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挣扎于自由伦理与人民伦理的漩流——重评电影《色·戒》之王佳芝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秀蓉 杨华丽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7期28-29,共2页
从伦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色·戒》讲述了看重个人生命感觉的王佳芝在被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所动员、规范之后,在自由伦理与人民伦理之间的痛苦挣扎,以及最终她突围而出,让始终占据优势的自由伦理在关键时刻再次战胜人民伦理的故... 从伦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认为,《色·戒》讲述了看重个人生命感觉的王佳芝在被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所动员、规范之后,在自由伦理与人民伦理之间的痛苦挣扎,以及最终她突围而出,让始终占据优势的自由伦理在关键时刻再次战胜人民伦理的故事。王佳芝的最终选择,在客观上实现了对人民伦理的颠覆,对道德专制的反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戒》 王佳芝 自由伦理 人民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伦理学何以可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甘绍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6,共10页
近代伦理学是一种自由之伦理学"。可是,从表面上看,自由与伦理是矛盾的:自由是行为主体的自我决定,其意向性是无限的;而伦理、道德则关涉到行为规范,规范则意味着限制。但当我们把自由划分为精神自由与行为自由两种,我们就会发现,... 近代伦理学是一种自由之伦理学"。可是,从表面上看,自由与伦理是矛盾的:自由是行为主体的自我决定,其意向性是无限的;而伦理、道德则关涉到行为规范,规范则意味着限制。但当我们把自由划分为精神自由与行为自由两种,我们就会发现,精神自由(意志自由)固然是无限的,但精神自由的真正实现是需要有理由的支撑的,所以精神自由便能够自主地确立伦理规范。而行为自由并不是无限的,所以需要有伦理规范施加的制约,制约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大和更长远的行为自由的实现。一句话,精神自由为了行为自由之故而确立伦理规范,从而对行为自由予以限制,最终以换取更大的行为自由的可能性。于是,自由与伦理学就并不矛盾了,而是和谐地贯通在一起。所谓自由伦理学,便拥有了基于自由的伦理学和为了自由的伦理学这双重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伦理 意欲 决定论 意志自由 一阶自由 二阶自由 道德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自由伦理的理性诉求——残雪小说现代性品格的诗性体验
3
作者 俞世芬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残雪 小说 现代性品格 情境设置 理性精神 自由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的自由与伦理——从医学实践方面看
4
作者 王鹏伟 贺兰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期5-11,共7页
康德认为,自由和伦理体现在对普遍法则的敬重上,人无法摆脱自然因果法则,但能超越它。因而,康德自由伦理观的实质就在于超越自然法则看待自然因果性,把“我”看作原因的主动启动者。然而,康德的自由伦理观是有缺陷的,对医学实践也是有... 康德认为,自由和伦理体现在对普遍法则的敬重上,人无法摆脱自然因果法则,但能超越它。因而,康德自由伦理观的实质就在于超越自然法则看待自然因果性,把“我”看作原因的主动启动者。然而,康德的自由伦理观是有缺陷的,对医学实践也是有利有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志自由 康德 伦理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卫电影美学新论:自由伦理个体叙事的影像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6-50,共5页
文化学者刘小枫将现代叙事伦理分为两类——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刘小枫认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是动员和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教化是抱慰和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的叙事伦理学不提... 文化学者刘小枫将现代叙事伦理分为两类——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刘小枫认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是动员和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教化是抱慰和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自由的叙事伦理学不提供国家化的道德原则,只提供个体性的道德境况,让每个人从叙事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伦理 个体叙事 叙事伦理 生命感觉 自由伦理 刘小枫 道德自觉 美学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由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武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7,共6页
自由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存在的问题,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试图揭示自由的科学含义,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自由概念的含义而言,一般来说,自由总是指从被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自由之为自由的本质规定。自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 自由问题是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存在的问题,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试图揭示自由的科学含义,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自由概念的含义而言,一般来说,自由总是指从被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自由之为自由的本质规定。自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具有多种层次和结构的集合体,在不同领域,就有不同的自由。自由主要表现为哲学自由、政治自由、伦理自由、审美自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束缚 解放 哲学自由 政治自由 伦理自由 审美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伦理: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继红 郭文元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26,共4页
