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体系二倍数规律与位序-规模法则的等价性证明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彦光 胡余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从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推导出城市等级体系的二倍数法则。假定城市体系服从标准位序-规模法则(幂指数为1),则城市规模可以抽象为一个调和数列。按照二倍数的规则对这个调和数列自上而下分级,各级数值之和在极限条件下趋于... 从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推导出城市等级体系的二倍数法则。假定城市体系服从标准位序-规模法则(幂指数为1),则城市规模可以抽象为一个调和数列。按照二倍数的规则对这个调和数列自上而下分级,各级数值之和在极限条件下趋于常数ln2。由此证明如下问题:1)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在极限条件下和平均意义上与二倍数法则数学等价;2)服从位序-规模法则的等级结构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是无标度的,规模尺度最大的城市理论上不服从规律的约束。上述结论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推广:一是逻辑推广,从二倍数推广到多倍数情形;二是应用范围推广,从城市研究领域推广到经济学和自然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数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 Zipf定律 分形 城市等级体系 递阶结构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理论难题:数理本质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彦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2,共5页
周一星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Zipf模型P(r) =P1r-q的参数P1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即最大城市的人口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有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一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奇... 周一星在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Zipf模型P(r) =P1r-q的参数P1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 ,即最大城市的人口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有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一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奇异对称序列出发 ,导出了城市位序 规模法则的精确表达式 ,从而揭示了“周一星难题”的数理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城市规模分布 ZiPf定律 分维 "同一星难题" 城市位序-规模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均衡分布了吗?--位序-规模法则对高首位度区域的适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海艳 孙根年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2,260,共10页
基于2006-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首位度、频数分析等方法判断位序-规模法则拟合高首位度区域旅游规模结构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关联和产业关联2个层面剖析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非均衡分布原因。结果表明:(1)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 基于2006-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首位度、频数分析等方法判断位序-规模法则拟合高首位度区域旅游规模结构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从空间关联和产业关联2个层面剖析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非均衡分布原因。结果表明:(1)湖北省国内旅游规模并不是位序-规模法则拟合的均衡分布,而是武汉“一市独大”,其他城市“弱小均质”的非均衡结构;(2)湖北省13市(州)国内旅游规模呈现“高-低”集聚特征,武汉一市的极化发展致使其他市(州)低水平均质;(3)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发展水平显著调节了景区品质对国内旅游规模的影响,武汉具有优势关联产业,高品质景区使国内旅游极化发展;其他市(州)因为景区品质或关联产业的短板导致低水平均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旅游 位序-规模法则 均衡 分布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序规模法则的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研究(2000年~2012年)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晓艳 韩丽媛 +2 位作者 叶信岳 姚丽 王柏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以建成区面积衡量城市规模,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2)城市规模的位序-规模对数曲线呈平行向前推进趋势,城市用地规模总量增加,但城市用地规模分布Zipf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下降;(3)按建成区面积分类,超大、大城市的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中小城市;(4)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特征反映出差异性:4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Zipf指数始终最接近理想值1,表明东部地区高中低位次城市用地发展较为协调,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趋向于集中,高位次城市用地扩张明显快于中低位次城市,中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较为分散,但近几年高位次城市用地规模扩张趋势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规模 位序-规模法则 帕累托公式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特征的空间计量分析——以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量:64
5
作者 程开明 庄燕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5-912,共8页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增进对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1985~2009年城市人口数据,利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得到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Kernel密度图,发现城市规模的核...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增进对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1985~2009年城市人口数据,利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得到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Kernel密度图,发现城市规模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右移,城市整体规模日益扩大;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位序-规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间的空间依赖性使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的Zipf指数值比OLS估计结果要小,表明考虑空间效应的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为集中。随后进一步解析空间依赖性影响城市规模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认为要素集聚、产业调整和创新扩散等造成的空间相互作用提供了空间依赖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影响城市体系的演化和位序-规模变动,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趋均衡。结论对于明晰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定位,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序-规模法则 空间计量模型 演化机制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位序-规模、扩展及其形态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涛 孙武 +2 位作者 胡莉 陈颖嘉 张惠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基于1930s、1960s的1∶5万地形图的解译,借助GIS软件,计算了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位序-规模、紧凑度与圆形率,并对该时段内建成区扩展强度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1930s与1960s位序-规模分别呈Y=11.48X-1.30... 基于1930s、1960s的1∶5万地形图的解译,借助GIS软件,计算了1930s和1960s珠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镇建成区面积、位序-规模、紧凑度与圆形率,并对该时段内建成区扩展强度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1930s与1960s位序-规模分别呈Y=11.48X-1.30、Y=15.63X-1.28,城镇体系具有相似的特征,呈现金字塔的城镇规模结构;建成区规模小,扩展速度低,约0.98 km2/10 a;建成区的扩张主要表现为四周扩展和主轴线扩展;形态紧凑性差,呈现分散化态势.依据城镇发育的条件与形态特征,将城镇形态分为低山丘陵主导型、河网主导型、平原主导型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位序-规模法则 空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序的Beckmann城镇等级一规模模式及其对位序一规模法则的解释力 被引量:14
