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典人是如何打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伯里克利战略”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元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6,共12页
按照修昔底德的说法,"伯里克利战略"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由伯里克利建议的、雅典城邦采纳的战争策略。其要点是,避免陆上决战,掌控盟邦,战时不要扩张势力,不要采取危险行动;做到这些,雅典将轻松赢得胜利。19世纪末以来,西方... 按照修昔底德的说法,"伯里克利战略"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由伯里克利建议的、雅典城邦采纳的战争策略。其要点是,避免陆上决战,掌控盟邦,战时不要扩张势力,不要采取危险行动;做到这些,雅典将轻松赢得胜利。19世纪末以来,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真实的"伯里克利战略"与修昔底德表述的"伯里克利战略"存在很大的差异:沿海袭扰战术带有很强的攻击性,雅典的财政经得起较长时间的消耗战,拿下墨伽拉是雅典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阿提卡有骑兵和要塞的保护,波斯的金钱资助弥补了斯巴达的弱点,得摩斯忒涅斯的战略更能奏效。总之,伯里克利的战略总体上是防御性的,但具有相当的进攻性,属于积极防御的战略。修昔底德的认识出现偏差有多种原因。未来的研究要继续选取新视角,并从作者的观点(体现于其评论、分析和拟定的演说词)与其所记史料相互抵牾之处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里克利战略”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罗奔尼撒战争与“修昔底德陷阱”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广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7,共8页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历史-理论概括,不仅催生了一种关切"战争与和平"这一重大问题的现实感,而且唤醒了一种重读历史以预断未来的理论兴趣。要想理解"古典世界的历史悲剧是否仍然会在当代重演"这一以史带...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历史-理论概括,不仅催生了一种关切"战争与和平"这一重大问题的现实感,而且唤醒了一种重读历史以预断未来的理论兴趣。要想理解"古典世界的历史悲剧是否仍然会在当代重演"这一以史带论的命题,我们就必须具体分析促成希腊世界秩序转变的基础结构机制、反思调控机制,以及它们如何透过立国方略与国际战略把雅典和斯巴达塑造成了策源战争的两极。只有把对国家和国际体系的结构分析与行为体的策略分析结合起来,与世界秩序转变过程相伴的战争动力机制才能得到解释;只有分有修昔底德为人们敞开的真正"政治的"视野,我们才能获得某种预断未来的战略思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伯罗奔尼撒战争 基础结构机制 反思调控机制 两极策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如何写出来的?——“修昔底德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元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修昔底德创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花费了毕生精力,全书各个部分的写作次序和时间如何迄今悬而未决。从1846年这个问题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有两派观点:"分离论"和"一体论"。前者认为,修昔底德的著作是分阶段... 修昔底德创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花费了毕生精力,全书各个部分的写作次序和时间如何迄今悬而未决。从1846年这个问题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有两派观点:"分离论"和"一体论"。前者认为,修昔底德的著作是分阶段写成的,这不仅表现在时间上,还表现在作者的思想上;后者则认为,尽管这部书是未完之作,且有一些不完善地方,但全书一以贯之,因此主要在一个时间段写成。两派各执一词,探讨逐步深入。1984年美国学者康纳提出修昔底德文本的同质性问题,即作者有意带领读者一起面对事件,其思想认识和叙事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故其文本不是同质的。这对"分离论"起到了纠偏的作用,也超越了"一体论"。在康纳观点指引下,英国学者鲁德和美国学者德沃尔德研究了修昔底德的叙事方式。鲁德认为"修昔底德问题"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德沃尔德则证明其叙事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修昔底德问题"将激发学者们的研究热情,砥砺他们的才智,推动着学术界不断深化对于史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问题 分离论 一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天人思想
4
作者 李永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101,共6页
《左传》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试图从人事本身寻求历史变化的原因,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左传》承认神、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神、自然与人之间的张力关系中主张以人为本;而修氏《伯战史》则否定了神、自然... 《左传》和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试图从人事本身寻求历史变化的原因,体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左传》承认神、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神、自然与人之间的张力关系中主张以人为本;而修氏《伯战史》则否定了神、自然与人事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强调天人相分。两书都从人事本身寻求到了历史变化的最终原因。《左传》认为,历史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民心向背转移的反映。民心,即善是推动历史变化的根本原因。伦理道德与历史的变化是一致的。而修氏《伯战史》则强调人性中的贪欲、权力欲等欲望在历史中的作用,把"恶"作为最终推动人类历史变化的原因。正义等伦理道德与历史的发展是相背离的。两书以上历史思想及特征,根源于中西古代的思想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天人关系 历史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昔底德命题”抑或“修昔底德陷阱”——历史学者与国际关系学者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缘由之不同解读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晨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100,共11页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十分重要的战争。修昔底德对这场战争的记录与分析使之同时吸引了历史学者与国际关系学人的关注。前者多试图摆脱"修昔底德命题"对思想的束缚,通过对更多战前历史细节的梳理和掌握得出有异于...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十分重要的战争。修昔底德对这场战争的记录与分析使之同时吸引了历史学者与国际关系学人的关注。前者多试图摆脱"修昔底德命题"对思想的束缚,通过对更多战前历史细节的梳理和掌握得出有异于修昔底德的结论;后者则多认可修昔底德的论断,并试图以不同的视角对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作进一步发散与升华。之所以出现如此学科上的差异,究其实,是因为历史学者们更多地是将伯罗奔尼撒战争当作一个孤立的事件,把战争的爆发当作某次蝴蝶效应带来的偶然结果;而国际关系学人则是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当作某种现象产生时近乎必然出现的后果。双方在不同方向上的努力,对于我们理解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罗奔尼撒战争 修昔底德 历史学者 国际关系学人 战争起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被引量:10
