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相关穴位电极记录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患儿棘波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路岩莉 王媛媛 +1 位作者 戎萍 刘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42-1947,共6页
目的选用癫痫相关头部穴位作为脑电图(EEG)电极安放位置观察记录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s)患儿发作间期EEG棘波的变化特点,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选择BECTs患儿30例,先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放方式记录作为对照组,后采... 目的选用癫痫相关头部穴位作为脑电图(EEG)电极安放位置观察记录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s)患儿发作间期EEG棘波的变化特点,并与传统方法比较。方法选择BECTs患儿30例,先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放方式记录作为对照组,后采用选定穴位进行电极安放并记录作为穴位组,记录两组EEG变化特点并分析。结果穴位组EEG可记录到α节律及睡眠周期变化。两组记录的α节律、顶区棘波波幅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期穴位组棘波的波幅较对照组更高(P<0.05),而睡眠期穴位组棘波波幅均值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期棘波波幅约78.9%的最高位置为率谷穴,而睡眠期约为73.3%。结论选用癫痫相关头部穴位作为电极安放位置记录BECTs患儿EEG,可显示其特征性表现;棘波多数以率谷穴波幅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 脑电图 率谷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研究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语言功能进展
2
作者 宋林峰 伍光榕 +1 位作者 张家仁 江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0-493,共4页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自限性癫痫(SeLECTS)为儿童期最常见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具有自限性,脑电图表现为特征性中央颞区棘慢波放电;患儿常伴语言功能障碍,与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就MRI研究SeLECTS语言功能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儿童良性癫痫中央 语言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认知功能与电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世彩 段丽芬 +5 位作者 孙莹 邵举薇 李琼 罗明英 任君君 张云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患儿认知功能与临床因素、脑电图痫样放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患儿认知功能与临床因素、脑电图痫样放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对比两组智商情况及分析BECT患儿临床因素和脑电图痫样放电与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及操作智商(PIQ)之间关系。结果纳入42例经典型BECT患儿,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9.4±2.0)岁,平均起病年龄(7.4±2.6)岁。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9.7±2.2)岁。与对照组相比,BECT组的FIQ、VIQ、VIQ子项中的分类和词汇以及PIQ中的木块图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BECT患儿中,与≥10岁组相比,<10岁组患儿的FIQ和VIQ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不同放电侧别组之间V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放电组得分较低。BECT患儿起病年龄与FIQ(r=0.39)、VIQ(r=0.57)、VIQ子项中知识(r=0.49)、分类(r=0.35)、词汇(rs=0.62)、领悟(r=0.43)、数字广度(r=0.37)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病程与VIQ子项中知识得分(rs=-0.31)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起病年龄≥10岁组相比,<10岁组VIQ子项中知识、词汇量表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组、右侧组和双侧组之间VIQ子项中知识、数字广度量表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CT患儿平均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智力结构存在不平衡现象,以语言功能受损为主,起病年龄早、双侧大脑半球放电、病程长是影响BECT患儿语言功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认知功能 电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的MRI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译文 张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之一,其病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管理等是近来癫痫研究的热点方向。MRI中的三维T1加权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之一,其病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管理等是近来癫痫研究的热点方向。MRI中的三维T1加权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多模态成像等序列可以分析患儿的脑结构和脑功能特征,对疾病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MRI在分析BECTS患者大脑发育及认知水平、指导患者病灶定位中的价值,并且鉴别了抗癫痫药物对大脑产生的影响以及判断患者的预后,旨在为未来进一步探索BECTS发病机制和指导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Rolandic癫痫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经抗癫痫治疗后脑电图发生演变2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窦彩绘 刘绍明 孙绪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849,共1页
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入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e 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 患儿女,9岁,8岁起病,表现为入睡期发作性口角抽搐、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次,同时伴有清醒期频繁发作性头痛。初次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示:睡眠期左侧中央、颞区(Rolandie 区)散在爆发中高波幅棘波、尖波活动.以中颞叶为著(图1),清醒期EEG正常、经卡马西平治疗2周后头痛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 癫痫治疗 视频脑电图 良性癫痫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发作性头痛 演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变异型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宁泽淑 杨理明 +2 位作者 江志 陈波 张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变异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BECT变异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儿中男7例、女5例,其中2例为双卵龙凤胎,起病年龄为3-9岁。病程中出现不典型失神10...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变异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BECT变异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儿中男7例、女5例,其中2例为双卵龙凤胎,起病年龄为3-9岁。病程中出现不典型失神10例,负性肌阵挛8例,言语障碍和口咽部失用4例。视频脑电图监测均显示清醒及睡眠期Rolandic区棘慢波大量发放,慢波睡眠期指数达50%-85%。结论 BECT变异型均伴有明显的脑电图恶化,认识其临床和脑电图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可提高对BECT变异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癫痫中央 变异型 脑电图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诊治 被引量:9
7
