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植被指数玉米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宗辉 裴宝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估产意义较为重大。传统的产量估算方法均以数据抽样调查为主,产量估算精度较低。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该文以无人机结合多光谱遥感技术,通过采集玉米的拔节期、吐丝期、乳熟期、蜡熟期4个关键生...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估产意义较为重大。传统的产量估算方法均以数据抽样调查为主,产量估算精度较低。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该文以无人机结合多光谱遥感技术,通过采集玉米的拔节期、吐丝期、乳熟期、蜡熟期4个关键生育期植被指数的变化,通过产量构建分析模型,并验证筛选合理的模型用于产量估算。经验证,在乳熟期,依据RVI、DVI、SAVI构建的产量模型精度较高。在蜡熟期,依据NDVI、RVI、DVI、SAVI构建的产量模型较高。通过以上研究,对于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能够积极结合数据变化,便于高效开展农作物种植,估测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多光谱 估产模型 植被指数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水稻长势遥感监测及估产模型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可群 张晓阳 黄进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2-487,共6页
以江汉平原监利县为例,探讨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NOAA-AVHRR)监测水稻长势以及建立水稻估产模型.通过对样点资料的分析表明:①利用水稻垂直植被指数(PVI)能推算水稻叶面积指数,并有利于从混合象元中提取其它水稻... 以江汉平原监利县为例,探讨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NOAA-AVHRR)监测水稻长势以及建立水稻估产模型.通过对样点资料的分析表明:①利用水稻垂直植被指数(PVI)能推算水稻叶面积指数,并有利于从混合象元中提取其它水稻信息;②水稻叶面积指数随有效积温呈规律性变化,将NOAA-AVHRR资料与有效积温结合可以大范围的监测水稻长势;③水稻叶面积时间累积量是反映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有效指数,用它预报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江汉平原 估产模型 长势监测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的天山北坡中段草地动态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新欣 朱进忠 +1 位作者 范燕敏 武鹏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27,共4页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原带为典型研究区,进行草地生物量变化动态监测。运用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分析了研究区草地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指数NDVI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MODIS-NDVI在山地草...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原带为典型研究区,进行草地生物量变化动态监测。运用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分析了研究区草地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植被指数NDVI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MODIS-NDVI在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上不同季节的生物量动态估测模型。结果表明:3种草地类型的最优动态估产模型分别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二次曲线回归模型、幂函数曲线模型,估产精度分别达到83.06%、90.85%、8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MODIS 植被指数 动态监测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OS/MODIS植被指数建立草地估产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新欣 朱进忠 +1 位作者 范燕敏 武鹏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843-846,共4页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将遥感技术用于草地牧草产量测量。以乌鲁木齐天山北坡密丛禾草、中生杂类草组成的草甸草原、密丛禾草、旱生杂类草组成的草原及小禾草、半灌木组成的荒漠草原为典型研究区,以2006年6—10月的地面测产数... 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将遥感技术用于草地牧草产量测量。以乌鲁木齐天山北坡密丛禾草、中生杂类草组成的草甸草原、密丛禾草、旱生杂类草组成的草原及小禾草、半灌木组成的荒漠草原为典型研究区,以2006年6—10月的地面测产数据和同步MODIS遥感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草地牧草估产模型。三种草地类型的遥感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水平,不同模型拟合效果不同,其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估产模型的拟合度好于线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MODIS 植被指数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的新疆棉花遥感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姣娣 曹卫彬 +2 位作者 李华 唐湘玲 欧阳异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利用植被指数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棉花遥感估产模型,以期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实现对棉花产量定量遥感预测。模型建立以新疆棉花各生育期的不同卫星数据,构建相关植被指数,并与实际棉花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棉花单产的遥感估算模... 利用植被指数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棉花遥感估产模型,以期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实现对棉花产量定量遥感预测。模型建立以新疆棉花各生育期的不同卫星数据,构建相关植被指数,并与实际棉花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棉花单产的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以棉花最佳估产时相期植被指数与棉花产量构建的产量估算模型可很好地定量预测棉花产量,模型为棉花卫星遥感估产提供了参考模型,对其他作物使用动态生长信息提高遥感估产水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花 植被指数 遥感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玉米遥感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湘南 黄方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在县级农业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玉米遥感估产机理,提出了遥感获取玉米估产因子的原理与方法,确定了探测玉米生长参数及评价玉米生态环境的遥感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区、分阶段建立了玉米遥感综合估产模型。
关键词 玉米 遥感 估产模型 农业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学原理的玉米遥感估产模型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湘南 周占鳌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在分析玉米产量形成过程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根据3年(1992~1994)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以PVI、RVI、CWSI为主要估产因子构建产量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其估产精度达90%以上。
