位相差的理论方法都是确定性的,通常忽略了车流的随机变动.由于缺乏能够决定最优位相差的成熟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对现有模型和系统作客观的评价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提出了基于概率过程的单向交通流相邻交叉口信号间位相差优化理论方法,该方法的优化目标是使车流的总延误和总停车次数最小.利用概率论和排队论,该方法兼顾了车流离散和车队在交叉口的随机变化.最后,设计了该方法的实用算法并给出应用实例.该算法可以被扩展到更复杂的交通网络,而待到被内嵌到现有模型或系统中之后,既可用于评价,又可用于实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 信号协调 位相差优化 车队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流体双折射的位相差积分法定量分析具有对称平面的三维流场
9
作者 陈瑜海 贾有权 舒玮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38-546,共9页
本文对流体双折射方法做了简单的回顾。用位相差积分理论导出了具有对称平面双折射介质所适用的公式。作为实例,我们定量分析了扩张和收缩管中的剪应变率分布。
关键词 流体双折射 位相差积分法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米子的位相算符和位相差算符
10
作者 柳盛典 任廷琦 《滨州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5-28,共4页
给出了Fermion厄米的位相算符 ,及其正交、归一、完备的本征态 并且给出二模费米体系的位相差算符 。
关键词 指标定理 相算符 位相差算符
全文增补中
偶极子振子的受激发射与受激吸收与位相差的关系
11
作者 范体贵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9-21,共3页
本文从经典偶极子振子出发 ,计算了外场与偶极子的相互作用 ,得出了受激发射、受激吸收与位相差的关系 ,并与 W.E.L AME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位相差 偶极子振子 受激吸收 受激发射 量子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干涉测长中相干场附加位相的讨论
12
作者 吕海宝 《激光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从对比高斯激光束与单色平面波相干场的角度导出了激光干涉测长中相干场附加位相差的一般表达式。从这一导出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高斯束相干场附加位相差的成因及其物理意义。本文还从理论上旁证了准直系统对于激光精密测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斯激光束 干涉测长 相干场 位相差 一般表达式 物理意义 准直系统 平面波 高斯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位相分布的液晶退偏器件设计与分析
13
作者 张雨琪 汪玉琴 +1 位作者 陈丹 张蓉竹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29,共7页
为了实现对不同偏振态入射激光的退偏控制,设计了一种具有随机位相分布结构的液晶退偏器。针对胆甾相液晶器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激光通过胆甾相液晶器件的传输问题建立了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了激光通过液晶阵列单... 为了实现对不同偏振态入射激光的退偏控制,设计了一种具有随机位相分布结构的液晶退偏器。针对胆甾相液晶器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激光通过胆甾相液晶器件的传输问题建立了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了激光通过液晶阵列单元后的偏振态变化及偏振态分布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液晶材料条件和微刻蚀坑的最大厚度条件下,胆甾相液晶器件对于不同偏振角的入射线偏振光均可以实现较好的退偏效果,且适用的谱宽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退偏器 随机位相差 胆甾相液晶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线在介质界面发生全反射时发生侧向位移的探讨
14
作者 满丰全 《滨州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42-44,共3页
本文用有限介面的观点探讨了在发生全内反射时光线的侧向位移问题。
关键词 全反射 光密媒质 光疏媒质 有限介面 位相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谐振动的位相
15
作者 常利 《大学物理》 1988年第9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简谐振动 振动系统 运动方程 振动周期 平面简谐波 振动状态 位相差 宗量 旋转矢量法 波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维光子晶体中两种偏振光的场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和伦 刘启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8-722,共5页
为了研究1维光子晶体中光强的分布,采用特征矩阵法推导出TM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光强的分布公式,进行了TM波和TE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光强分布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禁带范围内,随着TM波和TE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传播深度的增加,其光强迅速衰减... 为了研究1维光子晶体中光强的分布,采用特征矩阵法推导出TM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光强的分布公式,进行了TM波和TE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光强分布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禁带范围内,随着TM波和TE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传播深度的增加,其光强迅速衰减;在导带范围内,随着TM波和TE波在1维光子晶体中传播深度的增加,其光强不会衰减。这一结果对1维光子晶体中TM波和TE波的禁带和导带的形成的认识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子晶体 偏振光 光强 位相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晶体旋转法测定液晶分子预倾角适用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志新 杨国琛 +1 位作者 张志东 白晓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60-267,共8页
本文从晶体旋转法测定液晶分子预倾角的o光和e光的位相差表达式出发,详细分析晶体旋转法液晶预倾角测试仪对液晶层厚的适用范围,并指出对于厚度为5~9μm液晶层预倾角的测量应采用波长约为400nm的光源。
关键词 晶体旋转法 液晶 预倾角 位相差 液晶显示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杨氏装置中偏振光干涉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江 托和罗.路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40-45,共6页
本文就自然光本性的认识和杨氏干涉装置的作用,探讨了在偏振器件被引入干涉装置时所出现的一些现象的真正原因,同时指出在有的文献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应深入探讨。
关键词 偏振光 相干性/自然光 偏振器 位相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一般情况下导出多普勒效应的一种简单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永明 《大学物理》 1984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多普勒效应 单方 时间间隔 振动状态 任意方向 位相差 探测器 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普克尔斯效应测定感应折射率的实验方法
20
作者 王丽南 王显德 盖啸尘 《大学物理实验》 1998年第3期33-34,共2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电光效应对感应折射率进行实验测定的方法,以及在此方法上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电光效应 感应折射率 位相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