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战争观的伦理色彩 被引量:4
1
作者 骆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孔子追求"德治",他将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描述成"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并以此作为德治的理想境界。孔子深知最违背德治的事莫过于发动战争。因此,孔子反对一切战争。然而,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大动荡的历史时... 孔子追求"德治",他将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描述成"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并以此作为德治的理想境界。孔子深知最违背德治的事莫过于发动战争。因此,孔子反对一切战争。然而,孔子所处的是一个大动荡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列国兼并、弑君杀父、兄弟相残的现象十分普遍,与孔子的理想政治相去甚远。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孔子以强烈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对战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形成了他的战争观。孔子的战争观以伦理思想为本,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战争观 伦理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桃之夭夭》的伦理色彩
2
作者 张再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69-72,共4页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桃之夭夭》藉《诗经.桃夭》篇的隐喻意义,描述了上海女孩郁晓秋自童时至而立之年的生命轨迹。这部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说,包蕴着作者多元化的探索因素,伦理色彩即是颇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桃之夭夭》的伦理色彩包涵着&qu...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桃之夭夭》藉《诗经.桃夭》篇的隐喻意义,描述了上海女孩郁晓秋自童时至而立之年的生命轨迹。这部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说,包蕴着作者多元化的探索因素,伦理色彩即是颇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桃之夭夭》的伦理色彩包涵着"世故人情"的善、尊重生命的至善,以及"择善而行"的人生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之夭夭 伦理色彩 世故人情 尊重生命 择善而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与不禁:从明清官窑制度看“五行说”下的瓷器色彩伦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蔡花菲 徐艳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1,共8页
儒家礼教与"五方五行五色"体系相互融合,产生了色度与器用、物序与人伦的互动机制,色彩成为阶级礼制下序列人伦纲常的符号。明清官窑"色禁"制度加剧了瓷器色彩伦理的进程,但制瓷技艺的成熟使得"色禁"难禁... 儒家礼教与"五方五行五色"体系相互融合,产生了色度与器用、物序与人伦的互动机制,色彩成为阶级礼制下序列人伦纲常的符号。明清官窑"色禁"制度加剧了瓷器色彩伦理的进程,但制瓷技艺的成熟使得"色禁"难禁,瓷色反而"因禁而盛"。随着明代"禁色"瓷器在清代民间的生产与流通,形成了"祭祀之器-身份之器-赏玩之器-日用之器"的伦理序列。明清官窑对坊间瓷色僭越"禁"与"不禁"的制度之变,映射了瓷色伦理观的嬗变轨迹。追根溯源,瓷色伦理观根源于"五行说"隐喻与象征的华夏思维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在器物文化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伦理 官窑制度 色禁 五行说 明清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行政伦理及其现代意义
4
作者 王栋 庞海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4-,共1页
关键词 行政伦理 举贤任能 “民本”思想 德治思想 行政人员 伦理色彩 为政以德 为政之要 三个有利于 燕昭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话语中的审美逻辑心理与理性文化传统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小兮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中国古代建筑表现的是和谐、恬静的情感,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深烙其间,体现的都是礼乐相辅、情理相依的审美情趣,人情味、伦理性是中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宣泄的情调,这种情思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布局和构筑,形成了古代中国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表现的是和谐、恬静的情感,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深烙其间,体现的都是礼乐相辅、情理相依的审美情趣,人情味、伦理性是中国绝大多数古建筑宣泄的情调,这种情思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划、布局和构筑,形成了古代中国建筑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风格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和谐美 寂静美 伦理色彩 人文景观 文化传统 审美逻辑 审美心理 古代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无法颠覆传统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魏玉金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2-163,共2页
当前环境法学界有些学者根据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在方法论上推翻主客二分的观点,主张主客一体.大体上的思路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必须承认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人不是唯一的主体,自然物也不是永恒的客体.该学说思想具有超前性,带有很深... 当前环境法学界有些学者根据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在方法论上推翻主客二分的观点,主张主客一体.大体上的思路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必须承认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人不是唯一的主体,自然物也不是永恒的客体.该学说思想具有超前性,带有很深的伦理色彩,其理论根基主要是一些法哲学的论证和古代法,特别是古希腊及古罗马时的一些伦理法规范,像承认动物和其他自然物的法律地位,赋予动物以法律上的义务等等.笔者认为此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基础不牢固,就其现实性来看,具有很大的问题,但现在需要重新审视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后现代主义本身蕴涵着许多矛盾性的智识资源,对于环境法学研究方法来说,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继承和扬弃其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学说和思想的碰撞,达成各种不同学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后现代主义 法律主体地位 传统 伦理色彩 主客二分 内在价值 法学界 自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人合一观的文化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郧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立足于天人合一观而形成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是一种热爱和平、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的文明,更是一种热爱自然、热爱苍生万有、热爱宇宙天地的"博爱"文明。时至今日,当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被人与自然的关... 立足于天人合一观而形成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是一种热爱和平、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的文明,更是一种热爱自然、热爱苍生万有、热爱宇宙天地的"博爱"文明。时至今日,当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被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搞得无所适从时,再来重新认识、评价、阐释并普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不仅只是纯粹的理论研究的兴趣和意愿的选择了,而是一种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抉择的严肃思考,值得我们高度地关注并深入细致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价值论 泛生命论 伦理色彩 终极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关共产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赵为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8期267-268,104,共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描述还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本文通过对两者里有关共产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揭示了马克思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描述还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本文通过对两者里有关共产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揭示了马克思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色彩的共产主义 科学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史视域中的带灯形象解读
9
作者 王元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0,共3页
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的写作有着较为自觉的当代文学史意识,其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带灯形象,既沿袭了"贾氏女性审美取向"的一贯印迹,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新的写作特质。借助于带灯这一人物的表现,作者不仅描绘出了一个富有现实... 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的写作有着较为自觉的当代文学史意识,其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带灯形象,既沿袭了"贾氏女性审美取向"的一贯印迹,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新的写作特质。借助于带灯这一人物的表现,作者不仅描绘出了一个富有现实质感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精神正能量的基层女干部形象,而且也自觉不自觉地衔接了当代文学社会主义新人写作的传统。其努力虽然不算特别成功也并没有完成,但他却以具体的实践说明了这一传统写作目前难以为继的窘境和自己写作力求不断有所突破的目标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灯 当代文学史 政治伦理色彩 社会主义新人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