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病毒GD1406变异株的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侯文凤 林辉 +5 位作者 王凤求 赵玉林 伍建敏 王衡 李中圣 远立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1-625,共5页
为了解近年来广东省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情况,本研究从猪场收集Bartha-K61活疫苗免疫后的猪血清559份,经ELISA筛选出326份gB抗体阳性且gE抗体阴性的猪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分析血清中的疫苗抗体对Bartha-K61株和临床分离到的PRV GD1406... 为了解近年来广东省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情况,本研究从猪场收集Bartha-K61活疫苗免疫后的猪血清559份,经ELISA筛选出326份gB抗体阳性且gE抗体阴性的猪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分析血清中的疫苗抗体对Bartha-K61株和临床分离到的PRV GD1406野毒株的中和能力。进一步应用小鼠进行交叉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显示,187份gB阳性且gE阴性的猪血清样品对Bartha-K61株和PRV GD1406野毒株的平均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1:57和1:13,并且免疫Bartha-K61株使小鼠免受PRV GD1406野毒株致死性攻击的保护率仅为20%,而免疫PRV GD1406野毒株使小鼠免受Bartha-K61株致死性攻击的保护率为100%,免疫灭活PRV GD1406野毒株使小鼠免受PRV GD1406野毒株致死性攻击的保护率为40%。根据试验结果推测,PRV GD1406野毒株与Batha-K61株之间存在抗原差异性,现用疫苗不能有效抵抗PRV变异株攻击。本研究结果将为PRV的防控提供实验依据,为研制PRV新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 ELISA 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HN1201 g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璇 付朋飞 +3 位作者 杜永坤 褚贝贝 杨国宇 王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142,共6页
为获得用于伪狂犬病毒(PRV)临床检测和实验室研究所需的PRV gB特异性抗体,以PRV变异病毒株PRV HN1201免疫小鼠,取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抗PRV g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间接免疫荧光... 为获得用于伪狂犬病毒(PRV)临床检测和实验室研究所需的PRV gB特异性抗体,以PRV变异病毒株PRV HN1201免疫小鼠,取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抗PRV gB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出1株稳定分泌PRV gB蛋白抗体的单克隆细胞系,经鉴定该细胞系所分泌抗体为IgG1亚型,腹水纯化抗体的IFA效价为2^-1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纯化抗体用于Western blot的最佳稀释比分别为1∶50和1∶5000;杂交瘤细胞诱导小鼠腹水的中和效价为1∶25。IPMA、IFA及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PRV gB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变异HN1201 gB蛋白 单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猪伪狂犬病病毒、蓝耳病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混合感染案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敏 张坤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为猪场防治猪伪狂犬病提供经验借鉴,提升猪场疫病防控水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方法】介绍一起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毒株引起17~18周龄生长育肥猪陆续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高达10%)的案例,通过病猪解剖、胸膜肺炎放线... 【目的】为猪场防治猪伪狂犬病提供经验借鉴,提升猪场疫病防控水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方法】介绍一起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毒株引起17~18周龄生长育肥猪陆续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高达10%)的案例,通过病猪解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分离和常规抗生素药敏试验,以及蓝耳病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病原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对疫情进行综合诊断。【结果】病料中分离到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PRRSV和PRV病原均为阳性,确诊为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后,继发蓝耳病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采取伪狂犬病疫苗免疫+药物保健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猪场一定要对猪伪狂犬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生产中需要做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尤其要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面对伪狂犬病病毒和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要分清楚哪个是原发病原,哪些是继发感染,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根源上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 猪蓝耳病病毒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细菌分离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e/loxp系统构建含有BAC序列的重组伪狂犬病毒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涛 童武 +8 位作者 叶超 于之清 梁超 李国新 高飞 单同领 于海 郑浩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8,共7页
近年来我国出现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导致猪伪狂犬病重新爆发流行。为研究伪狂犬病毒变异株毒力增强与抗原变异的分子机制,需要建立该病毒的感染性克隆操作系统。本研究通过构建转移载体pTEGGF,利用同源重组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 近年来我国出现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导致猪伪狂犬病重新爆发流行。为研究伪狂犬病毒变异株毒力增强与抗原变异的分子机制,需要建立该病毒的感染性克隆操作系统。本研究通过构建转移载体pTEGGF,利用同源重组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框及两翼各一个loxp位点,插入到伪狂犬病毒变异株PRV JS-2012 gG编码区下游,获得重组病毒rJS2012-gG/EGFP。将表达Cre重组酶的质粒pcDNA3.1-Cre转染BHK-21细胞,再感染rJS2012-gG/EGFP,筛选获得含有单一loxp位点的重组病毒rJS2012-gG/loxp。将rJS2012-gG/loxp基因组、含有EGFP标记基因的BAC载体p Belo BAC11-EGFP和pcDNA3.1-cre共转染BHK-21,获得含有BAC序列插入的重组病毒rJS2012-BAC。一步生长曲线与空斑试验显示,重组病毒rJS2012-BAC在体外生长略慢于亲本病毒。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BAC载体的重组伪狂犬病毒,为进一步建立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感染性克隆操作系统,开展变异株的分子病原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变异 细菌人工染色体 CRE/LOX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