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西右江裂谷的伸展作用和伸展不整合 被引量:20
1
作者 罗允义 唐宾 +2 位作者 林崇献 李光造 李家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桂西地区普遍发育的下—中三叠统浊积岩系与古生界碳酸盐岩系之间的所谓“不整合接触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又有争议的地质问题。通过对这类接触关系的深入细致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它是由中二叠世末开始持续大规模拉张的右江裂谷因拉张伸... 桂西地区普遍发育的下—中三叠统浊积岩系与古生界碳酸盐岩系之间的所谓“不整合接触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又有争议的地质问题。通过对这类接触关系的深入细致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它是由中二叠世末开始持续大规模拉张的右江裂谷因拉张伸展运动使局部层位缺失所致,为伸展不整合。右江裂谷的伸展作用始于泥盆纪初,在中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最为强烈,于三叠纪晚期裂谷抬升成陆时才结束,其特点为发生的空间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由此形成的古潜山构造在后期构造发展及成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作用 伸展不整合 右江裂谷 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聂拉木地区上三叠统与侏罗系中伸展不整合以及各组地层的厘定
2
作者 梁定益 聂泽同 +1 位作者 董文彤 王世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341,共9页
晚三叠世及侏罗纪是特提斯大洋形成和扩张的时期。藏南聂拉木地区的相应地层中普遍存在裂陷盆地沉积及众多的伸展不整合。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之上的“超越下伏地层不正常的化石混积事件”,判断早侏罗世赫唐早期和中侏罗世巴通期裂陷幅度... 晚三叠世及侏罗纪是特提斯大洋形成和扩张的时期。藏南聂拉木地区的相应地层中普遍存在裂陷盆地沉积及众多的伸展不整合。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之上的“超越下伏地层不正常的化石混积事件”,判断早侏罗世赫唐早期和中侏罗世巴通期裂陷幅度分别为大于 1 60 0 m和大于80 0 m。作者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以及遵循地层命名的“优先法则”,对各个组的地层划分与名称进行了厘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三叠统 侏罗系 伸展不整合 地层划分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拉张伸展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机理及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忠权 张寿庭 +1 位作者 陈更生 余明清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拉张伸展角度不整合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该文首次报道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的拉张伸展角度不整合,并对其地质特征、成因机理及动力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拉张环境 拉张伸展角度不整合 形成机理 动力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一个新生代伸展型角度不整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郭进京 张琛 +4 位作者 吉夏 赵海涛 刘重庆 陆宏宇 王凯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1-1841,共11页
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渐新统—中新统含盐红层地层与下伏造山带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及其之上的砾岩、地层序列、沉积旋回等特征研究,提出了该角度不整合为伸展型角度不整合的认识。该伸展型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指示了西秦岭北缘漳县... 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渐新统—中新统含盐红层地层与下伏造山带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及其之上的砾岩、地层序列、沉积旋回等特征研究,提出了该角度不整合为伸展型角度不整合的认识。该伸展型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指示了西秦岭北缘漳县渐新统—中新统含盐红层盆地具有伸展断陷盆地的属性,意味着在渐新世—中新世漳县含盐盆地形成和沉积充填时期,青藏高原东北缘(至少西秦岭北缘)一直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这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汇聚动力学作用向东北缘扩展形成的以挤压缩短和隆升为主的构造环境不协调,也就是说,青藏高原东北缘在渐新世—中新世可能尚未卷入现今青藏高原构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 新生代 沉积旋回 伸展型角度不整合 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在萌芽段的震积地层学 被引量:16
5
作者 梁定益 聂泽同 +1 位作者 宋志敏 万晓樵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是地球节律的一种反映。震积岩一词是SeilacherA(1969)首先提出的.随后欧美学者掀起了研究高潮。Mutti等(1984)认为浊积岩即震浊积岩,可以作为一个事件地层单元进行填图与追索。我国学者宋天锐(1988)最早提...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是地球节律的一种反映。震积岩一词是SeilacherA(1969)首先提出的.随后欧美学者掀起了研究高潮。Mutti等(1984)认为浊积岩即震浊积岩,可以作为一个事件地层单元进行填图与追索。我国学者宋天锐(1988)最早提出地震-海啸序列,可以作为燕山地区雾迷山组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乔秀夫等(199,1995)在华北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中建立了“碳酸盐岩液化地震序列”与“萨布哈震积序列”,并对华北东部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与成因地层学研究。笔者(1991,1994)指出扬子西缘的二叠系震积岩由原地相的地震干扰层与异地相的滑来震积层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门被震积不整合面分开。在伸展构造环境下,震积不整合即伸展不整合,它是瞬时间于水下形成的。滑来震积层表现为多旋回的震积序列.其中的化石混积层具有正向有序混积现象,这也与盆地边界正断层多次活动有关。由此,提出“扬子西缘的东吴伸展运动”新认识。将震积岩的研究与构造灾变事件、事件地层学接轨。我国地史上也是一个多震的地区,在我国土地上,完全有可能哺育出现代地层学的一门新分支——震积地层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震积不整合 伸展不整合 震积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二叠世冈瓦纳北缘构造古地理环境与杂砾岩成因剖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梁定益 聂泽同 宋志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1X期61-73,共13页
早二叠世冈瓦纳北缘构造古地理环境与杂砾岩成因剖析梁定益,聂泽同,宋志敏(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一、前言杂砾岩(diamictite)@是下冈瓦纳海相岩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杂砾岩的成因至今争论不休,尤其是分布在冈瓦纳北缘(... 早二叠世冈瓦纳北缘构造古地理环境与杂砾岩成因剖析梁定益,聂泽同,宋志敏(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一、前言杂砾岩(diamictite)@是下冈瓦纳海相岩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杂砾岩的成因至今争论不休,尤其是分布在冈瓦纳北缘(藏东、滇西和中南半岛)的杂砾岩近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砾岩 构造古地理 冈瓦纳 丁家寨组 早二叠世 成因剖析 伸展不整合 西藏阿里 保山地块 中国地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忠权 张寿庭 +4 位作者 应丹琳 李洪奎 于京都 甘娟娟 卢忠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成因机理。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剖面实测,发现托斯台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不整合共同存在。托斯台断裂与小煤窑沟断裂都为正断层,共同组合成地垒式背斜构造... 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成因机理。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剖面实测,发现托斯台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不整合共同存在。托斯台断裂与小煤窑沟断裂都为正断层,共同组合成地垒式背斜构造;但2条断裂带构造变形强烈,出现挤压构造透镜体和劈理带。该现象表明托斯台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早期(燕山期)处于伸展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地垒式背斜构造;晚期(喜马拉雅期)处于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断裂带内挤压构造透镜体与强烈构造变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托斯台地区 构造特征 伸展角度不整合 地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