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处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艳永
王成虎
乌尼尔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本文采用新疆测震台网数字波形记录,利用CAP和P、S波初动和振幅比方法计算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序列中MS≥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地震烈度等震线和双差重定位后的地震序列空间展布等特征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反演了震源处...
本文采用新疆测震台网数字波形记录,利用CAP和P、S波初动和振幅比方法计算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序列中MS≥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地震烈度等震线和双差重定位后的地震序列空间展布等特征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反演了震源处应力场。结果表明,伽师5.5级地震呈NE向的节面I为发震断层面,属于左旋走滑断层,震源深度为9km,发震构造可能为浅部超基底断裂;地震序列中有21次为走滑型,4次为正断型,说明绝大多数序列的破裂方式与主震相近,表明余震应力场主要受主震震源应力场控制;P轴方位在NNE向有明显的优势分布且倾伏角较小,T轴方位在NWW向有明显的优势分布且倾伏角较小,说明震源处主要以NNE向水平挤压和NWW向水平拉张作用为主;此次伽师5.5级地震序列表现的浅部应力场与已有研究得出的震源区深部应力场基本一致,应力形因子R的最优解为0.17,说明震源处近NE向中间主应力σ2有一定挤压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5.5
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CAP
初动
振幅比
双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探
被引量:
4
2
作者
金花
冉慧敏
+1 位作者
赵石柱
闫新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21,共6页
运用CAP方法反演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及M_(S)≥3.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得出伽师M_(S)5.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48°,倾角83°,滑动角3°;节面Ⅱ:走向318°,倾角87°,滑动角173°;主压...
运用CAP方法反演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及M_(S)≥3.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得出伽师M_(S)5.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48°,倾角83°,滑动角3°;节面Ⅱ:走向318°,倾角87°,滑动角173°;主压应力P轴方位角为3°,倾角为3°,主张应力T轴方位角273°,倾角为7°;矩震级为MW5.3。使用双差定位法对主震及余震共计129个M_(S)≥1.5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震源机制解和重定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此次重定位地震结果与CAP方法反演结果的展布方向一致,地震集中分布在NEE向,因此认为节面I是此次地震的主破裂面;重定位后NS、EW和UD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5、0.23及0.09 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26 s,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5~15 km。此次地震及其余震附近地表无明显的断层出露,所以初步判定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可能受控于柯坪断裂带附近的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
M_(S)
5.5
地震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双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处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艳永
王成虎
乌尼尔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6D01A061)。
文摘
本文采用新疆测震台网数字波形记录,利用CAP和P、S波初动和振幅比方法计算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序列中MS≥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地震烈度等震线和双差重定位后的地震序列空间展布等特征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反演了震源处应力场。结果表明,伽师5.5级地震呈NE向的节面I为发震断层面,属于左旋走滑断层,震源深度为9km,发震构造可能为浅部超基底断裂;地震序列中有21次为走滑型,4次为正断型,说明绝大多数序列的破裂方式与主震相近,表明余震应力场主要受主震震源应力场控制;P轴方位在NNE向有明显的优势分布且倾伏角较小,T轴方位在NWW向有明显的优势分布且倾伏角较小,说明震源处主要以NNE向水平挤压和NWW向水平拉张作用为主;此次伽师5.5级地震序列表现的浅部应力场与已有研究得出的震源区深部应力场基本一致,应力形因子R的最优解为0.17,说明震源处近NE向中间主应力σ2有一定挤压成分。
关键词
伽师5.5
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CAP
初动
振幅比
双差定位
Keywords
Jiashi MS
5.5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Stress field
CAP
First motion
Amplitude ratio
Double difference location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探
被引量:
4
2
作者
金花
冉慧敏
赵石柱
闫新义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21,共6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5)
中国地震局三结合项目(3JH-20202023)。
文摘
运用CAP方法反演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及M_(S)≥3.0余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得出伽师M_(S)5.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48°,倾角83°,滑动角3°;节面Ⅱ:走向318°,倾角87°,滑动角173°;主压应力P轴方位角为3°,倾角为3°,主张应力T轴方位角273°,倾角为7°;矩震级为MW5.3。使用双差定位法对主震及余震共计129个M_(S)≥1.5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对震源机制解和重定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此次重定位地震结果与CAP方法反演结果的展布方向一致,地震集中分布在NEE向,因此认为节面I是此次地震的主破裂面;重定位后NS、EW和UD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5、0.23及0.09 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26 s,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5~15 km。此次地震及其余震附近地表无明显的断层出露,所以初步判定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可能受控于柯坪断裂带附近的隐伏断裂。
关键词
伽师
M_(S)
5.5
地震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双差定位
Keywords
Jiashi M_(S)
5.5
earthquake
seismic sequenc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stress field
double-difference location method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及震源处应力场特征
李艳永
王成虎
乌尼尔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8年新疆伽师M_(S)5.5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探
金花
冉慧敏
赵石柱
闫新义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