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中坳陷的伸展构造系统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1 位作者 孙冬胜 崔永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冀中坳陷主要发育在古近纪,是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一个典型的半地堑群,以发育古潜山油气藏著称于世。本文在地震剖面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冀中坳陷的伸展构造系统。该系统以大兴、保定—石家庄拆离滑脱断层为主体,与牛东—河东、马西、宁晋... 冀中坳陷主要发育在古近纪,是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一个典型的半地堑群,以发育古潜山油气藏著称于世。本文在地震剖面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冀中坳陷的伸展构造系统。该系统以大兴、保定—石家庄拆离滑脱断层为主体,与牛东—河东、马西、宁晋、新河等伸展断层以及徐水—安新变换带和衡水、宝坻—桐柏镇变换断层等组合而成。最后,探讨了伸展构造系统发育的深部构造背景及其与太行山变质核杂岩之间成因上可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幼陷 伸展构造系统 构造背景 变质核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中段马蹄沟金矿床伸展剪切构造系统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柏林 贺永平 +5 位作者 李引劳 刘沉 李焕林 石永红 王永 陈安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共19页
马蹄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部秦岭造山带中段的商丹断裂带(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西段南缘,在矿集区划分上属于凤太矿集区北部。金矿区发育一套由面理构造、a-型线理、a-型褶皱和配套张扭性裂隙组成的伸展剪切构造系统。... 马蹄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部秦岭造山带中段的商丹断裂带(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西段南缘,在矿集区划分上属于凤太矿集区北部。金矿区发育一套由面理构造、a-型线理、a-型褶皱和配套张扭性裂隙组成的伸展剪切构造系统。面理构造产状平缓,走向NWW,倾向NNE,倾角以20°~30°为主;a-型线理产状总体倾伏向为NEE,部分向E倾伏,倾伏角比较平缓,以5°~20°为主,个别达30°~50°;a-型褶皱构造往往轴面产状比较平缓或近水平,枢纽与a-型线理一致;张扭性裂隙构造单体呈约350°走向,倾向E,倾角50°~70°,组合形式平面上为右列式、剖面上为前列式。金矿床宏观上受发育于早古生代罗汉寺岩组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韧脆性剪切伸展构造系统控制,金矿体沿该韧脆性变形带中的各个方向微裂隙发育,形成宽度0.5~2 mm的微细含硫化物含金石英网脉,这些微裂隙包括平行面理、小角度(10°~15°)斜交面理、中角度(25°~30°)斜交面理,对应于剪切带的P、D、R型含矿裂隙;最特色的是发育一组产状350°/NE50°~70°、大角度(50°~60°)斜交面理的较粗大含硫化物富金石英脉,其对应于剪切带的T型含矿裂隙。商丹断裂带西段地区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秦岭造山带勉县‒略阳地区陆陆碰撞在早‒中三叠世已经完成,晚三叠世早期存在伸展构造形成的构造背景。区域上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是发育伸展剪切构造系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剪切构造系统 构造控矿 马蹄沟金矿床 商丹断裂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古近纪的伸展构造 被引量:59
3
作者 杨明慧 刘池阳 +1 位作者 杨斌谊 赵红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7,共10页
冀中坳陷的构造格架是新生代的伸展构造系统。该系统以大兴、保定—石家庄拆离滑脱断层为主体,与牛东—河东、马西、宁晋、新河等伸展断层以及徐水—安新变换带和衡水、宝坻—桐柏镇变换断层等组合而成。据平衡剖面和基底沉降曲线分析,... 冀中坳陷的构造格架是新生代的伸展构造系统。该系统以大兴、保定—石家庄拆离滑脱断层为主体,与牛东—河东、马西、宁晋、新河等伸展断层以及徐水—安新变换带和衡水、宝坻—桐柏镇变换断层等组合而成。据平衡剖面和基底沉降曲线分析,冀中坳陷古近纪伸展作用过程持续发育,具幕式特点,以沙三期伸展作用最为强烈。地壳的快速伸展作用与火山活动强度之间缺乏耦合关系。冀中坳陷的动力学成因与伸展背景下的剪切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系统 变换构造 伸展作用 冀中坳陷 新生代 剪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支地块的逃逸旋转与莺歌海盆地的发育演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雅明 佟殿君 任建业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综合新的区域资料,对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指出印支地块向东南方向的逃逸滑移过程中,次级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极大地影响和控制了地块边缘盆地的发育。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控于红河断裂的左旋走... 综合新的区域资料,对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指出印支地块向东南方向的逃逸滑移过程中,次级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极大地影响和控制了地块边缘盆地的发育。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控于红河断裂的左旋走滑和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的顺时针旋转作用,在此背景条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新模式的建立,对阐明南海西北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和盆地油气勘探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逃逸构造 伸展构造系统 地块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