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伪狂犬病毒病与圆环病毒病2型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志杰 李如举 +5 位作者 周莉 曾智勇 汤德元 王彬 甘振磊 王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154,共2页
为诊断贵州省都匀市贵定县某猪场送检病料的感染类型,调查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征,并采用复合PCR检测技术对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混合感染。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 混合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BJC变异株分离鉴定及gB和gE基因序列分析
2
作者 娄昆鹏 李阳 +2 位作者 项伟 徐博 朱国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6,共7页
为了确定伪狂犬病疑似发病猪场PRV变异株病原及其病毒分子特征,通过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与纯化、ST细胞TCID_(50)和小鼠LD_(50)测定,对分离鉴定的病毒gB、gE基因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Geneious Prime... 为了确定伪狂犬病疑似发病猪场PRV变异株病原及其病毒分子特征,通过病理剖检、病毒分离鉴定与纯化、ST细胞TCID_(50)和小鼠LD_(50)测定,对分离鉴定的病毒gB、gE基因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Geneious Prime对gB、gE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PRV强毒株。该病毒在ST细胞生长良好,纯化后的病毒经测定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为10^(8.5)TCID_(50)/mL,对6周龄昆明小鼠的LD_(50)为10^(5.8)TCID_(50)。测序结果与预期的PRV gB、gE基因片段相符。遗传进化分析可知与国内代表PRV变异毒株如JS2012、HN1201、ZJ01等处于同一分支,与欧美分离株如Bartha、Kaplan、Becker等亲缘关系较远,处于不同的大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JC株与国外经典毒株和国内早期分离毒株存在多个特征性位点替换,符合国内流行变异毒株特征,BJC株为PRV变异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病 分离鉴定 BJC株 gB、gE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