关键词 产量 玉米 遥感估产模型 生物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技术在估产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白亚恒 吴胜军 +1 位作者 黄进良 薛怀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在建立估产模型过程中 ,引进基于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技术 ,通过对样本点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和常规的多元线性回归气象模型的分析比较 ,试图找到一种计算简单、数据要求少而精度较高、时效性较好的建模方法 .为时间序列预测... 在建立估产模型过程中 ,引进基于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技术 ,通过对样本点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和常规的多元线性回归气象模型的分析比较 ,试图找到一种计算简单、数据要求少而精度较高、时效性较好的建模方法 .为时间序列预测在农作物估产方面的应用作出一点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灰色预测技术 估产模型 遥感估产 多元线性回归气象模型 农作物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栾青 马雅丽 +1 位作者 李伟伟 相栋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536-539,共4页
利用1982—2008年临汾市各县(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及冬小麦单产资料,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下,将各因子进行插值后,再提取耕地区域的要素信息,在SPSS 11.5统计软件中以旬为单位建立了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并利用2008年的实测资料... 利用1982—2008年临汾市各县(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及冬小麦单产资料,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下,将各因子进行插值后,再提取耕地区域的要素信息,在SPSS 11.5统计软件中以旬为单位建立了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并利用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所建立的动态估产模型精度较高,其估产相对误差绝对值在0.33%~5.87%之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从模型估产的相对误差动态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即越临近小麦成熟期,估产误差越小,说明气象因素的累计作用对冬小麦估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冬小麦 动态估产模型 临汾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水稻实用数值估产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可群 杨柏松 +3 位作者 叶柏年 张晓阳 黄进良 李劲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从作物产量形成的机理出发,在吸收前人成果和江汉平原六县市大田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对双季早稻的茎蘖动态资料分析中发现单位面积里存在相当数量的无效分蘖,由此提出一有效干物质订正函数,从而建立了一个简化而又实... 从作物产量形成的机理出发,在吸收前人成果和江汉平原六县市大田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对双季早稻的茎蘖动态资料分析中发现单位面积里存在相当数量的无效分蘖,由此提出一有效干物质订正函数,从而建立了一个简化而又实用的水稻数值估产模型;经过初步检验,与实际产量误差为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数值模型 估产模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下小麦遥感估产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萍 马占鸿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5-1329,共5页
为了构建不同施氮量下的小麦遥感估产模型,评估模型品种间的适用性,以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小麦(2010年1个品种,2011年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2011年单一品种和3个品种小麦冠层一阶微分参数、植被指数、施氮量和产量数据进行产量模型构... 为了构建不同施氮量下的小麦遥感估产模型,评估模型品种间的适用性,以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小麦(2010年1个品种,2011年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2011年单一品种和3个品种小麦冠层一阶微分参数、植被指数、施氮量和产量数据进行产量模型构建,共构建了6个模型,利用2010、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建模和预测数据均来自同一品种时,其预测效果在6个模型中均较稳定且较好(R2=0.419);建模数据来自3个品种时,其预测效果在6个模型中也较好(R2=0.405);建模和预测效果检验来自不同品种时拟合和预测效果差异较大,表明所建模型品种间适用性较差,但是采用多品种数据建模可以提高估产效果;6个模型均没有氮素因子,可能是由于氮素对模型贡献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遥感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相的柑橘估产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锐 罗红霞 +1 位作者 邹扬庆 余天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将不同时相的柑橘树冠层光谱数据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与实测产量数据作回归分析,构建不同时相的柑橘估产模型,并对不同时相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最佳遥感估产模型.结果表明:以柑橘4个生育时期(萌芽期、开花期、成熟期、休眠期)光谱... 将不同时相的柑橘树冠层光谱数据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与实测产量数据作回归分析,构建不同时相的柑橘估产模型,并对不同时相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最佳遥感估产模型.结果表明:以柑橘4个生育时期(萌芽期、开花期、成熟期、休眠期)光谱特征点的反射峰深度、绿峰归一化差值指数、红边位置等光谱变量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组合构建的复合回归模型估产效果最佳,经过柑橘实测产量的检验表明,2010年(R2=0.965,Re=2.540)和2011年(R2=0.975,Re=2.163)都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该估产模型具有可靠性.同时,也证明了反射峰深度、绿峰归一化差值指数、红边位置等光谱特征变量和氮、磷、钾等农学参数与柑橘产量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柑橘估产研究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产模型 时相 光谱特征 农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技术的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草估产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符勇 周忠发 +1 位作者 贾龙浩 胡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56-2159,共4页
以贵州清镇市流长国家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为研究区,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草种植特性,首先利用SAR遥感技术,对烟草叶片进行反演并计算叶面积指数,其次对烟草生长适宜性进行评价。结合烟草的叶面积指数、适宜性等参数建立适用于喀斯特... 以贵州清镇市流长国家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为研究区,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烟草种植特性,首先利用SAR遥感技术,对烟草叶片进行反演并计算叶面积指数,其次对烟草生长适宜性进行评价。结合烟草的叶面积指数、适宜性等参数建立适用于喀斯特山区的烟草估产模型。经建立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每666.7 m2产量为76.17 kg,与研究区实际产量对比精度在92%以上,满足喀斯特山区大面积快速估产需要,为喀斯特山区烟草估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AR技术 叶面积指数 适宜性 估产模型 贵州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玉米估产模型研究——以陕西省周至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 张蕾 高佩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790-6791,共2页