7
作者 梁进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在没有改变Backmann1958年提出的城镇等级一规模(hierarchy-size)模式任何假设前提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与贝氏的城市级别顺序相反的贝氏模式.此模式反映的城镇等级一规模特征与位序一规模法则的验证结果... 在没有改变Backmann1958年提出的城镇等级一规模(hierarchy-size)模式任何假设前提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与贝氏的城市级别顺序相反的贝氏模式.此模式反映的城镇等级一规模特征与位序一规模法则的验证结果十分相近.这样一来,不仅解释了位序一规模法则,而且将中心地方论及其有关研究与城市规模分布的相关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序-规模法则 级别-规模模式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姜海宁 蔡诗瑶 李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5-624,共10页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以1990—2019年长三角各民用机场客货运吞吐量为基础数据,对长三角民用机场位序-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然后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总体呈现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以1990—2019年长三角各民用机场客货运吞吐量为基础数据,对长三角民用机场位序-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探讨,然后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总体呈现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在不同阶段,不同机场位序-规模出现明显分化;基于客运的机场体系经历高度集中化、机场体系重大调整、大中小型机场差异化发展和各机场融合发展4个阶段,而基于货邮的机场体系经历了大型机场主导、新兴小型机场缓慢发育、中小型机场自我突破和大中小型机场差异化发展4个阶段;长三角民用机场体系位序-规模分布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是机场规模扩大的根本动力,政府政策是机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交通完善对小型机场发展带来冲击,客货航空业务差异使机场体系内部竞争与融合并存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机场体系 长三角 位序-规模法则 核密度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沪地区客货运量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政 陈爽 董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0,共6页
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刻画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7年江浙沪地区客货运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同时运用ArcGIS 10.4软件对该地区客货运量空间分布及重心移动轨迹进行可视化表达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江浙沪地区客货运... 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刻画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17年江浙沪地区客货运量的位序-规模分布特征,同时运用ArcGIS 10.4软件对该地区客货运量空间分布及重心移动轨迹进行可视化表达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江浙沪地区客货运量在空间分布上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并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2)江浙沪地区客货运量规模空间分布均经历了不均衡→均衡→相对集中→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3)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客货运量位序-规模分布有重要影响,人口管理制度、人口规模对客运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具有直接影响,而城市产业结构与货运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则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运量 位序-规模法则 标准差椭圆分析 影响因素 江浙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研究的新方法——位序累积规模模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叶浩 庄大昌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5-832,共8页
利用位序累积规模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定量分析2000~2014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论如下:使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比与演变分析时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位序累积规模模型更能准确刻画... 利用位序累积规模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定量分析2000~2014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论如下:使用位序-规模法则进行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对比与演变分析时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位序累积规模模型更能准确刻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特征;中国各省区β值排名靠前的多属于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变化大致表现出增幅东大西小、增长率南高北低的特征;位序累积规模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影响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累积规模模型 位序-规模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六省城市体系规模序列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宏胜 梁留科 王发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1,共6页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合中部地区的城市体系,优化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城市体系规模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城市体系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部六省具备了成为一个独...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合中部地区的城市体系,优化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城市体系规模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城市体系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部六省具备了成为一个独立城市体系的基础条件,且内部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规模级城市呈首位式分布明显,而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万以上中部地区城市组成的体系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趋向合理,城市人口不断向少数高位次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根据中部六省城市体系未来发展趋势,采用了灰色预测方法对2004~2010年城市体系规模维数和首位城市规模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十一五”期间中部六省城市体系规模序列演化趋势,进而提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优化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位序-规模法则 分形 灰色预测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等级体系的Beckmann模型与三参数Zipf定律的数理关系——Beckmann城镇等级-规模模型的分形与分维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彦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从基于中心地体系的 Beckmann城镇等级 -规模模型 Pm=RKSm- 1 /( 1 -K) m出发 ,通过序列的对称性分析 ,导出三参数 Zipf模型 P( N ) =C( N -α) - dz,证明了参数 dz的分维性质 ( dz=1 /D)以及 Beckmann模型与 Davis二倍数规律的等价性 ... 从基于中心地体系的 Beckmann城镇等级 -规模模型 Pm=RKSm- 1 /( 1 -K) m出发 ,通过序列的对称性分析 ,导出三参数 Zipf模型 P( N ) =C( N -α) - dz,证明了参数 dz的分维性质 ( dz=1 /D)以及 Beckmann模型与 Davis二倍数规律的等价性 ,进而借助基于 Beckmann模型的城镇化水平公式 Z=KS/( K +S-1 )的单调增减性规律论证 :中心地的“等级阶梯”必将向 Zipf式位序 -规模分布自然演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位序-规模法则 分形 Beckmann城镇等级-规模模型 等级结构 三参数Lipf定律 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 被引量:71
13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349,共7页
