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南北共轭边缘伸展模型探讨
被引量:
16
1
作者
吴世敏
杨恬
+2 位作者
周蒂
丘学林
夏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通过对南海南北边缘地震剖面的对比,结合周边构造分析,提出南海大陆边缘的裂离经历了两期伸展作用,即早期的简单剪切和晚期的纯剪切伸展作用。简单剪切发生在晚白垩世—早始新世,其动力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后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通过对南海南北边缘地震剖面的对比,结合周边构造分析,提出南海大陆边缘的裂离经历了两期伸展作用,即早期的简单剪切和晚期的纯剪切伸展作用。简单剪切发生在晚白垩世—早始新世,其动力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后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汇聚速率的降低、以及先存北倾缝合带等密切相关。纯剪切发生在中始新世—渐新世/早中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北部陆缘
伸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圈伸展的壳/幔拆离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与破坏机理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俊来
倪金龙
+4 位作者
陈小宇
Craddock JP
郑媛媛
孙彦琪
季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31-2343,共13页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机理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基于岩石学、岩石地球的化学分析研究突出强调深部过程的重要性。前人提出了两种重要模式:包括以拆沉作用为代表的top-down tectonics模型和以热-机械侵蚀与化学侵蚀,或地幔置换、交代...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机理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基于岩石学、岩石地球的化学分析研究突出强调深部过程的重要性。前人提出了两种重要模式:包括以拆沉作用为代表的top-down tectonics模型和以热-机械侵蚀与化学侵蚀,或地幔置换、交代作用的bottom-up tectonics模型。然而,对于这两种模式而言尚存在许多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比如在此深部过程中,区域性岩石圈伸展有多大的贡献?地壳伸展构造是作为深部过程的响应,还是同为岩石圈伸展的产物?本文基于早白垩世东亚地区(尤其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伸展构造与岩浆活动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华北克拉通东部不同地区伸展构造变形与岩浆活动之间的时、空和成因关系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看,岩石圈伸展起着主导作用,控制着岩浆上侵和就位,在拆离断层下盘侵入形成各种规模的花岗质为主的侵入体,或于上盘喷发形成火山-沉积岩盆地。在伸展构造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伸展早期、伸展期及伸展期后的岩浆活动。岩浆活动的强度及岩浆源区特点有显著的时空变化。一方面,在同一地区不同演化阶段其源区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为主体上是早期以古老下地壳源为主,随着壳/幔伸展作用演化,逐渐向混合源或独立幔源的演化。同时,不同地区岩浆源区的变化规律也显著不同。以胶辽地区为例,胶东整体上是壳幔混合源区对于岩浆演化有重要贡献;而辽东地区具有显著的源区演化特点:从剪切早期古老下地壳源区为主,并伴有幔源物质加入,剪切期古老下地壳为主,到剪切晚期和剪切期后以新生下地壳为主。本文认为岩石圈伸展的壳/幔拆离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可以合理地解释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性。在该模型中,遭受伸展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壳-幔拆离作用。在岩石圈伸展作用期间,地壳层次的拆离作用与岩石圈地幔层次上的拆离作用可以是耦合的或者是解耦的,从而导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在地壳尺度上的拆离作用与变质核杂岩的剥露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同岩浆活动型伸展(C型:Co-magmatism mode extension)、无岩浆活动型伸展(A型:Amagmatism mode extension)和多阶段混合型(M型:Multi-mode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不均匀
伸展
壳幔拆离
同
伸展
岩浆作用
岩石圈
伸展
的壳幔拆离
模型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
被引量:
10
3
作者
胡杰
龙祖烈
+4 位作者
黄玉平
张林友
胡迪
王一波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4-1665,共12页
珠江口盆地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内最大新生代凹陷,具有齐全的新生代地层及丰富的钻井地震资料,是构造-热演化模拟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多期次非瞬时伸展模型,选取白云凹陷6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
