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法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宋卫锋 吴斌 +2 位作者 马前 李义久 倪亚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对阳极电解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 (HO· ) ,使有机污染物以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 ,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两步一级模型 ... 对阳极电解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 (HO· ) ,使有机污染物以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 ,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两步一级模型 ,并得到了水杨酸降解过程中的两步速率常数和 2 ,3-二羟基苯甲酸在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法 二维稳定阳极 机理 羟基自由基 两步一级反应模型 降解 废水处理 动力学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铁处理Cr(Ⅵ)动力学 被引量:9
2
作者 孙迎雪 李杰 董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海绵铁是由精矿粉和氧化铁磷加工而成的铁质多孔性颗粒状物质,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材料。本文应用海绵铁处理Cr(Ⅵ),研究了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海绵铁粒径对动力学反应的影响,从lnC0/C-t曲线推断出海绵铁处理六价铬的反应属... 海绵铁是由精矿粉和氧化铁磷加工而成的铁质多孔性颗粒状物质,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材料。本文应用海绵铁处理Cr(Ⅵ),研究了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海绵铁粒径对动力学反应的影响,从lnC0/C-t曲线推断出海绵铁处理六价铬的反应属于准一级反应,考虑海绵铁活性表面随时间延长而衰减这一因素,提出了海绵铁处理Cr(Ⅵ)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六价铬 一级反应 动力学模型 初始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耦合生物反硝化脱氮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秋霖 谢翼飞 +4 位作者 刘国 张丹 唐浩然 邢云霄 李春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9-973,共5页
将电化学法与生物法结合,构建微电解耦合反硝化(MEBD)脱氮体系,研究反硝化菌群(DB)、铁炭微电解(ICME)、MEBD对低C/N污水的静态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级动力学和莫诺德模型(Monod)拟合分析MEBD的脱氮过程。结果表明,DB、ICME和MEBD的脱... 将电化学法与生物法结合,构建微电解耦合反硝化(MEBD)脱氮体系,研究反硝化菌群(DB)、铁炭微电解(ICME)、MEBD对低C/N污水的静态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级动力学和莫诺德模型(Monod)拟合分析MEBD的脱氮过程。结果表明,DB、ICME和MEBD的脱氮性能具有显著差异(P<0.05),脱氮效率大小依次为:MEBD>DB>ICME,20 d时,三个体系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3.89%,46.59%,37.09%。一级反应动力学比Monod模型能更好地拟合MEBD脱氮过程,两个模型的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972和0.9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耦合反硝化 低C/N 脱氮 一级反应动力学 Mono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毒素降解菌CQ5对MC-LR粗提液的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泽慧 高志伟 +3 位作者 董小娜 苏鹏 毛林强 张文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8,共7页
针对近年来采用微生物法降解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这一研究热点问题,以本课题组前期从太湖芦苇荡底泥中筛出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CQ5(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为考察对象,研究微生物对MC-LR的降解动力学.分别采... 针对近年来采用微生物法降解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这一研究热点问题,以本课题组前期从太湖芦苇荡底泥中筛出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CQ5(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为考察对象,研究微生物对MC-LR的降解动力学.分别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和Monod动力学方程构建菌株CQ5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和MC-LR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菌株CQ5在以MC-LR粗提液为碳、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其中菌株生长环境承载量K为1.306,菌株生长平均速率r为0.1685,无量纲参数a为1.688;该菌株在6 d内可使MC-LR的浓度由14.12μg·L^(-1)降至1.57μg·L^(-1),降解率达88.86%,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0.3698,半衰期t_(1/2)为1.88 d;该降解过程中MC-LR浓度、菌株细胞密度和MC-LR降解速率3者间的偶合关系符合低浓度下的Monod模型,其中υ_max/K_s为0.342;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S=e^(2.648-0.3698t)和Monod模型方程式S=14.12e^(-0.342Nt)(N=1.08)均可模拟预测降解体系中的MC-LR浓度,二者的模拟结果高度一致.本文可为研究微生物降解MC-LR的机理和推动MC-LR降解菌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R 粗提液 降解动力学 LOGISTIC 模型 一级反应方程 Monod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鲷鱼鱼糜粉干燥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货架期预测
5
作者 范茂梅 赵悦 +3 位作者 步营 朱文慧 李学鹏 励建荣 《中国调味品》 2025年第9期29-35,共7页
