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时空差异演化模式及控藏效应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柔
李坤
+3 位作者
殷际航
薛煜恒
江涛
徐国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通过构造剖面恢复,系统分析了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渤东凹陷新生代广泛发育以NNE向为主干、NE向为派生、NW向为叠加的伸展-走滑叠合断裂体系,可划...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通过构造剖面恢复,系统分析了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渤东凹陷新生代广泛发育以NNE向为主干、NE向为派生、NW向为叠加的伸展-走滑叠合断裂体系,可划分为强伸展-弱走滑断裂和强走滑-弱伸展断裂2类;整体具有深浅分层、南北分段的特征,纵向上,古近系主要发育强伸展-弱走滑断裂,断裂大而稀,新近系—第四系主要发育强走滑-弱伸展断裂,断裂小而密;平面上,同一断裂在不同段的构造组合样式存在差异。(2)研究区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演化主要表现为北部断裂活动强度“早强晚弱”,中部断裂继承性持续发育,南部断裂活动强度“早弱晚强”;演化模式分为初始断陷(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强烈断陷(沙三段—东营组沉积期)和走滑坳陷(馆陶组—平原组沉积期)3个阶段,初始断陷阶段,NNE—NE向强伸展与弱走滑叠合,NE向强伸展-弱走滑断裂为主控,NW向先存断裂活化,分割凹陷;强烈断陷阶段,NNE—NE向强伸展与弱走滑叠合,NNE向强伸展-弱走滑断裂变为主控,NW向断裂活动减弱或停止;走滑坳陷阶段,NNE向强走滑与弱伸展叠合,断裂不控制沉积,但对地层展布具有调整作用。(3)研究区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整体具有“早期伸展控源、晚期走滑控运、多期叠加控圈”的特征,东部斜坡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走滑叠合断裂
断裂
演化
油气运聚
断裂
控藏
沙河街组
东营组
新生代
渤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莱州湾凹陷新生代走滑-伸展叠合断裂体系发育演化模式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坤
董柔
+2 位作者
徐国盛
梁强
杨海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qu...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y"与反"y"字形组合,控制凹陷内各次洼沉积格局;走滑断裂系统呈NNE向展布,主要发育于东西边界,平面连续性好,剖面呈现花状、半花状特征;叠合走滑断裂以花状走滑断裂切割铲式伸展断层中上部为典型特征,主要发育于走滑带两侧。莱州湾凹陷断裂活动经历了4个主要时期: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为初始裂陷阶段,沙三段沉积期为继承裂陷伸展阶段,这两个时期控制主力烃源岩的富集;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为强走滑-伸展叠合阶段,控制油气纵横向运移;馆陶组沉积期-至今为弱伸展-弱走滑阶段,控制油气成藏与调整。其中沙三段沉积期是断裂强伸展的阶段,走滑-伸展叠合体系以沙二段沉积期最为典型,总体表现为初期快速伸展裂陷—中期强烈走滑叠合—晚期走滑延续叠加的演化模式。莱州湾凹陷早期伸展断裂控制烃源岩的沉积,晚期断裂组合样式控制圈闭的规模,多期断裂活动控制油气的运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走
滑
-
伸展
叠合
断裂
断裂
演化模式
断裂
控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的控藏效应
3
作者
孙豪
徐国盛
+2 位作者
余箐
李坤
梁浩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研究渤海湾盆地南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从三维地震资料入手,以叠合断裂体系的构造类型为基础,进一步对凸起带、凹陷带和走滑带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渤南地区分布的郯...