运用城市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分形等理论与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呈位序-规模分布;城市体系中大城市规模偏大,中等城市... 运用城市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分形等理论与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辽中南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呈位序-规模分布;城市体系中大城市规模偏大,中等城市偏小,小城市规模较小;城市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区域分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模与数量均呈快速扩张态势;城市首位指数均不断降低,城市规模结构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转变;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不断增加,城市规模差异逐渐减小,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沿海城市带的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矿业城市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位序-规模法则 分形 辽中南城市群(MSL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中国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才志 张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8,共7页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在测算中国各地区农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出1996—2006年中国农畜产品虚拟水与耕地资源的基尼系数,表明二者地区差异不大且在逐年减小。运用位序一...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在测算中国各地区农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出1996—2006年中国农畜产品虚拟水与耕地资源的基尼系数,表明二者地区差异不大且在逐年减小。运用位序一规模法则,探讨差异背后的分形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体系不具有首位分布的特征;双对数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分维值D大于l,且逐年升高,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规模分布整体差距在缩小,均衡程度在增强;规模分布呈双分形结构,体现出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大规模省市发展较慢且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中小规模的省市比较发育且发展较快。本文旨在揭示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的空间分异特征规律,为制定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 基尼系数 位序-规模法则 双分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齐艳红 赵映慧 修春亮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2,共6页
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的研究单元,以非农业人口为基本的研究指标,利用首位度指数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1993~2006年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结果表明: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属于首位度分布,而不符合位序... 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的研究单元,以非农业人口为基本的研究指标,利用首位度指数模型与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1993~2006年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结果表明:哈尔滨大都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属于首位度分布,而不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从发展变化看,总体而言哈尔滨大都市圈的首位度变大。依据等级规模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规模结构 度指数 位序-规模法则 哈尔滨大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孙雷 鲁强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在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及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等级分布特征和城市群的规模结构,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首位度小于2,首位城市优势不突出,京津形成双核心城市,同时,... 在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及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等级分布特征和城市群的规模结构,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首位度小于2,首位城市优势不突出,京津形成双核心城市,同时,分析结构表明,豪斯道夫数值有大于1的趋势,这说明近些年来,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小城市有了一定发展,逐渐向规模结构合理性过度,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城市首 位序-规模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城镇规模分布演化及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勃 石培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8,共5页
采用2000—2011年的非农人口数据,对甘肃省城市规模结构演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城镇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规模结构发... 采用2000—2011年的非农人口数据,对甘肃省城市规模结构演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城市首位指数、位序-规模法则、基尼系数对地区城市规模分布演变展开计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城镇规模成长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城市规模结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其演变模式是政策推动式;由于高位序城市逐步发展,各城市指数下降;2000—2011年间,城市体系一直保持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不适用甘肃省城市规模;城市的经济基尼指数和人口基尼指数相对错位,资源型城市及中小城市人口规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甘肃省城镇规模成长表现出明显的交通指向性、河域指向性以及资源指向性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首指数 位序-规模法则 城市基尼系数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彦光 况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566,共5页
基于城市地理系统的分数维思想,修正了Curry的最大熵模型,得到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M(i≤P)/n=1-exp[-(P/u)v],并论证了约束性参数与Zipf维数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新的角度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形性质及其数理特征.利用河南省... 基于城市地理系统的分数维思想,修正了Curry的最大熵模型,得到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Weibull模型:M(i≤P)/n=1-exp[-(P/u)v],并论证了约束性参数与Zipf维数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新的角度解释了城市等级体系的分形性质及其数理特征.利用河南省多年(1990~1996)的城市人口数据对本文发展的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位序-规模法则 最大熵原理 分形 空间复杂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金前 邓南荣 +1 位作者 韦素琼 陈健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5,共6页
从ASTER卫星影像中提取城镇建成区空间信息,采用城镇用地规模代替人口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对闽台两地城镇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位序-规模法则能很好地描述福建省和台湾省城镇用地规模分布特征... 从ASTER卫星影像中提取城镇建成区空间信息,采用城镇用地规模代替人口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对闽台两地城镇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位序-规模法则能很好地描述福建省和台湾省城镇用地规模分布特征。(2)相比于全国和其他区域的研究而言,闽台两地城镇体系较简单、总体规模小,而且主要集聚分布在闽东南地区及台湾西部地区。(3)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福建省,未来城镇用地规模特别是中心城市规模将会迅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规模分布 建成区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福建省 台湾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薇 刁承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将全国的26个省区划分为8种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并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以中级型和集中型为主导类型,并有向高层次和集中型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建成区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规模分布类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