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相位差对閃光信号辨認和似动现象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赫葆源
-
出处
《心理学报》
1964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
文摘
问題近年来关于閃光信号編碼和辨认的研究日漸增多。庫克(K.G.Cook)和紐曼(K.M.Newman)分别作过閃光編碼和显示效果的研究;李家治等作过閃光信号的頻率选择、等辨量表和語义干扰等研究;克劳福(A.Crawford)研究过閃光信号与背景的关系。关于同时使用两个閃光信号問題,未見报导。
-
关键词
似动现象
光信号
相位差
量表
反应时
显示效果
心理学报
初始相位差
百分数
光频率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
-
题名再论动画之“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容旺乔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48,共3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动画界都是以视觉暂留现象去解释动画为什么会动,实际上远非如此简单。对照国内外有关实拍电影为什么会动的研究,不难得出动画之所以动还可能在于各种似动现象,归纳起来是人的动觉生理机制与动觉心理暗示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动觉心理暗示是最能体现动画特色之所在,充分发挥这一特色,将会大提升动画的制作效率。
-
关键词
动画
视觉暂留
似动现象
动觉
心理
-
分类号
J218.7
[艺术—美术]
-
-
题名影视剪辑的流畅与跳跃
被引量:9
- 3
-
-
作者
李晋林
-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3-74,共2页
-
文摘
在影视剪辑中有很多原则,但这些原则大都是为了保证画面衔接的流畅。实际上,为了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有时候也需要视觉的跳跃,这时恰恰可以打破这些剪辑原则来进行剪辑。通过对影视剪辑最基本的原理——似动现象的分析,以说明剪辑中视觉效果流畅与跳跃的依据——相似与差异,以及速度快慢等因素对剪辑流畅性的影响。
-
关键词
影视剪辑
似动现象
流畅与跳跃
-
分类号
J93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社会科学新学科介绍(18)
- 4
-
-
作者
翁其银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8-79,共2页
-
文摘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一种反对元素分析、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是心理学与数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格式塔”是德文“Gosatdlt”的音译,与“形式”、“形状”同义,指的是被分离的整体或组织的结构。早在1890年,奥地利心理学家埃伦菲尔斯就在其论文《论格式塔特质》中第一次使用“格式塔”一词。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决非仅仅是乐曲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1910年夏天。
-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学说
行为主义心理学
元素分析
理论体系
数理科学
似动现象
体组织
相结合
完形心理学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
-
题名电影是“科技的产物”探析
- 5
-
-
作者
姚汝勇
-
机构
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3年第8期67-69,共3页
-
文摘
电影是二十世纪科技的产物。制造电影的工具是发明家提供的一系列科技机器。电影本身亦是科技机器制造出来的产物。制造电影的机器并非纯粹的机械机器,而是能激起人的某种心理活动的设备。科技机器参与电影的制作,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电影发展的规律、理论和美学。从"科技的产物"入手研究电影是搞清楚电影实质的关键路径。
-
关键词
科技的产物
发明原理
似动现象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基于听觉Ternus范式的听觉流分组研究
- 6
-
-
作者
王青翠
鲍明
陈立翰
兰海滨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通信声学实验室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37-238,共2页
-
文摘
0引言人耳在真实场景中经常会同时接收到来自不同声源发出的信号,然后人耳可以在多人说话场景中很好的理解所关注目标的说话声,这种现象在1955年被Chreey定义为"鸡尾酒会效应"[1]。人耳对混合听觉流的研究也在1990年被Bregman定义为"听觉场景分析"[2]。
-
关键词
Ternus
鸡尾酒会效应
听觉刺激
场景分析
似动现象
被试
AUDITORY
帧间
听觉系统
点动
-
分类号
TN912.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评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理论
- 7
-
-
作者
梁安全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90-94,共5页
-
文摘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e”的音译,意为“完形”,即整体性的形。它不是指客观事物的固有形态,而是指客体经由主体的知觉建构过的整体。因此,所谓格式塔,是主客体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知觉整体。
-
关键词
格式塔
知觉理论
学派
异质同构
审美知觉
艺术作品
视知觉
谢晋
似动现象
艺术欣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析“人同世界的人的关系”
- 8
-
-
作者
童辉杰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自古希腊至十九世纪的德国,不少著名哲学家都有他们丰富的心理学思想的遗产。柏拉图最早对个性差异心理的涉猎①、亚里士多德关于记忆的研究②、笛卡尔的情绪说③、斯宾诺莎的无意识观点④、霍布士对联想的探讨⑤、康德的意识心理学思想⑥等等,都是心理学史上每每称道的。由于心理学与哲学的血缘关系,即使在心理学迅速发展的今天。
-
关键词
意识心理学
心理学史
十九世纪
对象性
对象世界
血缘关系
哲学手稿
自我意识
似动现象
斯宾诺莎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有光坪条件下同时性闪光信号的频率辨别阈限
- 9
-
-
作者
李家治
王緝志
-
出处
《心理学报》
1965年第4期314-322,共9页
-
文摘
問題 关于光坪对闪光信号辨认的影响,我们已做过一些研究。在光坪对同时性闪光信号辨认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坪对两个同时性闪光信号的似动现象有消減作用,这就为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同时性闪光信号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便于应用,有必要测定在有光坪的条件下两个同时性闪光信号的频率辨別阈限,并寻出当要求辨别准确性达95%以上时两个同时性闪光信号的频率差。
-
关键词
闪光信号
同时性
频率差
似动现象
准确性
条件
辨别阈
标准刺激
观察者
研究结果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