研究渤海湾盆地南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从三维地震资料入手,以叠合断裂体系的构造类型为基础,进一步对凸起带、凹陷带和走滑带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渤南地区分布的郯庐断裂带、张-蓬走滑断裂带内部存在多级控凹、控洼、控圈的伸展断裂,且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强度对凹陷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以及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起控制作用,在不同构造带内对圈闭的类型和规模起控制作用,长期活动的切源断层或晚期形成的切源断裂在主成藏期的活动强度对输导体系时效性起控制作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特征明显,且对烃源岩的发育、圈闭类型与规模以及油气输导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走滑叠合断裂
输导体系
控藏效应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时空差异演化模式及控藏效应
被引量:
2
1
作者
董柔
李坤
殷际航
薛煜恒
江涛
徐国盛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近海富烃凹陷优选与有利勘探方向预测”(编号:2016ZX05024-002-007)资助。
文摘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通过构造剖面恢复,系统分析了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渤东凹陷新生代广泛发育以NNE向为主干、NE向为派生、NW向为叠加的伸展-走滑叠合断裂体系,可划分为强伸展-弱走滑断裂和强走滑-弱伸展断裂2类;整体具有深浅分层、南北分段的特征,纵向上,古近系主要发育强伸展-弱走滑断裂,断裂大而稀,新近系—第四系主要发育强走滑-弱伸展断裂,断裂小而密;平面上,同一断裂在不同段的构造组合样式存在差异。(2)研究区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演化主要表现为北部断裂活动强度“早强晚弱”,中部断裂继承性持续发育,南部断裂活动强度“早弱晚强”;演化模式分为初始断陷(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强烈断陷(沙三段—东营组沉积期)和走滑坳陷(馆陶组—平原组沉积期)3个阶段,初始断陷阶段,NNE—NE向强伸展与弱走滑叠合,NE向强伸展-弱走滑断裂为主控,NW向先存断裂活化,分割凹陷;强烈断陷阶段,NNE—NE向强伸展与弱走滑叠合,NNE向强伸展-弱走滑断裂变为主控,NW向断裂活动减弱或停止;走滑坳陷阶段,NNE向强走滑与弱伸展叠合,断裂不控制沉积,但对地层展布具有调整作用。(3)研究区伸展-走滑叠合断裂的发育演化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整体具有“早期伸展控源、晚期走滑控运、多期叠加控圈”的特征,东部斜坡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
关键词
伸展-走滑叠合断裂
断裂
演化
油气运聚
断裂
控藏
沙河街组
东营组
新生代
渤东凹陷
Keywords
extensional and strike
-
slip superimposed fault
fault evolution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fault control reservoir
Shahejie Formation
Dongying Formation
Cenozoic
Bodong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莱州湾凹陷新生代走滑-伸展叠合断裂体系发育演化模式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坤
董柔
徐国盛
梁强
杨海风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2-007)。
文摘
利用地震剖面精细解析和平衡剖面复原等方法,探讨莱州湾凹陷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并对比其时空演化差异。莱州湾凹陷周缘及内部发育3类主干断裂:伸展断裂系统呈近EW向展布,主要发育在凹陷中北部,在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形,表现为"y"与反"y"字形组合,控制凹陷内各次洼沉积格局;走滑断裂系统呈NNE向展布,主要发育于东西边界,平面连续性好,剖面呈现花状、半花状特征;叠合走滑断裂以花状走滑断裂切割铲式伸展断层中上部为典型特征,主要发育于走滑带两侧。莱州湾凹陷断裂活动经历了4个主要时期: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为初始裂陷阶段,沙三段沉积期为继承裂陷伸展阶段,这两个时期控制主力烃源岩的富集;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为强走滑-伸展叠合阶段,控制油气纵横向运移;馆陶组沉积期-至今为弱伸展-弱走滑阶段,控制油气成藏与调整。其中沙三段沉积期是断裂强伸展的阶段,走滑-伸展叠合体系以沙二段沉积期最为典型,总体表现为初期快速伸展裂陷—中期强烈走滑叠合—晚期走滑延续叠加的演化模式。莱州湾凹陷早期伸展断裂控制烃源岩的沉积,晚期断裂组合样式控制圈闭的规模,多期断裂活动控制油气的运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走
滑
-
伸展
叠合
断裂
断裂
演化模式
断裂
控藏
Keywords
Laizhou Bay Sag
superimposed strike
-
slip and extension fault
fracture evolution pattern
tectonic control hydrocarbon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的控藏效应
3
作者
孙豪
徐国盛
余箐
李坤
梁浩然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2-007)。
文摘
研究渤海湾盆地南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从三维地震资料入手,以叠合断裂体系的构造类型为基础,进一步对凸起带、凹陷带和走滑带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渤南地区分布的郯庐断裂带、张-蓬走滑断裂带内部存在多级控凹、控洼、控圈的伸展断裂,且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强度对凹陷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以及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起控制作用,在不同构造带内对圈闭的类型和规模起控制作用,长期活动的切源断层或晚期形成的切源断裂在主成藏期的活动强度对输导体系时效性起控制作用。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特征明显,且对烃源岩的发育、圈闭类型与规模以及油气输导起控制作用。
关键词
伸展-走滑叠合断裂
输导体系
控藏效应
渤海湾盆地
Keywords
extensional strike
-
slip superimposed faults
transport system
reservoir controlling effect
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TE122.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东凹陷新生代伸展-走滑叠合断裂时空差异演化模式及控藏效应
董柔
李坤
殷际航
薛煜恒
江涛
徐国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莱州湾凹陷新生代走滑-伸展叠合断裂体系发育演化模式
李坤
董柔
徐国盛
梁强
杨海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渤南地区叠合走滑断裂体系的控藏效应
孙豪
徐国盛
余箐
李坤
梁浩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