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奴十二载》的伦理表达与生活书写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茂生 刘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自传体小说《为奴十二载》以主人公所罗门·诺瑟普屈身为奴的十二年经历为主线,使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成功再现美国南北战争前期惨无人道的奴隶生存状态,真实记录主人公为"回家"而隐忍十二年的心路历程,揭露奴隶制下的残... 自传体小说《为奴十二载》以主人公所罗门·诺瑟普屈身为奴的十二年经历为主线,使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成功再现美国南北战争前期惨无人道的奴隶生存状态,真实记录主人公为"回家"而隐忍十二年的心路历程,揭露奴隶制下的残酷人性。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回家"这条伦理主线,通过还原"被卖为奴"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意识"等"伦理结"。在伦理意识的驱动下,所罗门选择通过以文字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来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代表整个黑人民族进行伦理控诉,揭露了万恶的奴隶制和暴力等级秩序,奏响了献给黑人种族的赞歌,并表达了反对奴隶制度的伦理诉求,最终推动了废奴运动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十二载》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表达 生活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的伦理渊源与伦理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翔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60,共4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中国传统伦理逻辑的"根",也具有马克思主义伦理渊源。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伦理与发展的统一,无疑构成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全部道德价值基础,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伦理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中国传统伦理逻辑的"根",也具有马克思主义伦理渊源。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伦理与发展的统一,无疑构成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全部道德价值基础,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伦理化倾向。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伦理关注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个体获得感的把握。个体的获得感存在于发展的各类关系之中,本质上是发展给个体带来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合理的感受。社会的道德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道德责任。这包括社会道德发展的实现以及社会实现道德发展的能力,即创造道德发展条件的能力和感受道德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伦理渊源 伦理表达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伯纳戏剧中的伦理表达与道德教诲——以《他怎样对她的丈夫说谎》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茂生 谢晨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69,共7页
萧伯纳认为一切艺术都源于说教,他的作品大多数描写了现实的社会,表现了他对婚恋、卖淫、战争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具有摧毁虚伪的道德价值,重建社会新道德的伦理关怀。在《他怎样对她的丈夫说谎》中,萧伯纳从"婚外情"... 萧伯纳认为一切艺术都源于说教,他的作品大多数描写了现实的社会,表现了他对婚恋、卖淫、战争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具有摧毁虚伪的道德价值,重建社会新道德的伦理关怀。在《他怎样对她的丈夫说谎》中,萧伯纳从"婚外情"这一社会伦理现象出发,深入到"人的自我解放"这一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虚伪道德的批判和真实人生的关注。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从"婚恋的伦理困境""个人的精神危机"和"作为道德教诲的戏剧"三个方面探析《他怎样对她的丈夫说谎》中萧伯纳的伦理表达,发掘文本蕴含的道德教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伯纳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表达 道德教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伦理表达主义应该如何理解道德语言?——以回应弗雷格-吉奇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鑫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元伦理表达主义诉诸语用功能来把握道德语言的意义,主张道德判断不具有命题内容,并且没有真值。依据弗雷格对语力和内容的区分,吉奇拒斥道德语言的表达主义解释,由他的经典表述而命名的“弗雷格-吉奇问题”可以重构为三点反驳,即表达主... 元伦理表达主义诉诸语用功能来把握道德语言的意义,主张道德判断不具有命题内容,并且没有真值。依据弗雷格对语力和内容的区分,吉奇拒斥道德语言的表达主义解释,由他的经典表述而命名的“弗雷格-吉奇问题”可以重构为三点反驳,即表达主义无法解释道德语句嵌入复杂语句时的意义,无法说明道德推理的有效性,无法对逻辑连接词提供恰当的刻画。但吉奇的论证预设语句的语用内容等同于语义值,而根据卡普兰和刘易斯提出的算子论证,语义值相对于语言中的内涵算子保持中立,语用内容不遵循组合性原则,两者并非同一实体。表达主义者由此可以利用一种关于意义和真理的二维主义来消解吉奇的批评,吉伯德的语义理论即是一例,可以在语义层面成功应对弗雷格-吉奇问题。但吉伯德面临如何进一步解释道德语言的组合性与逻辑性的元语义问题,他试图借助心理状态和语言表达式的同构关系来提供这种解释,否定问题的存在表明他的心理主义立场是循环的或者独断的,因此是不可信的。要解决这种困难,或许应该转向某种描述主义的元语义学立场。一种遵循二维主义框架的语义理论和一种恰当形式的描述主义元语义理论,可以构成元伦理表达主义解释道德语言的意义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表达主义 道德语言 弗雷格-吉奇问题 算子论证 元语义心理主义 元语义描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社会道德问题,谱写政治狂想曲——兼评刘茂生教授著《社会与政治的伦理表达:萧伯纳戏剧研究》
5
作者 王聪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5期131-135,共5页
