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顿·克拉克:教学与科研的漂移与统一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晓丽 熊华军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3年第1期89-93,108,共5页
在伯顿·克拉克看来,高校类型的分化、大学专业层次的分化及大学本身最高层次的分化导致了教学漂移的产生;科研漂移的原因来自于知识的分化、市场的要求和政府利益的驱动。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并且当前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 在伯顿·克拉克看来,高校类型的分化、大学专业层次的分化及大学本身最高层次的分化导致了教学漂移的产生;科研漂移的原因来自于知识的分化、市场的要求和政府利益的驱动。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并且当前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着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条件。不过,为了将这些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大学要有一定的保障条件,教学群体和科研群体要融合,教师要有统一的信念和一定的教学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教学漂移 科研漂移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伯顿·克拉克的学术文化思想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振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0-53,共4页
伯顿·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学术文化是它的组织特质和要素,由学科到专业、院校及其国家学术系统的文化是逐级形成的。各层次的文化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学... 伯顿·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学术文化是它的组织特质和要素,由学科到专业、院校及其国家学术系统的文化是逐级形成的。各层次的文化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特征,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学术文化是探索高等教育规律的重要切入点。伯顿·克拉克的学术文化思想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学术文化思想 学科文化 专业文化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顿·克拉克之“组织的观点”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何芳 《交通高教研究》 2004年第1期82-84,共3页
以伯顿·克拉克的"组织的观点"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对该观点的四种界说,然后论述了该观点涉及的五个范畴的内容,最后在与其他类型的"组织的观点"的比较中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定位与评介。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组织的观点” 高等教育 美国 教育研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与无序——兼论混沌理论在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运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先哲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7,共3页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运用了混沌理论,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但伯顿.克拉克忽略了对作为中层结构的院校层级的分析。本文试运用混沌理论...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论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与变革时运用了混沌理论,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冲突及整合作了合理的解释,但伯顿.克拉克忽略了对作为中层结构的院校层级的分析。本文试运用混沌理论对院校层级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进行补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混沌理论 院校层级 有序 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理论的修订、争鸣和启示
5
作者 王文礼 姜佳欣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7,共10页
为调和美国高校敞开大门招生和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之间的矛盾,伯顿·克拉克于1960年提出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理论。该理论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其褒贬不一,学界甚至还存在滥用现象。因此,伯顿·克拉克在该理论提出2... 为调和美国高校敞开大门招生和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之间的矛盾,伯顿·克拉克于1960年提出高等教育“冷却”功能理论。该理论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其褒贬不一,学界甚至还存在滥用现象。因此,伯顿·克拉克在该理论提出20年后对其进行回顾,思考该理论的时代适应性、使用范围、存在的必要性等问题,并针对原有理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他强调,在“冷却”过程中人们应更清楚地区分努力和效率;关注不同地区社区学院的差异问题;“冷却”过程只是一种折中的方法,但也是必要的方法。“冷却”理论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些启示:高职(专科)院校要利用好“冷却”功能;政府要搭建好高等教育“立交桥”;高职(专科)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 “冷却”功能 社区学院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在美国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陆亭 《教育管理研究》 1998年第3期80-81,共2页
我国在199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提出要'逐步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但... 我国在199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提出要'逐步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但通过几年的实践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决策 统筹管理 教育改革 发展纲要 伯顿·克拉克 规划指导 专业计划 高教管理 社会经济发展 教育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学术生涯(上) 被引量:15
7
作者 伯顿.克拉克 赵炬明 《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6期8-14,共7页
伯顿·克拉克 (BurtonClark)教授是美国教育界著名的学者。克拉克教授的这篇个人传记 ,回溯了他求学、寻知、以及如何步入高等教育学术殿堂的全过程。阅读此文 ,如同浏览了一篇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史 ,恭听了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无... 伯顿·克拉克 (BurtonClark)教授是美国教育界著名的学者。克拉克教授的这篇个人传记 ,回溯了他求学、寻知、以及如何步入高等教育学术殿堂的全过程。阅读此文 ,如同浏览了一篇战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史 ,恭听了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无疑为我们理解和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他个人的著作打开了一扇新视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顿·克拉克 美国 个人传记 高等教育 学术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 被引量:3
8
作者 芦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0,共6页
目前,大学学科组织分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伯顿·克拉克运用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解释了学科组织分化的目的--避免组织冲突。但克拉克并未继续阐述的是: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中由于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三种失范现象在学科组织分化中也同... 目前,大学学科组织分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伯顿·克拉克运用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解释了学科组织分化的目的--避免组织冲突。但克拉克并未继续阐述的是: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中由于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三种失范现象在学科组织分化中也同样存在。为了规避学科组织分化所导致的失范现象,有必要循着克拉克的脚步继续往下讨论。学科组织分化可能产生三种失范现象:分散性失范、强制性失范以及竞争性失范。为了摆脱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状态,需要避免"分散"状态、善用"强制"力量、走出"竞争"思维,以使学科组织达成"有机团结"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分化 学科组织分化 失范 伯顿·克拉克 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尼特的创业型大学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雅鑫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9,I0006,共11页
巴尼特对大学基础结构和深层本体的建构工作都建立在创业型大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于且不亚于伯顿·克拉克和亨利·埃兹科维茨的创业型大学观。巴尼特从社会学和哲学角度入手,对创业型大学分别进行了概念性探索、理念性探索与... 巴尼特对大学基础结构和深层本体的建构工作都建立在创业型大学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于且不亚于伯顿·克拉克和亨利·埃兹科维茨的创业型大学观。巴尼特从社会学和哲学角度入手,对创业型大学分别进行了概念性探索、理念性探索与本体性探索。巴尼特主张,“创业型大学”概念是一个构想未来大学发展可能性的片面概念,创业型大学理念是对西方传统经典大学理念的终结,创业型大学范式不足以成为21世纪大学变革的理想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尼特 创业型大学 伯顿·克拉克 生态大学 大学范式 大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