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产生的根源
- 1
-
-
作者
关勋夏
-
出处
《学术研究》
1964年第1期6-11,共6页
-
文摘
从1871年巴黎公社以后的几十年间,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介比较“和平”发展的时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尖锐化,预示巴黎公社以后的“和平”年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关头,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思潮。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从1896年开始,发表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各国机会主义者在思想上理论上附和了伯恩斯坦主义。伯恩斯坦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帝国主义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政策的产物,同时也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
关键词
克思主义
伯恩斯坦主义
修正主义者
右倾机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帝国主义阶段
工人
社会主义
巴黎公社
发展时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民主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及其思想渊源
- 2
-
-
作者
徐善广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43-44,共2页
-
文摘
“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早在188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对国会的政治立场》一文中,就使用过这个概念。他说:“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主社会主义“力求为社会争取一个民主国家,以便在社会主义原则上组织社会。”他的名言是:“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臆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可见,威廉·李卜克内西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它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
关键词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社会主义社会
思想渊源
伯恩斯坦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党国际
李卜克内西
民主国家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列宁是怎样批判修正主义的
- 3
-
-
作者
田忠林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2年第3期61-64,共4页
-
文摘
修正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伯恩斯坦,因此,修正主义起初被称为伯恩斯坦主义。 伯恩斯坦(1880——1932)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领袖之一。八十年代曾任党的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后来迁居伦敦,是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的常任撰稿人。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在德国党的理论宣传方面,是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但他在迁居伦敦后接受工联主义和费边派的影响,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生怀疑。恩格斯逝世后,他以《社会主义问题》
-
关键词
“修正主义”
列宁
伯恩斯坦主义
伯恩斯坦派
马克思主义
机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工人运动
修正主义者
第二国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