刘茂生教授的新著《社会与政治的伦理表达:萧伯纳戏剧研究》立足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萧伯纳的政治理想与社会关怀,梳理出萧伯纳在其戏剧作品中所始终遵循的道德伦理主线。该著清晰地勾勒出了萧伯纳的戏剧创作生涯,兼顾了... 刘茂生教授的新著《社会与政治的伦理表达:萧伯纳戏剧研究》立足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萧伯纳的政治理想与社会关怀,梳理出萧伯纳在其戏剧作品中所始终遵循的道德伦理主线。该著清晰地勾勒出了萧伯纳的戏剧创作生涯,兼顾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戏剧宏观发展史,既高屋建瓴地指出萧伯纳在戏剧作品中所传达的社会与政治的伦理关怀,也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从王尔德到萧伯纳英国文学的伦理道德传统。该著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萧伯纳戏剧的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为萧伯纳戏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与政治的伦理表达:萧伯纳戏剧研究》 社会 政治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再生产研究——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
6
作者 王晓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70,共7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生产的特殊方式。有些文学生产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与需求,降低甚至是牺牲文学作品应有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品格,文学作品的精神属性不断受到其商品属性的戕害。作品中贬损崇高、扭曲正义、诋毁道德、淡化责任的描写...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生产的特殊方式。有些文学生产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与需求,降低甚至是牺牲文学作品应有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品格,文学作品的精神属性不断受到其商品属性的戕害。作品中贬损崇高、扭曲正义、诋毁道德、淡化责任的描写,不仅直接危害文学消费主体的精神思想,还会间接拉低社会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最终破坏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要求,针对文学作品的商品属性和精神属性之间的矛盾运动,文学伦理学批评面向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世界、聚焦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伦理问题,从文学文本中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和现实交往出发,探讨特定历史时期的伦理环境中的伦理道德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功能作用,把文学作品的精神属性发挥到极致,进而关照现实社会的公民伦理道德水平提升和民族精神重塑问题。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再生产,主要囊括三个问题:伦理表达是文学产生的动力、伦理教诲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伦理选择是文学教诲的途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秉承“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艺术生产”的理念而创新生成的理论范式,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再生产的中国化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表达 伦理教诲 伦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代剧刍议:人民性、生活美及伦理观——以《人世间》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韩贵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09-115,共7页
年代剧的发展往往透露出强烈的现实性关怀与时代命题询唤结构。“新年代剧”的出现则将时间纵向的历史回望与现实关照进行复合化的手法处理,不仅在阶段性的时间线索中与当代人的生活落脚点相契合,更是以差异化的叙事技巧,建构了普通个... 年代剧的发展往往透露出强烈的现实性关怀与时代命题询唤结构。“新年代剧”的出现则将时间纵向的历史回望与现实关照进行复合化的手法处理,不仅在阶段性的时间线索中与当代人的生活落脚点相契合,更是以差异化的叙事技巧,建构了普通个体基于家国、民族想象的情感表达图景。质言之,新年代剧所表现出的问题倾向恰在守正创新的文艺思索之中,勾连了人民美学、生活美学的交集地带,通过具体而细腻的人物情感投射产生了伦理化问题的参照,《人世间》正是此类作品考察的绝佳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年代剧 人民美学 生活美学 伦理表达 《人世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视角下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伦理审视——以近十年的电影文本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娄立原 田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19,共6页
2010年代以来,中小成本艺术电影渐成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其所传达的伦理思想也是社会伦理生态的重要表现形态。尝试从社会视角、电影艺术视角与公民接受视角三个方面对2010年代以来的... 2010年代以来,中小成本艺术电影渐成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其所传达的伦理思想也是社会伦理生态的重要表现形态。尝试从社会视角、电影艺术视角与公民接受视角三个方面对2010年代以来的中小成本艺术电影伦理表达的路径进行考察、审视,指出其在冲突与对话、失序与法治、平和与弱化的伦理关系中,通过不断的伦理规范逐步实现其追求真善美的艺术价值的实践态势,应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成本艺术电影 伦理表达 社会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伦理·技术美学·产业路径:青年导演影像创作的逻辑证成
9
作者 邬晨悦 韩贵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8-133,共6页
从现实性的意义而言,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常表现为一种“主体性意识”的复归倾向与“自反性”认知的审美期待。倘若以理论考察的视域介入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之地,则会透露出更为真实且深刻的影像创作逻辑转换,即从诗意伦理的创作内蕴,渐... 从现实性的意义而言,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常表现为一种“主体性意识”的复归倾向与“自反性”认知的审美期待。倘若以理论考察的视域介入青年导演的影像创作之地,则会透露出更为真实且深刻的影像创作逻辑转换,即从诗意伦理的创作内蕴,渐次诠释出自身对于电影数字技术美学的审视,终而融汇到当下中国电影产业主流化发展的辽阔版图之中。质言之,青年导演在影像创作的路径选择中逐渐注入了自身对影像本体“技艺”选择整体化、差异性、多维度表达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导演 技术美学 伦理表达 产业路径 创作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