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发展和兴替——以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为例 |
任晓
|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的决策与协调机制——基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案例分析 |
张熙
杨颖晨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3
|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美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案例研究 |
王聪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4
|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迈克尔·怀斯曼教授来我校访问 |
周文贵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6 |
0 |
|
5
|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研究生学习絮谈 |
季国兴
|
《国际展望》
|
1987 |
0 |
|
6
|
在大学建立交叉学科的科学技术中心是当前美国大学科研组织形式的重要发展 |
余翔林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1988 |
2
|
|
7
|
一流大学的新标志 |
梅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93 |
0 |
|
8
|
本期名家|廖奔 |
李宛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广东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 |
吴福光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10
|
概念隐喻研究的新视角——评《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 |
求知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1
|
彭兆荣教授 |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全美最佳研究生院 |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
1991 |
0 |
|
13
|
“伊拉克输油管案”是怎么一回事 |
一呜
|
《国际展望》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