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真菌伴生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龙良鲲 姚青 +1 位作者 艾云灿 朱红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45-5351,共7页
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孢子、菌丝的表面或内部栖息着细菌,称之为AMF伴生细菌。AMF伴生细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生态位点包括孢子壁的表面或内部、细胞质、菌丝、孢子果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包括影响AM... 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孢子、菌丝的表面或内部栖息着细菌,称之为AMF伴生细菌。AMF伴生细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生态位点包括孢子壁的表面或内部、细胞质、菌丝、孢子果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包括影响AMF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菌根形成等过程。由于伴生细菌与AMF联系紧密,其对AMF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孢子 伴生细菌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寄主树栖伴生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邹莉 项存悌 +8 位作者 毛得奖 刘晓光 张景华 姜希德 李克政 李淳 孔凡贵 王传伟 林海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对感病寄生A100、A15和美×青杨树枝、干、根、叶上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伴生细菌有10种。它们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ioguk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对感病寄生A100、A15和美×青杨树枝、干、根、叶上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伴生细菌有10种。它们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ioguk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丁香假单胞菌(P. syringae)、成团肠杆菌(Enterbacter agglomeran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栗褐芽孢杆菌(B. badi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腊状芽孢杆菌(B.cereu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这些细菌在感病杨树不同部位出现的频率各异,在韧皮部细菌种群较多.在心材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细菌溃疡病:伴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海洋微藻伴生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乔洪金 刘相全 +2 位作者 马晶晶 王际英 张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421-14424,共4页
[目的]研究水产养殖中常用的4种海洋微藻在粗放培养过程中所伴生的主要细菌。[方法]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成功分离到5株可培养的海洋细菌,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单克隆菌落进行PCR扩增,所得PCR产物经测序和Genbank比对后,采用... [目的]研究水产养殖中常用的4种海洋微藻在粗放培养过程中所伴生的主要细菌。[方法]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成功分离到5株可培养的海洋细菌,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单克隆菌落进行PCR扩增,所得PCR产物经测序和Genbank比对后,采用邻位相接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其种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表明,5株海洋细菌分属于α-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两大类别。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的种属关系分析,5株海洋细菌分属于Porphyrobacter、Devosia、Ponticoccus、Marinobacter和Roseobacter5个属。根据其相近种的生理生化特征推断,这些伴生细菌在分解微藻胞外产物为微藻提供无机营养盐和分泌促生长因子促进微藻的生长等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在实际的微藻饵料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这些有益的伴生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伴生细菌 16SrRNA 分离鉴定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寄主内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5
4
作者 谈家金 冯志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 ,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和松材线虫与坚强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以研究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松枝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 ,松枝发... 利用马尾松水培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 ,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和松材线虫与坚强芽孢杆菌的混合液 ,以研究松材线虫与其伴生细菌在松枝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 ,松枝发病 ,松枝髓部发生褐变 ,褐变的过程是由接种枝发展到主枝 ,再由主枝下部向上部发展 ,而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 ,松枝不发病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 ,松枝中的松材线虫繁殖量大、扩散速度快 ;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的过程是 :接种枝→主枝→侧枝→新梢 ,在主枝中由下部向上部扩散 ;松枝髓部褐变过程和松材线虫在松枝中扩散过程相一致 ,松材线虫扩散分布先行于髓部褐变 ;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较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初期 ,松枝中致病细菌的检测量大 ,从而提出细菌和松材线虫均是松材线虫病不可缺少的致病因素。文后指出寄主主干下部髓部褐变可用作病害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伴生细菌 寄主 种群动态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与松材线虫的关系及致病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覃德文 文印 +4 位作者 聂珍臻 廖长琨 卫伶俐 周传明 秦武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69-73,共5页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近年来成为了国内严重毁坏型病害。