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抗伴放线聚集杆菌血清c型IgG滴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向辉 张立 +4 位作者 徐莉 孟焕新 陈智滨 释栋 路瑞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0-824,共5页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血清中的抗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血清c型Ig G抗体滴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2例Ag P患者(18例切磨牙型,44例广泛型)和45例牙周健康...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 P)患者血清中的抗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血清c型Ig G抗体滴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2例Ag P患者(18例切磨牙型,44例广泛型)和45例牙周健康者的空腹静脉血,同时收集Ag P患者的龈下菌斑和非刺激性全唾液用于Aa的检测(PCR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中抗Aa血清c型Ig G抗体滴度。结果:Ag P组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抗Aa血清c型Ig G抗体检出率均为100%,Ag P组的抗体滴度为11.1±1.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1±1.8,P<0.01)。切磨牙型Ag P患者的抗Aa血清c型的Ig G抗体滴度和抗体升高率与广泛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唾液或龈下菌斑样本Aa检出阳性的Ag P患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Aa阴性患者(11.9±1.3 vs.10.7±2.1,P<0.05)。结论:Aa血清c型为我国Ag P患者定植的Aa的重要血清型,广泛型Ag P患者血清抗Aa抗体滴度与切磨牙型Ag P患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伴放线聚集杆菌 血清组 免疫球蛋白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核梭杆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或伴放线聚集杆菌诱导多形核白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 杨春瑜 +2 位作者 刘宗霞 张彦表 梁广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与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Fn)共同感染时,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或伴放线聚集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Aa)对多形核白细胞(PMNs)产生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抗凝外周血,经Percoll分离后取PMNs,将分... 目的:探讨与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Fn)共同感染时,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或伴放线聚集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Aa)对多形核白细胞(PMNs)产生活性氧(ROS)的影响。方法:取健康人抗凝外周血,经Percoll分离后取PMNs,将分离的PMNs与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混合,于37℃的水浴箱中孵育15min,然后分别向管中加入A组和B组细菌(细菌分组:A1,Pg;A2,Aa;A3,Fn;B1,Pg+Fn;B2,Aa+Fn;B3,Pg+Aa;B4,Pg+Aa+Fn;B5,Aa+Pg+Fn),充分混合后于37℃孵育1h和4h,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PMNs产生ROS的量。结果:不同牙周致病菌与分离的PMNs在37℃作用1h,PMNs生成ROS的量分别是A1-16.52;A2-18.74;A3-19.59;B1-17.60;B2-20.09,其中B1>A1;B2>A2,差异显著(P<0.05)。不同微生物与分离的PMNs在37℃作用4h,PMNs生成ROS的量分别是A1-176.05;A2-203.19;A3-230.36;B1-259.08;B2-274.89,其中B1>A1;B2>A2,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Fn共聚后,Pg或Aa诱导PMNs产生ROS的能力被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核白细胞 活性氧 具核梭杆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伴放线聚集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伴放线聚集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音璇 马晟利 +4 位作者 葛文玉 李慧 吴丽春 王馨 李春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分别对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伴放线聚集杆菌(A.a)和白色念珠菌(C.a)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A.a及混合培养的A.a和C.a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分别对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伴放线聚集杆菌(A.a)和白色念珠菌(C.a)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A.a及混合培养的A.a和C.a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盐析等方法提取血链球细菌素—血链素。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单独和混合培养的A.a及C.a的MIC;血链素作用于A.a及混合培养的A.a和C.a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在2 h、6 h、12 h、24 h、48 h、72 h观察生物膜活性的变化。结果: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A.a的MIC为0.25 g/L;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C.a的MIC为0.125 g/L;血链素对混合培养的A.a及C.a的MIC为0.5 g/L。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链素对A.a生物膜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的时间在72 h;血链素对混合培养的A.a及C.a生物膜活性同样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的时间在48 h。结论:血链素对A.a及混合培养的A.a及C.a生物膜活性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伴放线聚集杆菌 白色念珠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伴放线聚集杆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攀 赵肃清 +3 位作者 杨慧怡 余林金 卢明磊 魏秀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55-2758,2764,共5页
目的:制备抗伴放线聚集杆菌的卵黄抗体,研究其体外生物活性,为卵黄抗体被动免疫治疗牙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用甲醛灭活的伴放线聚集杆菌免疫产蛋母鸡,收集卵黄液,用水稀释法提取卵黄抗体,采用二步盐析和超滤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SDS-PAG... 目的:制备抗伴放线聚集杆菌的卵黄抗体,研究其体外生物活性,为卵黄抗体被动免疫治疗牙周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用甲醛灭活的伴放线聚集杆菌免疫产蛋母鸡,收集卵黄液,用水稀释法提取卵黄抗体,采用二步盐析和超滤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SDS-PAGE分析卵黄抗体的相对分子量,ELISA检测卵黄抗体的效价,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卵黄抗体的特异性,通过伴放线聚集杆菌凝集实验和生物被膜形成实验分析卵黄抗体的活性。结果:卵黄抗体具有较高效价和纯度,卵黄抗体的效价在初次免疫48 d后达到峰值(1∶10240)并持续30 d。间接免疫荧光表明卵黄抗体与伴放线聚集杆菌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特异性卵黄抗体可使伴放线聚集杆菌的菌群产生共凝集现象,特异性卵黄抗体以一种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伴放线聚集杆菌形成生物被膜。结论:本实验制备一种高效价和高纯度的卵黄抗体,能有效抑制伴放线聚集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抗体 伴放线聚集杆菌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