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复式盆地动力学探讨 被引量:34
1
作者 何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渤海湾盆地是中国东部较为典型的中新生代复式断陷盆地。本文根据渤海湾盆地构造格架、构造样式、构造分带迁移和深部构造背景 ,探讨了其盆地动力学。文章认为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大动力系统在时空上叠加复合的结果。一个动力系... 渤海湾盆地是中国东部较为典型的中新生代复式断陷盆地。本文根据渤海湾盆地构造格架、构造样式、构造分带迁移和深部构造背景 ,探讨了其盆地动力学。文章认为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两大动力系统在时空上叠加复合的结果。一个动力系统是NW—SE区域性伸展拉张 ;另一动力系统是由郯庐断裂带平移所引起的近NS向拉分或走滑变形。这两大动力系统是相对独立且在空间上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盆地动力学 伸展拉张 平移 构造叠加 复合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巴嘎旗早二叠世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
作者 尤建功 杨多 +7 位作者 王福林 臧好评 南天浩 陈琦 王献 张金龙 贾彬 龚照程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3期1-7,16,共8页
对内蒙古阿巴嘎旗阿尔音呼都格地区早二叠世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岩石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给予制约。该区域侵出的花岗岩主要为中细粒文象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291.8±3.1 Ma(MSWD=1.5),形... 对内蒙古阿巴嘎旗阿尔音呼都格地区早二叠世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岩石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给予制约。该区域侵出的花岗岩主要为中细粒文象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291.8±3.1 Ma(MSWD=1.5),形成于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细粒文象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集(LILEs)Rb、Th、U、K,亏损Ba、Sr以及高场强元素(HFSEs)Nb、P、Ti和中等较强负Eu异常的特征,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结合岩石学及研究区区域构造特征,认为研究区早二叠世中细粒文象花岗岩为后造山拉张环境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锆石年龄 伸展环境 早二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早二叠世碱性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敏 高源 +2 位作者 刘博 霍润斌 冯欣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7期74-76,87,共4页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大面积NE向展布的岩体为碱性花岗岩,电子探针测试数据显示岩体内的暗色矿物为碱性暗色矿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5件碱性花岗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定年结果显示为(278.1±4.8)^(299.4±2.1)Ma,属于...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大面积NE向展布的岩体为碱性花岗岩,电子探针测试数据显示岩体内的暗色矿物为碱性暗色矿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5件碱性花岗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定年结果显示为(278.1±4.8)^(299.4±2.1)Ma,属于早二叠世。岩体化学成分显示高SiO_2(73.42%~76.79%),富碱(w(K_2O+Na_2O)为8.41%~9.16%),贫MgO(0.06%~0.23%)、CaO(0.04%~0.50%)的特征。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海鸥型,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基本不分馏,Eu具有深"V"谷的曲线。显著的Ba、Sr、P、Ti负异常表明岩浆源区有大量斜长石和金红石残留,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烈。综合研究表明:早二叠世碱性花岗岩为造山后拉张伸展环境岩浆作用的产物,指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区域上华北与西伯利亚构造格架的重大转折期,由俯冲、碰撞造山的挤压转为拉张伸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花岗岩 锆石U-PB 早二叠世 伸展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