如何治理该病害成为了当今植物保护界研究热点,降低该病害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迫切,现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前人对松材线虫病的研究成果:分析松材线虫伴生...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近年来成为了国内严重毁坏型病害。如何治理该病害成为了当今植物保护界研究热点,降低该病害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迫切,现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前人对松材线虫病的研究成果:分析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多样性,发掘松材线虫伴生细菌与松材线虫的关系,结合国内外研究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致病性机理研究,总结得出松材线虫伴生菌种较多,没有明显的专一性,结合微生物细菌研究的发展,分离和鉴定出越来越多的细菌种类;指出了松材线虫与携带细菌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毒素在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伴生细菌 多样性 关系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油菌及其伴生细菌的组织分离 被引量:9
6
作者 辛智海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年第2期92-95,共4页
1996~1997年用于实体组织分离法成功地分离获得了鸡油菌菌丝体的纯培养。文中详细介绍了鸡油菌及其伴生细菌的组织分离法,并对鸡油菌菌丝体的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关键词 鸡油菌 组织分离 伴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黑土玉米和大豆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7
作者 喻江 范国权 +4 位作者 IKENAGA Makoto SAKAI Masao 王光华 刘晓冰 于镇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为分析东北侵蚀黑土中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促进土壤侵蚀过程中其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响应规律的研究,本研究结合LNA-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方法,模拟东北黑土侵蚀土壤,分析玉米播种期和抽穗期、大豆开花期根部细菌群... 为分析东北侵蚀黑土中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促进土壤侵蚀过程中其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响应规律的研究,本研究结合LNA-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方法,模拟东北黑土侵蚀土壤,分析玉米播种期和抽穗期、大豆开花期根部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剥离后大豆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而玉米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不显著。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共有的优势菌门。属水平上,Acinetobacter、Rhodanobacter、Steroidobacter和Dyella主要在玉米根部获得,而Bacillus、Arenimonas、Variovorax、Propionibacterium、gnorankp和CandidatedivisionTM7主要在大豆根部发现。本研究首次发现Candidate division TM7也是植物伴生细菌的成员,其序列主要划分为α、β和γ 3个簇,有97.5%的序列属于α簇。研究证实了植物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不仅具有宿主特异性,且易受土壤侵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A-PCR 高通量测序 土壤侵蚀 根部伴生细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生细菌在入侵种桉树枝瘿姬小蜂克服桉树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寇冀蒙 刘芳华 +2 位作者 刘一澎 马玲 鲁敏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主要危害桉属树种的外来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中国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伴生细菌在桉树枝瘿姬小蜂成功定殖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不同抗性品系桉树的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和单宁的含量...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主要危害桉属树种的外来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中国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伴生细菌在桉树枝瘿姬小蜂成功定殖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不同抗性品系桉树的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和单宁的含量以及易感品系桉树在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的含量变化。通过体外抑菌和化学物质降解实验,探究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伴生细菌对抗虫性物质黄酮和单宁的耐受性及降解能力。【结果】抗性品系桉树的黄酮和单宁的含量明显高于易感品系,易感品系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黄酮和单宁的含量显著提高;高浓度的黄酮和单宁会抑制桉树枝瘿姬小蜂伴生细菌的生长,在中低浓度黄酮和单宁的条件下,主要伴生细菌能够适应,并继续繁殖;桉树枝瘿姬小蜂伴生细菌具有一定的降解黄酮和单宁的能力,其中细菌Staphylococcus cohnii降解黄酮的能力比Pseudomonas geniculate稍强,而Bacillus wiedannii、Serratia macescens对单宁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侵染桉树后,可以诱导桉树产生抗性,桉树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质来抵御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害,而桉树枝瘿姬小蜂部分伴生细菌可降解桉树次生代谢物质来帮助小蜂克服植物抗性完成定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桉树 伴生细菌 次生代谢物质 寄主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与松树萎蔫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59-61,共3页