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4-54,共1页
即《雅典斯巴达战争史》.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著.共八卷.记述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一前404)的起因和经过;止于公元前411年(中断). 修昔底德是这次战争的目击者,书中试图探求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取材丰富,叙事条贯,为继希罗多德《历史》
关键词 伯罗奔尼撒战争 修昔底德 希腊 《历史》 斯巴达 条贯 雅典 希罗多德 目击者 历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罗碧云 李惠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3-54,共12页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史家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其中有些观点,特别是关于这次战争性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方史家如海斯、穆恩、韦兰等倾向于谴责雅典,他们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归咎于雅...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史家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其中有些观点,特别是关于这次战争性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方史家如海斯、穆恩、韦兰等倾向于谴责雅典,他们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归咎于雅典的扩张,认为雅典的“扩张是对斯巴达的挑战”。“挑战”、“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罗奔尼撒战争 斯巴达人 雅典帝国 希波战争 雅典人 政治制度 西西里 战争性质 同盟国 提洛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奴隶制帝国争霸的产物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英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8-54,共7页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世界的一场著名大战,历时二十七年之久.战争的与国之众、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激烈之度及影响之巨,远远超过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修昔底德对此指出:“我看见希腊世界中其余的国...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世界的一场著名大战,历时二十七年之久.战争的与国之众、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激烈之度及影响之巨,远远超过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修昔底德对此指出:“我看见希腊世界中其余的国家不是参加了这一边,就是参加了那一边;就是那些现在还没有参加战争的国家,也正在准备参加.这是希腊人的历史中最大的一次骚动,同时也影响到大部分非希腊人的世界,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页.以下引用本书只注页码)关于这次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 斯巴达 同盟 希腊城邦 奴隶制经济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 公元前 主和派 伯里克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罗奔尼撒战爭史》中演说辞内容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芳济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7-32,共6页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史上两次巨大的战争之一。在第一次战争——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击败了波斯侵略军。此战,有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史诗般的《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传于后世。...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史上两次巨大的战争之一。在第一次战争——希波战争中,希腊各城邦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击败了波斯侵略军。此战,有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史诗般的《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传于后世。在第二次,即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为争夺希腊的霸权,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二十七年的疲劳战。战争的火焰燃遍了希腊各城邦,城邦内奴隶主民主派和奴隶主贵族派的矛盾,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两大同盟及其内部的矛盾等皆随之暴露并激化。战争虽以雅典的投降而告终,但斯巴达的胜利实属“皮洛斯式的胜利”。由此开始了希腊奴隶制城邦危机的历史。此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罗奔尼撒战争 斯巴达人 雅典人 演说辞 修昔底德 公元前 希波战争 古希腊 希腊史 城邦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阿提卡地区农业的破坏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岩 《农业考古》 2019年第6期218-225,共8页
农业与战争是古希腊世界中最重要的两项活动,战时的农业破坏将这两方面直接联系起来。古希腊战争中破坏农业是一项重要的战争策略,但实际效果存在一定争议。阿基达马斯战争中斯巴达方面对阿提卡农业的破坏相当有限。随着战争进行,新的... 农业与战争是古希腊世界中最重要的两项活动,战时的农业破坏将这两方面直接联系起来。古希腊战争中破坏农业是一项重要的战争策略,但实际效果存在一定争议。阿基达马斯战争中斯巴达方面对阿提卡农业的破坏相当有限。随着战争进行,新的战术对阿提卡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但并非农业灾难。伯罗奔尼撒战争对阿提卡地区农业的影响不只限于耕作和生产,它对雅典公民团结、城邦政治、公民社会身份和雅典民众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探究古代战争对农业的影响,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古希腊的农业与战争、战争与社会提供了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农业 伯罗奔尼撒战争 阿提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演说辞内容浅析》一文的几点商榷