珠江口盆地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内最大新生代凹陷,具有齐全的新生代地层及丰富的钻井地震资料,是构造-热演化模拟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多期次非瞬时伸展模型,选取白云凹陷6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以揭示白云凹陷热演化的时空差异性,为探讨珠江口盆地演化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白云凹陷经历了两期拉张过程,第一期(47.8~33.9 Ma)拉张自始新世发生,凹陷中心及白云西洼拉张强度高,基底古热流快速上升,最高达到~80 mW·m^(-2);第二期(23~13.8 Ma)拉张发生于中新世,此次拉张在白云凹陷南部更强烈,白云凹陷基底主体在13.8 Ma达到最高古热流~100 mW·m^(-2),此后基底热流值一直缓慢下降,逐渐接近稳态.白云凹陷拉张强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边缘低,北部一期高,南部二期高.第一期拉张主要受裂陷期强烈的裂谷作用控制,而伸展作用重启和高速层引起的“下地壳流”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造成第二期拉张(裂后异常沉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新生代
构造-热演化
伸展模型
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与世界女子跳远诸因素灰色数学关联分析
4
作者
徐明
彭涛
+2 位作者
彭远峰
杨金
宋丽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6-88,102,共4页
收集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全国运动会部份优秀女选手在最佳一跳的成绩和技术参数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伸展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关联量化,各分成两个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中国和世界女子跳远成绩差距的原因。采用灰色动态V erhu lst...
收集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全国运动会部份优秀女选手在最佳一跳的成绩和技术参数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伸展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关联量化,各分成两个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中国和世界女子跳远成绩差距的原因。采用灰色动态V erhu lst模型对各届奥运会成绩进行模拟,得到此项运动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跳远
灰色关联
伸展
数学
模型
一阶非线型灰色动态Verhulst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南北共轭边缘伸展模型探讨
被引量:
16
1
作者
吴世敏
杨恬
周蒂
丘学林
夏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 (KZCX2 -SW -117-0 1)
(KZCX2 -2 0 9-0 5 )
+1 种基金
"十五"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 (2 0 0 1DIA5 0 0 41)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课题 (G2 0 0 0 0 4670 2 )赞助
文摘
通过对南海南北边缘地震剖面的对比,结合周边构造分析,提出南海大陆边缘的裂离经历了两期伸展作用,即早期的简单剪切和晚期的纯剪切伸展作用。简单剪切发生在晚白垩世—早始新世,其动力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后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汇聚速率的降低、以及先存北倾缝合带等密切相关。纯剪切发生在中始新世—渐新世/早中新世。
关键词
南海
北部陆缘
伸展模型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conjugate continental margin
extension model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圈伸展的壳/幔拆离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与破坏机理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俊来
倪金龙
陈小宇
Craddock JP
郑媛媛
孙彦琪
季雷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Geology Department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31-234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211)资助.
文摘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机理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基于岩石学、岩石地球的化学分析研究突出强调深部过程的重要性。前人提出了两种重要模式:包括以拆沉作用为代表的top-down tectonics模型和以热-机械侵蚀与化学侵蚀,或地幔置换、交代作用的bottom-up tectonics模型。然而,对于这两种模式而言尚存在许多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比如在此深部过程中,区域性岩石圈伸展有多大的贡献?地壳伸展构造是作为深部过程的响应,还是同为岩石圈伸展的产物?本文基于早白垩世东亚地区(尤其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伸展构造与岩浆活动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华北克拉通东部不同地区伸展构造变形与岩浆活动之间的时、空和成因关系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看,岩石圈伸展起着主导作用,控制着岩浆上侵和就位,在拆离断层下盘侵入形成各种规模的花岗质为主的侵入体,或于上盘喷发形成火山-沉积岩盆地。在伸展构造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伸展早期、伸展期及伸展期后的岩浆活动。岩浆活动的强度及岩浆源区特点有显著的时空变化。一方面,在同一地区不同演化阶段其源区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为主体上是早期以古老下地壳源为主,随着壳/幔伸展作用演化,逐渐向混合源或独立幔源的演化。