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
4
1
作者
孟姝
吴亚菲
+2 位作者
杨禾
赵蕾
欧阳玉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和111例牙周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CP组选取磨牙区牙周袋最深的2个患牙的探诊深度最深点作为患牙的取样位点,同时选取磨牙或...
目的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和111例牙周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CP组选取磨牙区牙周袋最深的2个患牙的探诊深度最深点作为患牙的取样位点,同时选取磨牙或前磨牙区1个健康牙的近中位点作为健康牙的取样位点;健康组选取上颌第一磨牙近中位点作为取样位点。收集取样位点的龈下菌斑,提取DNA,用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伴放线菌嗜血菌的分布;同时检查并记录取样牙的牙周临床指数(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结果CP组患牙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为33.62%,明显高于CP组健康牙和健康组(P<0.01)。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的增加而增加,探诊出血阳性患牙的检出率(37.07%)也明显高于探诊出血阴性的患牙(7.41%)(P<0.05)。结论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随着牙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放线菌嗜血菌
慢性牙周炎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忠朝
范丽苑
+2 位作者
蒋俊强
蔡炜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噻唑蓝(MTT)法用于口腔常见细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本实验以菌落形成单位(CFU)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
目的探讨噻唑蓝(MTT)法用于口腔常见细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本实验以菌落形成单位(CFU)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实验条件,获得MTT法测量常见口腔细菌的一系列参数,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进行活菌计数,并与CFU法所测的细菌数量相比较。结果 MTT法在测量变异链球菌时,最佳的检测波长为510nm,最佳的测定细菌范围是1.5×105~1.0×107CFU·mL-1。MTT法在测量血链球菌时,最佳的检测波长为545nm,最佳的测定细菌范围是1.5×105~2.0×107CFU·mL-1。MTT法在测量伴放线菌嗜血菌时,最佳的检测波长为557nm,最佳的测定细菌范围是1.0×106~5.0×107CFU·mL-1。MTT法与菌落形成单位法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对于不同菌龄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均适用。结论 MTT法可以用于检测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等口腔常见细菌的活菌数量,并且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蓝比色法
变异链球
菌
血
链球
菌
伴放线菌嗜血菌
活
菌
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
4
1
作者
孟姝
吴亚菲
杨禾
赵蕾
欧阳玉玲
机构
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720A26)
文摘
目的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1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和111例牙周健康者(健康组)为研究对象。CP组选取磨牙区牙周袋最深的2个患牙的探诊深度最深点作为患牙的取样位点,同时选取磨牙或前磨牙区1个健康牙的近中位点作为健康牙的取样位点;健康组选取上颌第一磨牙近中位点作为取样位点。收集取样位点的龈下菌斑,提取DNA,用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伴放线菌嗜血菌的分布;同时检查并记录取样牙的牙周临床指数(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分析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和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结果CP组患牙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为33.62%,明显高于CP组健康牙和健康组(P<0.01)。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的增加而增加,探诊出血阳性患牙的检出率(37.07%)也明显高于探诊出血阴性的患牙(7.41%)(P<0.05)。结论伴放线菌嗜血菌检出率随着牙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伴放线菌嗜血菌
慢性牙周炎
聚合酶链反应
Keywords
Haemophi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chronic periedontiti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分类号
R781.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忠朝
范丽苑
蒋俊强
蔡炜
丁一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病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1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噻唑蓝(MTT)法用于口腔常见细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活菌计数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方法本实验以菌落形成单位(CFU)法为标准对照。实验通过改变比色的波长、反应时间、试剂剂量、细菌菌龄等实验条件,获得MTT法测量常见口腔细菌的一系列参数,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进行活菌计数,并与CFU法所测的细菌数量相比较。结果 MTT法在测量变异链球菌时,最佳的检测波长为510nm,最佳的测定细菌范围是1.5×105~1.0×107CFU·mL-1。MTT法在测量血链球菌时,最佳的检测波长为545nm,最佳的测定细菌范围是1.5×105~2.0×107CFU·mL-1。MTT法在测量伴放线菌嗜血菌时,最佳的检测波长为557nm,最佳的测定细菌范围是1.0×106~5.0×107CFU·mL-1。MTT法与菌落形成单位法的测量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对于不同菌龄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均适用。结论 MTT法可以用于检测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等口腔常见细菌的活菌数量,并且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
噻唑蓝比色法
变异链球
菌
血
链球
菌
伴放线菌嗜血菌
活
菌
计数
Keywords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colorimetric method
Streptococcus mutans
Streptococcus sanguis
Haemophi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bacterial cell counting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伴放线菌嗜血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中的分布
孟姝
吴亚菲
杨禾
赵蕾
欧阳玉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伴放线菌嗜血菌的研究
王忠朝
范丽苑
蒋俊强
蔡炜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