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宜昌磷矿伴生稀土元素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林 王大钊 +1 位作者 陈爱章 蔡雄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46,共22页
【研究目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中伴生有稀土元素,研究其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对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稀土矿的重要来源。【研究方法】本文以含稀土磷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取样的基础上... 【研究目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中伴生有稀土元素,研究其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对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稀土矿的重要来源。【研究方法】本文以含稀土磷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取样的基础上,开展岩矿鉴定、全岩地球化学分析、XRD衍射分析、SEM观察、LA-ICP-MS测试等工作。【研究结果】磷块岩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Y为63.5×10^(-6)~271.8×10^(-6),不同层位或不同岩性的磷块岩中稀土元素含量有所差异。【结论】稀土元素含量受岩性控制明显,由白云岩→白云质磷块岩→致密块状磷矿石→泥质条带磷块岩→泥岩,含量逐渐升高。微量元素反映出宜昌磷矿的古气候以干热为主,西北部略表现出温暖湿润特点;Ce异常、V/Ni和Y/Ho比值反映海水中EH条件从底部到顶部,即从Ph22成磷期到Ph13成磷期,形成水体环境逐渐氧化。宜昌磷矿中稀土元素总量整体较低,且泥岩较磷块岩中含量高,表明吸附态稀土较类质同象稀土含量高。宜昌伴生稀土磷矿资源丰富,利用合理的技术对稀土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对宜昌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伴生稀土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开发利用前景 矿产勘查工程 宜昌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伴生稀土高岭土制备致密堇青石陶瓷的研究
2
作者 张登 冯雪茹 +4 位作者 高雄 张家敏 彭玉青 潘志铖 戴宗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堇青石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等领域。本研究以天然高岭土矿物粉末为原料,通过成分调整并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堇青石陶瓷,利用气孔率、XRD、SEM、维氏硬度、抗弯强度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堇青石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 堇青石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等领域。本研究以天然高岭土矿物粉末为原料,通过成分调整并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高性能的堇青石陶瓷,利用气孔率、XRD、SEM、维氏硬度、抗弯强度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堇青石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堇青石陶瓷配比为伴生稀土高岭土80.2wt.%、氧化铝7.6wt.%和氧化镁12.2wt.%,当烧结温度由1100℃提升至1250℃,且原料粒度由100目降至300目,样品中堇青石相含量增加到96.6%,体积密度达到2.51 g/cm^(3)、致密度高达99.8%,维氏硬度上升至11.56 GPa,抗弯强度达到127 MPa,经3次热震循环后,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50 MPa。综合堇青石材料对硬度、抗弯强度与抗热震性能的要求,其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且原料粒度越小,堇青石结构与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陶瓷 伴生稀土高岭土 烧结温度 粒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山铀矿及其伴生稀土资源生物浸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庆银 刘龙成 +5 位作者 牛玉清 孟运生 谢廷婷 白云龙 罗秉星 张喆安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5,共6页
为了对相山铀矿伴生稀土资源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研究了利用一株全新的具有特异性铀识别能力的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6-1对相山富稀土铀矿石进行浸出。结果表明:该株微杆菌可定向附着在含铀矿物表面,高效浸出铀元素及伴生稀土元素。... 为了对相山铀矿伴生稀土资源进行有效的经济开发,研究了利用一株全新的具有特异性铀识别能力的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6-1对相山富稀土铀矿石进行浸出。结果表明:该株微杆菌可定向附着在含铀矿物表面,高效浸出铀元素及伴生稀土元素。在30 d内可浸出原岩约81%铀元素和约62%稀土元素,且能进一步富集浸出液中重稀土元素。研究结果对综合开发铀-稀土伴生矿资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铀矿 铀-稀土伴生 稀土元素 微杆菌 生物浸出 特异性铀识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分布特征及富集机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波 付勇 +4 位作者 龙克树 龙珍 王天顺 刘阳 杨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84-2305,共22页
