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伺服电动机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强 张承瑞 +1 位作者 郎需林 张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动态特性优良的低阶系统为参考模型,以伺服电动机系统为被控对象,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建立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通过试验使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达到精确匹配,然后推导了伺服电动机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建模方法,以动态特性优良的低阶系统为参考模型,以伺服电动机系统为被控对象,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建立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通过试验使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达到精确匹配,然后推导了伺服电动机系统的低阶模型。结合实例,利用该方法得出了伺服电动机系统的二阶模型,对该模型和伺服电动机系统在20 s内连续输入50 000个脉冲信号时,两者输出相差在±0.000 63 rad以内,证明了所获得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动机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LYAPUNOV 稳定性理论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磁滞非线性的电动机伺服系统预设性能跟踪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振乐 朱忠领 +2 位作者 马大为 姚建勇 王晓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3-1808,共6页
针对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外干扰、非线性摩擦、磁滞等)问题,建立了包含连续可微摩擦模型和磁滞非线性的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预设性能控制方法,通过定义预设性能函数,实现了对跟踪误差收敛率、最... 针对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外干扰、非线性摩擦、磁滞等)问题,建立了包含连续可微摩擦模型和磁滞非线性的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预设性能控制方法,通过定义预设性能函数,实现了对跟踪误差收敛率、最大超调量和稳态精度的预先设定,并结合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实现同时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不确定非线性时的优良跟踪,且保证了较好的瞬态跟踪性能.采用李亚普诺夫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展现了优良的瞬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伺服系统 磁滞 预设性能控制 跟踪控制 连续摩擦补偿 建模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结构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在单轴机器人、机械臂上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博 方杰 +1 位作者 郁敏杰 翟弘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0,共4页
分析了单轴机器人、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及系统工作流程,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开放式架构与应用实现方案。
关键词 单轴机器人 机械臂 开放式结构 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直驱龙门系统的交叉耦合互补滑模控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希梅 赵久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2,共6页
针对龙门定位平台上双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的位置精确同步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耦合控制(Cross-Coupled Control,CCC)与互补滑模控制(Complementary Sliding Mode Control,CSMC)相结合的控制方案。考虑到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ermane... 针对龙门定位平台上双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的位置精确同步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耦合控制(Cross-Coupled Control,CCC)与互补滑模控制(Complementary Sliding Mode Control,CSMC)相结合的控制方案。考虑到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易受系统存在的端部效应、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及非线性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建立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直线伺服系统的动态模型。为了使系统实现高精度强鲁棒性的位置跟踪性能,设计基于CCC和CSMC的双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利用CSMC对系统不确定性因素不敏感和抖振小的优点,来保证双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中单轴的位置跟踪精度;并将CCC引入到双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中,消除了双电动机之间存在的耦合,进而减小了系统的位置同步误差。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快速的跟踪性和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满足高精度强鲁棒性的实际加工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直线电动机伺服系统 交叉耦合控制 互补滑模控制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NUC-0i数控系统在车铣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建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4-117,共4页
介绍了FANUC-0i数控系统与交流伺服电动机调速驱动系统在全闭环控制中所实现的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高定位精度等良好的技术特性;用FANUC交流伺服进给系统完成了主轴分度定位控制的高性能数控机床的改造,并完... 介绍了FANUC-0i数控系统与交流伺服电动机调速驱动系统在全闭环控制中所实现的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高定位精度等良好的技术特性;用FANUC交流伺服进给系统完成了主轴分度定位控制的高性能数控机床的改造,并完成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调整,使该SC55立车具有高性能的多种工作模式,实现了车削与铣削为一体的两种控制方式,完成了数控与电气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床 技术改造 数控系统 交流伺服电动机调速驱动系统 动态响应 技术特性 工作模式 车削 铣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