为了探究鱼糜粉的干燥特性,以鲷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波联合烘箱干燥(microwave combined oven drying,MCOD)、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冷风干燥(cold-air drying,CAD)和红外干燥(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IRD)4种干燥方... 为了探究鱼糜粉的干燥特性,以鲷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波联合烘箱干燥(microwave combined oven drying,MCOD)、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冷风干燥(cold-air drying,CAD)和红外干燥(infrared radiation drying,IRD)4种干燥方式对干燥鱼糜粉的水分比、干燥速率的影响,构建了干燥动力学模型并对干燥鱼糜粉的货架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IRD的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时间最短,MCOD次之,CAD的干燥速率最慢、干燥时间最长;IRD、MCOD、HAD、CAD干燥鱼糜粉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1.23×10-9,9.14×10^(-10),8.49×10^(-10),5.52×10^(-10)m^(2)/s,与干燥速率一致。Page模型中HAD、CAD和IRD的干燥过程拟合效果较好,CAD的拟合度最高,具有较高的R 2值0.9989及较低的χ2值1.03×10-4和RMSE值0.0069。测定在3种不同温度(37,45,55℃)下贮藏的干燥鱼糜粉TVB-N值的变化,结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3种温度下干燥鱼糜粉的货架期分别为105,20,4 d。通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方程预测鲷鱼鱼糜粉在25℃下的货架期为10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粉 干燥方法 干燥特性 Page模型 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逆矩阵法处理绝热测试数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华桥 钱新明 傅智敏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处理加速量热仪(ARC)数据的方法——伪逆矩阵法,并以4-硝基甲苯-2-磺酸为例,计算了动力学参数。通过数据模拟检验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比其它方法更好的结果。
关键词 逆矩阵法 绝热测试数据 数据处理 加速量热仪 4-硝基甲苯-2-磺酸 数学模型 化学反应动力学 绝热反应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的O_3及O_3/UV降解规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小 黄霞 +1 位作者 左晨燕 胡洪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研究了O3单独作用及O3/UV联合作用时喹啉的降解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空气吹脱和UV本身对喹啉的去除贡献率都不大.O3单独作用时,提高体系的初始pH值有利于喹啉的降解.O3/UV联合作用时,在某个临界pH值上,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 研究了O3单独作用及O3/UV联合作用时喹啉的降解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空气吹脱和UV本身对喹啉的去除贡献率都不大.O3单独作用时,提高体系的初始pH值有利于喹啉的降解.O3/UV联合作用时,在某个临界pH值上,无论是提高还是降低体系的初始pH值都有可能提高喹啉的去除速率.初始pH值较低时,O3单独作用时喹啉的去除速率明显低于O3/UV联合作用时喹啉的去除速率,但在初始pH值较高的情况下,UV的介入可能会降低喹啉的降解速率.无论是O3单独作用还是O3/UV联合作用,喹啉的降解基本上满足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如果体系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规律就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O3 O3/UV 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降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小城镇混合污水氮素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尹振娟 杨扬 +2 位作者 卢建 陈纯兴 戴玉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4-1049,共6页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利用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全年运行结果表明,A/BCO-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年均去除率分别为57.57%、87.73%,平均去除负荷量达到3.85和3.26g·m-... 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利用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全年运行结果表明,A/BCO-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年均去除率分别为57.57%、87.73%,平均去除负荷量达到3.85和3.26g·m-2·d-1。A/BCO预处理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h条件下,对NH4-N去除效率达57.38%,好氧段充分曝气,有利于硝化过程的进行,有效地解决人工湿地因溶解氧不足造成的硝化过程受限制情况,减少了后续湿地所需面积的25%。在0.30~0.59m·d-1水力负荷率下,垂直流-表面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TN和NH4-N平均去除负荷达到了2.56、0.90g·m-2·d-1;TN、NH4-N去除速率常数为39.8和41.62m·yr-1,这些数值均处于文献中k值范围的高量程内。在进水NH4-N变动范围为6.27~18.8mg·L-1时,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V类水1.5mg·L-1的标准。通过探讨A/BCO-CW组合工艺用于混合污水处理效率,实现了A/BCO和CW二者间在处理氮素过程中的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 人工湿地 混合污水 氮素去除 一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闪速热解挥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志合 易维明 +1 位作者 高巧春 修双宁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4期26-28,36,共4页
以等离子体为热源,利用层流炉热解试验台对稻壳等生物质进行了闪速热解挥发试验,得到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挥发时间下的热解挥发百分比数据;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了Arrhenius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表观频率因子和表观活化能参数的值。研究发现... 以等离子体为热源,利用层流炉热解试验台对稻壳等生物质进行了闪速热解挥发试验,得到了不同加热温度和挥发时间下的热解挥发百分比数据;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了Arrhenius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表观频率因子和表观活化能参数的值。研究发现,在闪速加热条件下,同一种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不随工况发生变化;不同生物质的表观频率因子和表观活化能的值不同;试验数据与模型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该模型可以作为生物质闪速热解的计算模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层流炉 热解挥发 Arrhenius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宏生 蔡明 向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56,共3页
从水力学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人工湿地的表面积、潜流湿地的横截面面积、长宽比、深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设计参数,从水力学、微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推导了人工湿地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水流流动数学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水流流动数学模型 生态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