从词源学的角度先考察"伦理"一词的语义及其与写作的"结合",梳理写作伦理在中国新世纪文学中的出现及其相关论争,以此反观新世纪文学之所以出现"写作伦理"争论的深层原因,即当下部分写作者道德感的弱化... 从词源学的角度先考察"伦理"一词的语义及其与写作的"结合",梳理写作伦理在中国新世纪文学中的出现及其相关论争,以此反观新世纪文学之所以出现"写作伦理"争论的深层原因,即当下部分写作者道德感的弱化、传统的道德评价的失效、写作者对人的自由伦理的审美价值的期待等。从中看出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足与价值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写作伦理 生命感觉 自由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改革的伦理道德基础之管窥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旭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1-45,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伦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正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当的伦理原则,成为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立足点。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伦理"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与"自由伦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伦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正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当的伦理原则,成为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立足点。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伦理"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与"自由伦理"的教育改革诉求之间充满了张力。然而,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形成为旨趣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却常常"忽视""学校教育目的的正当性"与"学校教育伦理道德基础的正当性"之间的区别,导致前者遮蔽了后者,教育改革陷入"价值困境"。为消除这一困境,"公民伦理"是保持改革目的正当与其道德基础正当一致的可能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改革 公民伦理 人民伦理 自由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色·戒》中的叙事伦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劲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3-44,共2页
电影《色·戒》贯穿着一显一潜两层结构,两者的张力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具体体现为两种伦理的冲突: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而三种可能的冲突正好分别体现在电影《色·戒》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上。
关键词 《色·戎》 叙事伦理 自由伦理 人民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复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曼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6,共4页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宣传、介绍西方近代伦理道德学说的同时,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进行了整理和改造,形成了由进化伦理观、自由平等伦理观、"开明自营"、"背苦趋乐"伦理观构成的伦理思想...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在宣传、介绍西方近代伦理道德学说的同时,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进行了整理和改造,形成了由进化伦理观、自由平等伦理观、"开明自营"、"背苦趋乐"伦理观构成的伦理思想体系。他在传介西方伦理学说和改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积极的伦理启蒙意义,对20世纪中国伦理学的建构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进化伦理 自由平等伦理 开明自营 背苦趋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的两个伦理学概念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安庆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1,共10页
康德哲学有两个伦理学概念,第一个同"物理学"(探究"自然的因果性")相区别,把"自由的因果性"或"自由法则"(Freiheitsgesetze)置于思想的中心,第二个同"法权学"(源自罗马法的ius)相区... 康德哲学有两个伦理学概念,第一个同"物理学"(探究"自然的因果性")相区别,把"自由的因果性"或"自由法则"(Freiheitsgesetze)置于思想的中心,第二个同"法权学"(源自罗马法的ius)相区别,"不为行动立法(那是ius的事),而只为行动的准则立法",因而是"德性论"的伦理学(ethica).后人往往遗忘康德第一个伦理学概念,而仅仅依据与法权学相对的第二个伦理学概念言说康德,因而产生了许多误解.本文指出,这个误解源于黑格尔,已经延续了二百多年,但黑格尔对康德的指控自相矛盾,无视康德文本.许多英美的现代阐释者延续这一误解,试图把"法权论"从康德伦理学中分离出去,本文对这些观念进行了批驳,阐释了这两个伦理学概念如何是统一的、一致的,必须把康德伦理学作为一个体系、一个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自由法则的伦理 作为德性论的伦理 合法性 道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野性的呼唤》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冬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6-108,共3页