在广泛搜集公开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富集机制。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沉积型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含量最高,其次是红土型、堆积型;配分特征上,伴生稀土都具有明显的右... 在广泛搜集公开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资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铝土矿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富集机制。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沉积型含铝岩系伴生稀土含量最高,其次是红土型、堆积型;配分特征上,伴生稀土都具有明显的右倾特征,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区域分布上总体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主要含铝岩系在稀土含量与富稀岩性上存在差异,但在剖面上都具有由上到下含量逐渐增高的趋势。离子吸附、类质同象以及稀土独立矿物都可能是含铝岩系伴生稀土的存在形式,但沉积型含铝岩系中的伴生稀土由于经过了成岩作用,其离子吸附机制与中国南方现代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存在差异。相对于基岩的稀土含量与含铝岩系的矿物组成,沉积环境的酸碱度才是主导含铝岩系伴生稀土迁移与富集的主导因素。原始铝土物质的沉积过程伴随着频繁的潜水面波动,由此引起沉积环境酸碱度的转换,而潜水面波动的频度及水位的持续性在不同含铝岩系形成过程中势必存在差异,正是这一差异影响了沉积物中稀土的活动性及迁移距离,最终形成了不同含铝岩系间稀土含量与富稀岩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稀土 分布特征 富集机制 含铝岩系 中国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中稀土伴生钍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孟艳宁 范红海 +1 位作者 陈金勇 钟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95-396,共2页
自云鄂博铌稀土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白云鄂博裂谷带中,宽沟背斜南翼。矿床东西长18km,南北宽2~3km。白云鄂博矿矿床最早作为铁矿体于1927年被丁道衡发现;随后在1934年,何作霖教授在主矿体中发现了稀土矿产;1944年,黄春江发现了... 自云鄂博铌稀土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白云鄂博裂谷带中,宽沟背斜南翼。矿床东西长18km,南北宽2~3km。白云鄂博矿矿床最早作为铁矿体于1927年被丁道衡发现;随后在1934年,何作霖教授在主矿体中发现了稀土矿产;1944年,黄春江发现了东矿和西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矿物 稀土伴生钍资源 白云鄂博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稀土矿伴生高岭土理化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成 刘小鹏 +2 位作者 张永明 徐树英 吴文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88-3694,共7页
采用化学常规分析、XRD、SEM、TG-DTA等测试手段,对四川凉山冕宁县稀土开采中出现的具有大量黑色腐殖质的高岭土矿样LRAK的物质成分、晶体结构及煅烧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该高岭土为原料进行了合成Na Y分子筛研究。结果表明,凉... 采用化学常规分析、XRD、SEM、TG-DTA等测试手段,对四川凉山冕宁县稀土开采中出现的具有大量黑色腐殖质的高岭土矿样LRAK的物质成分、晶体结构及煅烧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该高岭土为原料进行了合成Na Y分子筛研究。结果表明,凉山稀土矿伴生高岭土LRAK主要化学组成是Al2O345.40%、Si O254.08%,接近高岭石矿物的理论值;XRD分析显示,LRAK高岭土晶相是纯的0.7 nm埃洛石;晶体结构为管状结构,径向直径0.1μm;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后可以产生含量较高的活性Al2O3和活性Si O2;晶化实验所得的晶化产物结晶度可达到35%,硅铝比可达5以上,符合催化剂前驱体要求。以LRAK高岭土制备FCC催化剂,其综合性能与商用高岭土S2相当,满足FCC工业催化剂常规要求。因此LRAK高岭土可以作为制备FCC催化剂的原料,具有较好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伴生高岭土 理化性能 催化裂化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磷矿及伴生矿种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1
7
作者 宋生琼 李士彬 +5 位作者 管永胜 冉启洋 曾芳 朱宜清 孙亚莉 曾朝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28,共5页
贵州省磷矿查明资源储量42.51亿t,与磷矿伴生的碘资源8.07万t,伴生稀土矿85.89万t,伴生氟资源约4179万t,磷矿及其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磷矿年产1700万t左右,工业总产值53亿元,占全省约10%,伴生碘与伴生氟资源已实现综合利用。在深入... 贵州省磷矿查明资源储量42.51亿t,与磷矿伴生的碘资源8.07万t,伴生稀土矿85.89万t,伴生氟资源约4179万t,磷矿及其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磷矿年产1700万t左右,工业总产值53亿元,占全省约10%,伴生碘与伴生氟资源已实现综合利用。