以陕西省周至县为研究区,探讨了基于土壤养分空间数据的玉米估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了区内9种养分的分布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养分含量与玉米产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玉米产量估算模型。
关键词 估产模型 插值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光谱数据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池宏康 《遥感信息》 CSCD 1995年第3期15-18,共4页
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光谱数据估产模型研究池宏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农业部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对小麦的大面积作物估产试验(LACIE),八十年代又开始进行“空间遥感监测农业资源(AgRISTARS)计... 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光谱数据估产模型研究池宏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农业部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对小麦的大面积作物估产试验(LACIE),八十年代又开始进行“空间遥感监测农业资源(AgRISTARS)计划,它们使美国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面积 产量 光谱数据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与生理指标的小麦估产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嘉盼 武红旗 +3 位作者 王德俊 轩俊伟 郭涛 李永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7-1315,共9页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小麦产量动态信息,基于无人机遥感平台,分别分析了小麦4项生理指标[地面实测叶面积指数、叶片含氮量、叶片含水量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及10项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以筛选出与产量最为敏感的生理指标与植...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小麦产量动态信息,基于无人机遥感平台,分别分析了小麦4项生理指标[地面实测叶面积指数、叶片含氮量、叶片含水量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及10项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以筛选出与产量最为敏感的生理指标与植被指数,并比较了3种建模方法(一元回归UR、多元逐步回归SMLR和主成分回归PCAR)在小麦各生育时期估产的适用性,进而得到小麦最优估产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时期两类变量与产量的相关性变化特征一致,均表现为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不同生理指标、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在各生育时期均存在差异,生理指标表现为叶片含氮量>LAI>SPAD>叶片含水量;而植被指数在各时期表现不同;(2)以生理指标与植被指数为自变量,采用SMLR模型构建的抽穗期估产模型拟合精度最高,R^(2)、RMSE和nRMSE分别为0.828、362.53 kg·hm^(-2)和12.35%;(3)小麦估产模型在各生育时期的预测精度表现为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小麦 生理指标 植被指数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典型牧区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生产力估产模型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李雪锋 哈文光 +2 位作者 锡文林 闫凯 靳发兰 《草业与畜牧》 2012年第7期13-15,共3页
应用MODIS/TM数据初步探讨了北疆典型牧区草畜平衡遥感监测估产模型的建立,认为:在低盖度荒漠带草地,NDVI受土壤基质影响大,获得的相关系数普遍较低,采用线性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牧草产量的变化;对于中、高盖度草场的草原类型,产量与NDVI... 应用MODIS/TM数据初步探讨了北疆典型牧区草畜平衡遥感监测估产模型的建立,认为:在低盖度荒漠带草地,NDVI受土壤基质影响大,获得的相关系数普遍较低,采用线性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牧草产量的变化;对于中、高盖度草场的草原类型,产量与NDVI的线性与非线性相关性都较好,采用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牧草产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畜平衡监测 草地生产力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遥感估产多种模型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黄敬峰 王人潮 +2 位作者 王秀珍 刘绍民 张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2-523,共12页
综合冬小麦地面光谱资料及相应的农学参数资料,NOAA/AVHRR 资料,历年各县冬小麦单产、播种面积、总产资料,历年新疆各站气象资料,监测点历年冬小麦发育期、密度、产量分析等资料,证明地面光谱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密度、生... 综合冬小麦地面光谱资料及相应的农学参数资料,NOAA/AVHRR 资料,历年各县冬小麦单产、播种面积、总产资料,历年新疆各站气象资料,监测点历年冬小麦发育期、密度、产量分析等资料,证明地面光谱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密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关系密切,从而建立了密度与生物量的光谱监测模型,进而建立了北疆试验区各层冬小麦种植面积估算和产量预报卫星遥感模型,辅以冬小麦产量农业气象预报模型、农学模型及模拟模型,自1994 年投入应用以来的结果表明,这套模型预报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遥感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反射信息的作物单产估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鹏 吴文斌 +1 位作者 周清波 查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2-268,共7页
及时准确地估测区域作物单产信息,对于粮食安全预警、粮食贸易流通,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光谱反射信息的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作物和土壤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信息,为区域作物单产估测研究提供了新的... 及时准确地估测区域作物单产信息,对于粮食安全预警、粮食贸易流通,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光谱反射信息的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作物和土壤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信息,为区域作物单产估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简单介绍作物反射光谱特性和作物单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经验模型、半经验半机理模型和机理模型三部分,详细论述了基于光谱反射信息的作物单产遥感估测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基于作物生长机理模型与多时相遥感信息同化技术的研究,应该是未来区域作物单产估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今后应该重点加强作物冠层关键参数(如叶面积指数、叶绿素浓度、作物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系数、植被覆盖率等)的定量反演研究,同时加强多源遥感数据替代和整合技术研究,以及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同化关键技术研究,以进一步改善单产估测精度和提高系统可运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单产 光谱反射 估产模型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草地遥感估产技术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估产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史培军 李博 +1 位作者 李忠厚 湖涛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讨论了利用NOAA数据与地面同步测量的光谱与生产力资料,进行大面积草地遥感估产的技术,并以内蒙古锡盟草原为例,进行了应用,证实了该技术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草地 内蒙古草原 遥感估产 估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