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纽伦堡到伯力:重估二战医学审判的“历史遗产”
1
作者 杨彦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苏联在纽伦堡法庭和伯力法庭分别审判了医学犯罪的组织者、参与者、关联者35人。虽然上述审判在法律依据、取证方式、审理过程和最终量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也呈现出不同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价值取向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苏联在纽伦堡法庭和伯力法庭分别审判了医学犯罪的组织者、参与者、关联者35人。虽然上述审判在法律依据、取证方式、审理过程和最终量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也呈现出不同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价值取向下的复杂性,但在对被告“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的指控和认定方面却体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这应与纳粹德国和战时日本医学犯罪本身的类型和特征有必然关联。战争审判法庭在调查、取证、审理、判决的过程中出示大量物证和人证,成为法庭裁量的关键依据,亦为深度揭示医学犯罪提供诸多线索。两次医学审判都在不同程度上追究被告的战争责任,惩治了罪行累累的“不法医生”,成为战争审判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记录,也为战后形成医学伦理原则奠定历史基础。纽伦堡法庭上提出的《可获准的医学实验》,在战后逐渐演进而成《纽伦堡法典》和《赫尔辛基宣言》。而伯力审判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细菌战犯罪进行的公开审判,成为记录和传播日本医学犯罪的嚆矢,为中外学界挖掘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罪证奠定事实基础,其在媒体传播、文学作品、历史研究和博物馆展陈的不断形塑下,渐从历史事件走入社会记忆,由此也使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得以彰显。作为“历史遗产”的两次医学审判,为医学犯罪的行为主体、事实认定、性质界定分别设定相应基准,特别是《纽伦堡法典》由此成为现代人体实验伦理学的基石,这体现出医学审判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这意味着,未来亦可将日本陆军军医学校、七三一部队、九州帝国大学的医学犯罪,置于《纽伦堡法典》视野下考察分析,从医学犯罪的主体、类型、特征、危害、影响等方面系统揭示日本医学犯罪的极端化、组织化和军事化特征,以及同时代环境、社会制度和医学体制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力审判 纽伦堡法庭 医学犯罪 人体实验 细菌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宣传伯力审判与美日中反应
2
作者 赵士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48-57,200,共11页
伯力审判是苏联在1949年12月底对日本细菌战犯举行的正义审判。在审判结束后,苏联自上而下统筹出版审判材料,并对外广泛传播。获知审判消息后,美方从“以拖待变”的漠视,转向否定、攻击伯力审判;而日本普通民众、共产党、被苏关押战俘... 伯力审判是苏联在1949年12月底对日本细菌战犯举行的正义审判。在审判结束后,苏联自上而下统筹出版审判材料,并对外广泛传播。获知审判消息后,美方从“以拖待变”的漠视,转向否定、攻击伯力审判;而日本普通民众、共产党、被苏关押战俘对审判反应不一;中国作为日本细菌战最大受害国,不仅在外交、宣传上积极回应苏方,而且还逮捕和侦查隐匿的细菌战犯,并于1956年在沈阳独立审判了日本细菌战犯。苏联对伯力审判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凝聚世界民众反细菌战、捍卫和平的共识,对禁止生物武器扩散和捍卫正确二战史观具有持久而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力审判 日本细菌战犯审判 苏联宣传 美日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日军细菌战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晓强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67-72,共6页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60周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细菌战是其中最惨无人道的一幕。战后,占领日本的美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后,日本政府又一直缺乏反省的态度,日军细菌战的罪行得到一...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60周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细菌战是其中最惨无人道的一幕。战后,占领日本的美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后,日本政府又一直缺乏反省的态度,日军细菌战的罪行得到一定程度的掩盖。因此,关于日军细菌战的调查和研究,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表现为正义与邪恶、人道与非人道、和平与暴力的较量,对中华民族而言,则是民族尊严的捍卫和爱国主义的弘扬。几十年来,主要是经过中日两国学者的努力,日军细菌战的罪行逐渐大白于天下。日军在华的细菌战,不仅其手段令人发指,而且,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也远非人们所能想象。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为推动该项工作的深入进行,本文对几十年来有关日军细菌战的调查与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细菌战 调查与研究 伯力审判 部队 鼠疫 日本帝国主义 活体解剖 细菌武器 细菌实验 人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