利用3年生黑松苗作接种材料,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和从线虫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分离物以及线虫与细菌两者的混合物,调查比较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消毒后的细菌分离物,松树不萎蔫,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松树发病枯死,而接种松材线... 利用3年生黑松苗作接种材料,分别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和从线虫体内分离得到的细菌分离物以及线虫与细菌两者的混合物,调查比较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消毒后的细菌分离物,松树不萎蔫,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松树发病枯死,而接种松材线虫和细菌分离物两者的混合物,松树发病更为严重。由此说明松材线虫的伴生细菌对松树萎蔫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导致松树发病枯死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松材线虫 伴生细菌 松树萎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似穿孔线虫伴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郑芬 符美英 +1 位作者 赵志祥 陈绵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274-11277,共4页
[目的]揭示相似穿孔线虫伴生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及其细菌多样性。[方法]通过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ARDRA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依据97%序列相似性划分OTU,构建的细菌16S rDNA文库包含13个OTU,分别属于Alpha-prot... [目的]揭示相似穿孔线虫伴生细菌群落物种丰度及其细菌多样性。[方法]通过构建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ARDRA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依据97%序列相似性划分OTU,构建的细菌16S rDNA文库包含13个OTU,分别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其中优势菌群为Betaproteobacteria,特别是Burkholderia为优势细菌。[结论]相似穿孔线虫的伴生细菌多样性较高,这些细菌可能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穿孔线虫 伴生细菌 ARDRA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树朋 唐超 +2 位作者 郭绍霞 王维华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40-246,共7页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倍受关注。其中,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MF)作为环境功能生物分布广泛,与其处在相同生态位的其他根区生物(如细菌等)发生直接或和间接的相...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倍受关注。其中,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MF)作为环境功能生物分布广泛,与其处在相同生态位的其他根区生物(如细菌等)发生直接或和间接的相互作用,参入整个生态过程,对物质转化、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环境与生物健康、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MF与菌根伴生细菌、MF与根围促生细菌(PGPR)、MF与共生固氮细菌、MF与植物内生细菌、MF与植物病原细菌、以及MF与其它细菌的相互作用特点;探讨了MF与细菌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旨在为丰富菌根学研究内容、探索增强MF的生理生态功能的途径、促进MF的应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细菌 菌根伴生细菌 根围促生细菌 植物内生细菌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伴生蜡样芽胞杆菌对松材线虫低温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裕超 赵晓佳 +1 位作者 孙玉凤 谈家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5,共5页
为了探究低温条件下,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对松材线虫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以不同地区采集的松线虫及其伴生菌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在伴生蜡样芽胞杆菌(GD1)作用下,松材线虫低温下存活、繁殖和脂肪酸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细... 为了探究低温条件下,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对松材线虫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以不同地区采集的松线虫及其伴生菌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在伴生蜡样芽胞杆菌(GD1)作用下,松材线虫低温下存活、繁殖和脂肪酸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GD1处理和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松材线虫AH23、LN15虫株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但GD1处理对GD19虫株的存活率和繁殖力均无显著影响;细菌GD1处理和对照相比,AH23虫株的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而处理组(Z)-9-十六碳烯酸、(Z)-11-二十碳烯酸、(Z)-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和(Z)-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在松材线虫低温适应性中发挥作用,伴生细菌GD1能显著提高松材线虫的存活率和繁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伴生细菌 低温适应性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病原与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守常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8-25,共8页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而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试验表明,松材线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组织病理学研究看出,树脂道泌脂细胞最先受到线虫侵袭,薄壁细胞的死亡是寄主最初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松苗皮层薄壁细... 松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而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试验表明,松材线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组织病理学研究看出,树脂道泌脂细胞最先受到线虫侵袭,薄壁细胞的死亡是寄主最初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松苗皮层薄壁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表现出核染色质浓缩,核变形,降解,解体等细胞凋亡。纤维素酶作为松材线虫的致病物质参与早期寄主发病过程.线虫伴生细菌产生活性毒素。管胞空穴化造成输水堵塞致使受害松树死亡。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致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可以认为,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和伴生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复合侵染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病原 致病机理 松材线虫 伴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