同时,不同地区岩浆源区的变化规律也显著不同。以胶辽地区为例,胶东整体上是壳幔混合源区对于岩浆演化有重要贡献;而辽东地区具有显著的源区演化特点:从剪切早期古老下地壳源区为主,并伴有幔源物质加入,剪切期古老下地壳为主,到剪切晚期和剪切期后以新生下地壳为主。本文认为岩石圈伸展的壳/幔拆离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可以合理地解释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性。在该模型中,遭受伸展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壳-幔拆离作用。在岩石圈伸展作用期间,地壳层次的拆离作用与岩石圈地幔层次上的拆离作用可以是耦合的或者是解耦的,从而导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在地壳尺度上的拆离作用与变质核杂岩的剥露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同岩浆活动型伸展(C型:Co-magmatism mode extension)、无岩浆活动型伸展(A型:Amagmatism mode extension)和多阶段混合型(M型:Multi-mode extension)。
关键词
岩石圈不均匀
伸展
壳幔拆离
同
伸展
岩浆作用
岩石圈
伸展
的壳幔拆离
模型
华北克拉通
Keywords
Inhomogeneous tectonic extension
crustal and mantle detachment faulting
syn-extensional magmatic activities
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
North China Crat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
被引量:
10
3
作者
胡杰
龙祖烈
黄玉平
张林友
胡迪
王一波
胡圣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海石油深海分公司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4-1665,共12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珠江口盆地陆缘深水区古温压演化与油气生排聚过程(2016ZX05026-003-006)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曾母—北康盆地群烃源岩生排烃潜力及资源量评价(2016ZX05026004-005)资助.
文摘
珠江口盆地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内最大新生代凹陷,具有齐全的新生代地层及丰富的钻井地震资料,是构造-热演化模拟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基于多期次非瞬时伸展模型,选取白云凹陷6条地震解释剖面进行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以揭示白云凹陷热演化的时空差异性,为探讨珠江口盆地演化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白云凹陷经历了两期拉张过程,第一期(47.8~33.9 Ma)拉张自始新世发生,凹陷中心及白云西洼拉张强度高,基底古热流快速上升,最高达到~80 mW·m^(-2);第二期(23~13.8 Ma)拉张发生于中新世,此次拉张在白云凹陷南部更强烈,白云凹陷基底主体在13.8 Ma达到最高古热流~100 mW·m^(-2),此后基底热流值一直缓慢下降,逐渐接近稳态.白云凹陷拉张强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边缘低,北部一期高,南部二期高.第一期拉张主要受裂陷期强烈的裂谷作用控制,而伸展作用重启和高速层引起的“下地壳流”的共同作用可能是造成第二期拉张(裂后异常沉降)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
白云凹陷
新生代
构造-热演化
伸展模型
热流
Keywords
Baiyun Sag
Cenozoic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Extension model
Heat flow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世界女子跳远诸因素灰色数学关联分析
4
作者
徐明
彭涛
彭远峰
杨金
宋丽娜
机构
四川乐山五通桥中学
出处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6-88,102,共4页
文摘
收集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和我国全国运动会部份优秀女选手在最佳一跳的成绩和技术参数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伸展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关联量化,各分成两个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中国和世界女子跳远成绩差距的原因。采用灰色动态V erhu lst模型对各届奥运会成绩进行模拟,得到此项运动的极限。
关键词
女子跳远
灰色关联
伸展
数学
模型
一阶非线型灰色动态Verhulst
模型
Keywords
Women's long jump
Mathematic model of the fussy related spreading
The first non-linear typed fuzzy dynamic model of Verhulst
分类号
G823.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南北共轭边缘伸展模型探讨
吴世敏
杨恬
周蒂
丘学林
夏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石圈伸展的壳/幔拆离模型(Parallel Extension Tectonics):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与破坏机理
刘俊来
倪金龙
陈小宇
Craddock JP
郑媛媛
孙彦琪
季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
胡杰
龙祖烈
黄玉平
张林友
胡迪
王一波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与世界女子跳远诸因素灰色数学关联分析
徐明
彭涛
彭远峰
杨金
宋丽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