首先,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阈对改编电影《野性的呼唤》进行全新解读。主要分析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的巴克在"丛林原则"凸显的混乱伦理秩序中如何谨记"尊重生命,命重于理"的生存伦理观艰难生存;并就导致混乱伦理秩序的... 首先,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阈对改编电影《野性的呼唤》进行全新解读。主要分析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的巴克在"丛林原则"凸显的混乱伦理秩序中如何谨记"尊重生命,命重于理"的生存伦理观艰难生存;并就导致混乱伦理秩序的相关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寻找相关深层原因。其次,本文分析了当时人们逾越自身生存空间,破坏平等、和谐、完整的生态伦理环境。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写巴克最终奔向荒原来表达自己营造自由平等、和谐共处社会伦理秩序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性的呼唤》 生存 自由伦理 生态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野广阔见解独到——评《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13
作者 陈顺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0-141,共2页
视野广阔见解独到——评《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陈顺智对隐逸这个源远流长而又牵涉颇广的文化现象,长期以来缺乏从总体把握角度来系统研究的专著。张立伟先生的新著《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北京三联书店与台湾锦绣出... 视野广阔见解独到——评《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陈顺智对隐逸这个源远流长而又牵涉颇广的文化现象,长期以来缺乏从总体把握角度来系统研究的专著。张立伟先生的新著《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北京三联书店与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9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透视 隐逸文化 中国文化 古代知识分子 泛审美 伦理自由 士大夫 朝隐 文化现象 政治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事件的反讽——事件理论在文艺美学中的具体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妍 汪正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事件理论在不同思想家理论体系中内涵不同,但总体而言,事件具有打破总体性结构的超越性和生产异质性的创造力,而这也是反讽所具有的特质。将反讽视为事件是一种创作与阅读的策略,反讽事件超越固定的意义结构,表现出意义的偶然性与不稳定... 事件理论在不同思想家理论体系中内涵不同,但总体而言,事件具有打破总体性结构的超越性和生产异质性的创造力,而这也是反讽所具有的特质。将反讽视为事件是一种创作与阅读的策略,反讽事件超越固定的意义结构,表现出意义的偶然性与不稳定性,并且在文本中强调对话,呼吁读者的参与创造,反讽事件也因此具有强烈的现实干预性、浓厚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色彩。在一场反讽事件中,所有参与者既是反讽者,又是被反讽的对象,因为在事件的语用链条中,无人掌握独白式话语,使得参与者具有表达价值判断的主体能动性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理论 苏格拉底的无知 巴迪欧 基弗 伦理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性解放:后现代管理视域中的人性救赎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国栋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9,共6页
科学主义思潮支配下的管理模式内在地具有普适性与去特殊性的要求,加剧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与个人身份认同的双重危机,使管理出现深重的"文化乡愁"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在根本上是由于理性对现代管理的塑造实质是以一种压... 科学主义思潮支配下的管理模式内在地具有普适性与去特殊性的要求,加剧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与个人身份认同的双重危机,使管理出现深重的"文化乡愁"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在根本上是由于理性对现代管理的塑造实质是以一种压抑性文明将人简单化、机械化,使之成为没有灵魂和欲望的机械个体。后现代主义者对管理中的人性救赎通过重建人的精神家园、解放人的非理性因素来实现。它开拓了伦理技术与审美体验两条路径,即建造人在组织中的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并将它们和人的自由与解放问题连接起来,构筑了一种反对理性主义、权威主义与中心主义的新自由叙事模式。后现代管理在理性控制系统之外,尝试在组织中建构基于情感与价值的"自由-自治"系统,从而将组织导向服务于人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一种积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管理 文化乡愁 自由伦理 情感体验 人性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耶斯洛夫斯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被引量:1
16
作者 候虹斌 《电影评介》 2002年第3期22-23,共2页
六年前的今天,一个天才的艺术哲人离开了我们,但他深邃的思想却给世界留下了一笔永远的财富。
关键词 基耶斯洛夫斯基 叙事思想 深紫色 电影节 道德困惑 纪录片 影片 神秘主义倾向 自由伦理 哲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