11
作者 周爱平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5期31-32,共2页
《山东师大学报》今年第1期刊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演说辞内容浅析》一文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在第二部分“从演说辞看伯罗奔尼撒战争之远因和近因”中,作者写道:“继而,雅典人开始伺伯罗奔尼撒人发生摩擦:雅典人同斯巴达... 《山东师大学报》今年第1期刊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演说辞内容浅析》一文有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在第二部分“从演说辞看伯罗奔尼撒战争之远因和近因”中,作者写道:“继而,雅典人开始伺伯罗奔尼撒人发生摩擦:雅典人同斯巴达人在埃及发生战斗”。但历史实际是:公元前462年,伊那罗斯领导埃及人暴动,反抗波斯的统治。公元前460年应伊那罗斯邀请前来援助的雅典舰队驶入尼罗河。波斯国王曾派人带着金钱到斯巴达,企图贿赂斯巴达人入侵阿提卡,以迫使雅典从埃及撤军,但遭到斯巴达的拒绝。公元前45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前 历史实际 伯罗奔尼撒战争 演说辞 斯巴达人 雅典人 骑兵 修昔底德 华尔纳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战争观:一个基于历史研究的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晞 杨晨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结构主义战争观认为,国际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只能采取自助的方式来应对国际结构的变化,进而产生了"安全困境",这是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但是,通过对伯罗奔尼撒战争、三十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 结构主义战争观认为,国际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只能采取自助的方式来应对国际结构的变化,进而产生了"安全困境",这是战争最重要的原因。但是,通过对伯罗奔尼撒战争、三十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历史考察,结构主义战争观因为片面关注历史片断而缺乏宏大的历史视野,并忽视权力结构背后的经济利益变迁,所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国家各自的根本利益在空间上逐步接近,最终产生结构性矛盾,这才是战争的真正原因。权力结构是一个空瓶子,只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才使其真正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 三十年战争 拿破仑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特劳斯论民主制与德性——以《城邦与人》为中心
13
作者 范广欣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本文考察施特劳斯在《城邦与人》中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他有关民主制与德性的理论。通过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评论,施特劳斯揭示了民主制与德性的关系:民主制不能产生公民德性的关键形式之一——节制,而没有节制就不... 本文考察施特劳斯在《城邦与人》中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他有关民主制与德性的理论。通过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评论,施特劳斯揭示了民主制与德性的关系:民主制不能产生公民德性的关键形式之一——节制,而没有节制就不会有被正确理解的正义、审慎和勇敢。此外,从长远来看,缺乏节制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公共精神。对施特劳斯来说,现代民主制在现实中可能比古典民主制更迫切需要节制,因为公民们终日沉浸于他们对私人利益的爱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 民主 德性 节制 伯罗奔尼撒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昔底德的人性说及其历史观 被引量:18
14
作者 易宁 李永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6,共8页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人性一词有较为广泛的涵义,包括天生的、自然而来的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以及人类所共有的品性、能力、生理特征等等。修氏特别关注的是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人类所共有的本性,即人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人性一词有较为广泛的涵义,包括天生的、自然而来的个体的人、群体的人以及人类所共有的品性、能力、生理特征等等。修氏特别关注的是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人类所共有的本性,即人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的欲望、好斗性以及人的情绪等等。欲望、好斗性和情绪等人类非理性的本性是永恒不变的,然而它们又通过具体变化着的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结合或冲突,从而形成为人类的活动。修氏以人性说为基础建构自已的历史观。他揭示了客观历史自身存在的理性:历史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联系不断加强的方式表现其发展的理路。人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因。历史的本质就是人性。历史理性与自然理性无关,与道德理性背离。修氏的历史观反映了希罗多德之后古希腊史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对古希腊史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人性说 古希腊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昔底德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莹 刘静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通过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之父修昔底德在其历史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展现的国际政治冲突逻辑、安全两难、同盟和均势等国家间行为,揭示了修昔底德对国际关系一般原理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权势竞争的深刻理解,指出其对当代现实... 通过分析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之父修昔底德在其历史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所展现的国际政治冲突逻辑、安全两难、同盟和均势等国家间行为,揭示了修昔底德对国际关系一般原理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权势竞争的深刻理解,指出其对当代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以及大国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 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被引量:5
