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伸展构造体系中传递带的控砂作用--储层预测的新思路 |
王家豪
王华
肖敦清
韦阿娟
廖远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9
|
|
2
|
伸展构造与裂谷盆地成藏区带 |
刘和甫
李晓清
刘立群
侯高文
边海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3
|
伸展构造与反转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为例 |
李君
黄志龙
刘宝柱
柳波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4
|
鲁西地区晚中生代—古近纪伸展构造的应力场数值模拟 |
胡秋媛
李理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5
|
鲁西隆起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化的模拟试验 |
时秀朋
李理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6
|
松辽盆地晚中生代裂谷作用与伸展构造样式 |
张功成
刘和甫
朱德丰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1997 |
8
|
|
7
|
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物理模拟 |
时秀朋
李理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胶南地块的隆升-伸展构造 |
杨天南
徐惠芬
宋明春
张建新
|
《山东地质》
|
1997 |
9
|
|
9
|
伸展构造与锡矿山超大型锑矿成矿作用 |
单业华
易建斌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
1994 |
6
|
|
10
|
伸展构造研究综述 |
余达淦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
1994 |
4
|
|
11
|
伸展构造的历史特点与地质意义 |
方如恒
|
《辽宁地质》
|
1996 |
3
|
|
12
|
下刚果盆地重力滑脱伸展构造生长发育特征 |
于水
胡望水
李涛
何瑶瑶
陈川
马琳芮
饶勇
|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
2012 |
6
|
|
13
|
萍乐坳陷带西段伸展构造体系浅析 |
游正义
曾书明
刘金元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9 |
8
|
|
14
|
冀中拗陷北部伸展构造样式 |
谭试典
王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5
|
伸展构造背景下珠三坳陷南断裂走滑变形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张迎朝
甘军
李辉
袁冰
邓广君
郑榕芬
吴杨瑜
曹拯
|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16
|
伸展构造物理模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冯阵东
戴俊生
张继标
王霞田
孔令强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7
|
伸展构造背景下倾角资料的构造解释 |
杜旭东
庄维
尤征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Sea96—预测伸展构造区地震动的新关系 |
P.Spudich
王国新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
1997 |
1
|
|
19
|
鲁西伸展构造──一个中-上地壳板块的提示 |
张自桓
|
《山东地质》
|
1995 |
16
|
|
20
|
不同伸展构造的形成深度和水平伸展量的估算 |
陈跃辉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
199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