作者 范玉颖 刘雪雁 王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7-183,共7页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综合征。BECTS的发病涉及复杂多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呈多因素遗传模式。BECTS病程中可演变为BECTS变异型,二者均可合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BECTS的治疗需...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综合征。BECTS的发病涉及复杂多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呈多因素遗传模式。BECTS病程中可演变为BECTS变异型,二者均可合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BECTS的治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个体化风险效益评估,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应重视早期识别诊断BECTS患儿共患认知功能损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BECTS儿童最常见的心理行为共患病。BECTS共患ADHD应尽早开始正规治疗。BECTS的临床诊疗依然存在困惑和挑战,文章介绍近年来该病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BECTS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良性癫痫中央 诊断 治疗 共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海马功能连接改变的fMRI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雪英 班超 +2 位作者 赵鹏飞 牛广明 乔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海马不同分区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变化,分析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和临床指导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44例BECTS患儿和3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海马不同分区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变化,分析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和临床指导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44例BECTS患儿和3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的脑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数据,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前、后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BECTS患儿左侧前海马与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中回的功能连接度降低(P<0.001);右侧前海马与左侧颞中回颞极、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中回眶部的功能连接度降低(P<0.001);左侧后海马与左侧海马、右侧顶下小叶的功能连接降低(P<0.001);右侧后海马与右侧舌状回、右侧海马旁回的功能连接度升高(P<0.001)。结论BECTS患儿海马与全脑功能连接特征发生改变,对于理解BECTS潜在的神经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儿童良性癫痫 海马 功能连接 静息态 血氧水平依赖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P_(300)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林忠东 王慧丽 +2 位作者 叶秀云 李光乾 胡鸿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的P300 测试结果 ,以了解其认知功能的情况。方法对22例从未服药的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患儿 (癫组 )和25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电位的检测 ,并取其阳性晚成... 目的探讨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的P300 测试结果 ,以了解其认知功能的情况。方法对22例从未服药的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患儿 (癫组 )和25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电位的检测 ,并取其阳性晚成分P300 波的潜伏期和波幅进行比较。结果癫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300 波在Fz、Cz、Pz处的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不同年龄、性别受试者间的P300 波在Fz、Cz、Pz处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亦均无显著性 (P>0.05)。结论未经抗癫药物治疗的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患儿 ,P300 测试结果不存在异常 ,提示这些类型癫患儿的认知功能受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 良性局灶性癫痫 P300 测试 小儿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的脑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纪 李仕广 +1 位作者 马学进 江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又称Rolandic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特发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其特征脑电图显示中央颞区棘波。既往认为BECTS为一种良性疾病,但随着神经心理... 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S)又称Rolandic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特发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其特征脑电图显示中央颞区棘波。既往认为BECTS为一种良性疾病,但随着神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发现BECTS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基于多种神经影像技术的脑网络研究证实BECTS存在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如默认网络、语言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的异常,可能是导致患者认知损害的潜在神经机制。但目前的认识尚不全面,未来应更多面向多中心、多模态以及纵向研究进一步探索。本文将从脑网络的角度对BECT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BECT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儿童良性癫痫 Rolandic癫痫 脑网络 结构网络 功能网络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脑电图 脑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癎儿童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海生 麦坚凝 +2 位作者 杨思渊 王秀英 徐桂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研究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BECT)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特点及Rolandic电发放与ADHD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6个月内无发作且未服用过抗癫癎药物的BECT患儿77例行VEEG检查,按NREMⅠ期及Ⅱ期Rolandic区癫癎样放... 目的研究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BECT)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特点及Rolandic电发放与ADHD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6个月内无发作且未服用过抗癫癎药物的BECT患儿77例行VEEG检查,按NREMⅠ期及Ⅱ期Rolandic区癫癎样放电指数是否≥20分为A组和B组,另设保健门诊体检的儿童40例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ADHD的诊断标准对三组儿童进行诊断与分型及比较分析。结果 A组(Rolandic区放电指数≥20者)39例,其中ADHD儿童17例,检出率为43.6%;B组(Rolandic区放电指数<20者)38例,ADHD儿童8例,检出率为21.1%;对照组中有1例ADHD儿童,检出率为2.5%,三组间ADHD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33,P<0.01)。A、B两组BECT儿童中仅左侧Rolandic区放电的有29例,其中ADHD 9例,检出率为31.0%;右侧Rolandic区放电的有33例,其中ADHD 10例,检出率为30.3%;双侧Rolandic区放电的有15例,其中ADHD6例,检出率为40.0%。不同放电部位ADHD检出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儿童的ADHD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T儿童的Rolandic区电发放可能与ADHD的高发病率有关;BECT患儿共患ADHD的亚型与有无癎性放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波的儿童良性癫癎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新诊断良性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王爱茹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与奥卡西平(OXC)对新诊断良性癫伴中央-颞区棘波(BCECTS)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新诊断BCECT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LEV组和OXC组各23例。LEV组给予LEV,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与奥卡西平(OXC)对新诊断良性癫伴中央-颞区棘波(BCECTS)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新诊断BCECT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LEV组和OXC组各23例。LEV组给予LEV,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0 mg.kg-1.d-1;OXC组给予OXC,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10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45 mg.kg-1.d-1,两组疗程均6~1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LEV组实际完成治疗22例,因经济原因退出1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8例,出现不良反应4例,其中食欲下降、嗜睡各2例,OXC组实际完成治疗21例,因皮疹退出2例,癫发作完全控制17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结论 LEV与OXC治疗BCECTS疗效相仿,但LEV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缺点是价格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癫中央- 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