在深入研究磷矿及其伴生矿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贵州省磷矿及其伴生矿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伴生氟矿资源管理欠缺、伴生稀土矿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未攻破、矿业开采与古生物遗迹保护相冲突、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矛盾、综合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五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伴生氟工业指标,将氟资源纳入统计管理;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伴生稀土矿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加强矿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坚持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切实解决好矿业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建立健全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矿业综合利用法制化五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伴生 伴生 伴生稀土 开发利用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磷矿稀土元素赋存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洋 何东升 +2 位作者 刘爽 谢志豪 陈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对湖北地区伴生稀土磷矿选矿精矿进行元素赋存特性研究,分析了该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等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Nd、Sm主要赋存在独居石中,G...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对湖北地区伴生稀土磷矿选矿精矿进行元素赋存特性研究,分析了该矿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等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Nd、Sm主要赋存在独居石中,Gd、La全部赋存在独居石中,Dy则全部赋存在磷灰石矿物中,Pr全部赋存在磷灰石和独居石的复合矿物中,Y主要赋存在易解石中。独居石是含有稀土元素最多的矿物。磷灰石与稀土矿物相互交生,独居石主要呈稀疏星散浸染状充填于黑云母、萤石和赤铁矿等脉石矿物的粒间、边缘及孔洞中,多数粒度过于细小而与脉石构成极为复杂的镶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伴生稀土 MLA 赋存状态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提取磷矿中稀土元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骏宏 蔡先金 +1 位作者 阮代锬 田县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共5页
采用55%硝酸溶解稀土伴生磷矿,得到硝酸溶解液,然后用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硝解液中稀土元素。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离子交换时间、淋洗剂pH值、EDTA浓度及硝解液中钙离子等因素对稀土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交换50min,... 采用55%硝酸溶解稀土伴生磷矿,得到硝酸溶解液,然后用离子交换法分离提取硝解液中稀土元素。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离子交换时间、淋洗剂pH值、EDTA浓度及硝解液中钙离子等因素对稀土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交换50min,淋洗剂pH值9.0、EDTA浓度0.020mol/L、淋洗50min;在此条件下树脂对硝解液中稀土一次吸附率最高达到50%,稀土一次洗出率最高达到94%以上。硝解液经浓缩冷冻除钙后,稀土吸附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提取 稀土伴生磷矿 离子交换法 硝酸溶解 EDTA(乙二胺四乙酸)淋洗 冷冻除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磷资源与磷化工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鸿文 刘昶江 +2 位作者 苏双青 孙华 刘梅堂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41,共9页
人类活动对磷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磷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6%,且正面临P_2O_5品位贫化、磷化工过程伴生稀土和氟资源浪费严重、副产磷石膏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体磷污染等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二水物硫酸法... 人类活动对磷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磷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6%,且正面临P_2O_5品位贫化、磷化工过程伴生稀土和氟资源浪费严重、副产磷石膏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体磷污染等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二水物硫酸法仍将是湿法磷酸的主流工艺。磷矿伴生稀土和氟的高效回收利用,对于稀土产业和氟化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键在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研发新的回收利用技术。磷化工过程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核心在于突破磷石膏制硫酸关键技术。磷石膏转铵法制硫酸技术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可有效解决中国硫资源短缺问题,根除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将显著减少硫铁矿、石灰石等一次资源开采和温室气体CO_2排放。硅酸钙晶种法回收污水中的磷,进而加工为磷酸、磷肥等产品,则为减少一次磷资源消耗、实现磷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以污水磷回收制取磷酸二氢钾技术为例,表明污水磷回收和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对中国磷资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资源 湿法磷酸 磷石膏 伴生稀土 伴生 转铵法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