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社会秩序的理性化困境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少杰
-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
文摘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及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而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与探索》就科学发展观问题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它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也是为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以保持经济?
-
关键词
中国
社会秩序
理性化
工具理性化
伦理理性化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以学术为业”的深层旨趣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谈际尊
-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161,288,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现代伦理学诸形态研究"(10&zd072)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德性伦理的诸道德哲学形态研究"(12YJC72005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韦伯发掘了一条探索人类文明演化与社会变迁的独特学术路径,其"解释社会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探讨现代性的生成以及现代生活方式形成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就是在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经济行为之间确立一种比较与众不同的辩证关系。对于韦伯社会学的独特问题意识,我们可以借用"以学术为业"这一指称来点名其学术取向上的伦理叙事和价值观念之意味:韦伯的伦理世界观认为人必须在道德法则之下所形成的义务和在历史使命之下衍生出来的义务之间保持一种适切的张力关系,以求得世界和个人、上帝和俗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伦理在各种生活方式当中流转,最终只有"新教伦理"同"资本主义精神"建立起亲和关系;"社会科学方法论"关于实然和应然关系的拷量,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考察现代和传统、现代性和前现代性之关系。这样,伦理理性化理论对宗教意识和经济生活之间关系的考察就上升为对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之间关联的思考,正是这种致思取向决定了韦伯学术思想的深层旨趣。
-
关键词
韦伯
伦理叙事
价值观念
伦理理性化
-
Keywords
Weber
narrative ethics
Value Idea
Ethical Rationalization
-
分类号
C91-06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