16
作者 祝宏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3-158,239,共6页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命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它的核心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国强必霸、必战"。但是,尽管这个命题借用了修昔底德的名义,也借鉴了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的分析,但却曲解了修昔底德的观点... "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命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它的核心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国强必霸、必战"。但是,尽管这个命题借用了修昔底德的名义,也借鉴了修昔底德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的分析,但却曲解了修昔底德的观点。根据修昔底德的描述,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早已存在矛盾,但由于双方努力管控矛盾,从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雅典的兴起起初只是引起了与科林斯的矛盾,但由于科林斯是斯巴达的盟友,在同盟政治的推动下,斯巴达不得不支持科林斯,最终引起伯罗奔尼撒战争。因此,雅典兴起只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命题其实是现代西方的部分学者立足于欧洲近现代史,站在传统强国立场上提出的,这个命题隐含了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的成分,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陷阱 伯罗奔尼撒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典的民主与领导:从伯里克利到亚西比得和尼西阿斯 被引量:3
17
作者 惠黎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伟大政治家伯里克利开辟了雅典的黄金时代,但他铸造的辉煌随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惨败转瞬即逝。酿成雅典惨败原因诸多,伯里克利之后领导的堕落和失败是最关键的一项。民主与领导的关系扭曲,领导者的政治性格和城邦的政治机体都在... 伟大政治家伯里克利开辟了雅典的黄金时代,但他铸造的辉煌随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惨败转瞬即逝。酿成雅典惨败原因诸多,伯里克利之后领导的堕落和失败是最关键的一项。民主与领导的关系扭曲,领导者的政治性格和城邦的政治机体都在腐化、堕落之中,战争进程中民主的放纵与领导人的堕落,这一切导致了雅典的毁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典 民主 领导者 伯罗奔尼撒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昔底德与帝国主义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1,共5页
修昔底德史书的主角是雅典帝国主义,修昔底德认为,雅典帝国主义的崛起是战争爆发最真实的原因,西西里远征和米洛斯对话时则是雅典帝国主义的巅峰。通过审视修昔底德史书中的这三个片段,可以厘清修昔底德对帝国主义的看法。修昔底德揭示... 修昔底德史书的主角是雅典帝国主义,修昔底德认为,雅典帝国主义的崛起是战争爆发最真实的原因,西西里远征和米洛斯对话时则是雅典帝国主义的巅峰。通过审视修昔底德史书中的这三个片段,可以厘清修昔底德对帝国主义的看法。修昔底德揭示出,帝国主义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武力征服,而且帝国主义具有某种必然性和普遍性,但我们并不能说修昔底德是一位帝国主义者,因为他为正义和神义留下了广阔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帝国主义 强权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昔底德撰史特点新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共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2,共5页
古希腊是为数不多的有着历史撰述传统的古代文明地区。希罗多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叫做ιστορια,而修昔底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则称为συγγραφω。两者本来是有所不同的,可是近代以来,学者却用history一个英文词来翻译这两个希腊词... 古希腊是为数不多的有着历史撰述传统的古代文明地区。希罗多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叫做ιστορια,而修昔底德的历史撰述方法则称为συγγραφω。两者本来是有所不同的,可是近代以来,学者却用history一个英文词来翻译这两个希腊词,结果,造成这两种撰史方法的差异日渐模糊。按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方法,在撰写史书时,是先叙事,后析因,即先把他的ιστορια成果,也就是波斯战争的事实展示出来,然后再把战争的原因分析清楚。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切合自然的考察方法,符合知识生成的法则。而修昔底德的συγγραφω方法则集选题、叙事、述因、致用于一体。特别是συγγραφω采用先述因后叙事的写作方法,与希罗多德的ιστορια有着明显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只评论了希罗多德的《波斯战争》,而没有介绍修昔底德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今,重新探析修昔底德συγγραφω的撰史特点,对于理解古代希腊史学的多元性,重新梳理希腊史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συγγραφω 历史撰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崇拜的演变与人的神化——古希腊宗教问题一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华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者们在论述希腊宗教时,将神人界限的不可超越视为希腊宗教的特征之一。论证这一观点所引用的资料有三条:一、前一条引自《荷马史诗》:“永生的神明和地上行走的凡人在种族上不相同。”二、后两条引自品德尔的《颂歌》:“人和神两个... 者们在论述希腊宗教时,将神人界限的不可超越视为希腊宗教的特征之一。论证这一观点所引用的资料有三条:一、前一条引自《荷马史诗》:“永生的神明和地上行走的凡人在种族上不相同。”二、后两条引自品德尔的《颂歌》:“人和神两个种族均由地母所生,但在力量上二者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崇拜 人的神化 宗教问题 城邦 赫拉克勒斯 普鲁塔克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腊化时代 公共权力 希罗多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