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批判与借鉴:伯恩施坦主义历史意义之辨 |
张茂林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2
|
从世界革命的角度解读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 |
舒新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3
|
伯恩施坦主义与当代“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关系 |
朱旭红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4
|
修正还是背离——从与伯恩施坦主义的比较来看当代“第三条道路”的特征危机 |
朱旭红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5
|
浅析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兼论中国共产党认知社会民主党及民主社会主义的缘起 |
舒新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6
|
从俄国革命的角度解读列宁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兼论西欧社会民主党反伯恩施坦主义的失利 |
舒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7
|
罗莎·卢森堡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及当代价值 |
贺敬垒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8
|
论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批判:理论贡献、思想局限及当代启迪 |
贺敬垒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辛庚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
10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1—4期(总59—62期)目录 |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
11
|
列宁论“批评自由” |
朱其高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
12
|
卢森堡战斗的一生 |
龚运
柯舍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