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左传》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天人思想 |
李永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
|
“修昔底德命题”抑或“修昔底德陷阱”——历史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缘由之不同解读 |
杨晨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3
|
浅析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
刘耀星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4
|
瘟疫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探析 |
于少龙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1 |
1
|
|
5
|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前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偏差分析 |
宋来
于少龙
|
《保定学院学报》
|
2022 |
0 |
|
6
|
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对雅典城市的影响 |
解光云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4
|
|
7
|
修昔底德的战争叙述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学的意义 |
胡键
|
《云梦学刊》
|
2023 |
0 |
|
8
|
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 |
易宁
李永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9
|
《孙子》与古希腊、罗马军事著作的比较 |
刘庆
|
《管子学刊》
|
1991 |
2
|
|
10
|
修昔底德撰史特点新探 |
杨共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1
|
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 |
易兰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12
|
论希腊战俘的命运及其与奴隶制发展的关系 |
郭小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5
|
|
13
|
浅析修昔底德的国际关系思想 |
王大千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4
|
从地域文化看古希腊城邦的消亡——以雅典与斯巴达城邦为例 |
周爽
|
《城市建筑》
|
2016 |
0 |
|
15
|
历史真实与道德评价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6
|
也谈希洛特制度问题 |
胡景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7
|
奇妙的旅行 |
安德龙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2022 |
0 |
|
18
|
伯里克利过失考 |
李越
|
《今古文创》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