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 被引量:9
1
作者 葛宇宁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7,共5页
人们在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解上出现了很多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缺乏准确认知。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规范正义论,主要着眼于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评价而不是事实描述;其次,它是一... 人们在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解上出现了很多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缺乏准确认知。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伦理特质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规范正义论,主要着眼于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评价而不是事实描述;其次,它是一种社会正义论,超越了传统正义理论的法权结构框架,对社会本身进行价值指认;再次,它是一种类正义论,认可人是类存在物,采取类哲学思维对正义进行规定;最后,它是一种历史辩证正义论,认为正义是一个逐渐展开和实现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理论 伦理特质 规范正义论 社会正义论 类正义论 历史辩证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逻辑脉络与伦理特质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振岗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1,共7页
习近平党建思想内涵丰富,逻辑脉络清晰,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自觉的公仆意识。这些思想呈现出独具魅力的伦理特质,展示了厚重的民族情怀与宽广的世界视野的跨界交汇,体现了形象的话语表达与深邃的理性思维的情理合一... 习近平党建思想内涵丰富,逻辑脉络清晰,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自觉的公仆意识。这些思想呈现出独具魅力的伦理特质,展示了厚重的民族情怀与宽广的世界视野的跨界交汇,体现了形象的话语表达与深邃的理性思维的情理合一,凸显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与沧桑的历史意识的时空切换。并从伦理视角勾勒出"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着力于执政伦理理念凝练与制度伦理承载的同构同化,侧重于政治生态净化与社会风气重构的互促互动,落位于党性价值导引与人民福祉诉求的共融共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建 逻辑脉络 伦理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司法的伦理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帼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中国传统司法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司法形态。这种司法形态因与外界完全隔绝而呈现出独特的伦理特质,这些特质的生成主要受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对这种伦理性特质及其形... 中国传统司法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司法形态。这种司法形态因与外界完全隔绝而呈现出独特的伦理特质,这些特质的生成主要受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对这种伦理性特质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层剖析与理性评判,对于当代中国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司法 伦理特质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的伦理特质及现代转换——基于现代个体与国家伦理关系中“个体化”的审思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传雷 荆蕙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2,共8页
现代爱国主义以公民-国家关系为核心的价值图式展开叙事,在展现其现代性、先进性和理性气质之时,也存在个体与国家伦理关系中“个体化”的隐忧。中华传统爱国主义以天下关怀为终极价值旨趣,推崇孝亲忠国的家庭伦理,义以为上的爱国行为要... 现代爱国主义以公民-国家关系为核心的价值图式展开叙事,在展现其现代性、先进性和理性气质之时,也存在个体与国家伦理关系中“个体化”的隐忧。中华传统爱国主义以天下关怀为终极价值旨趣,推崇孝亲忠国的家庭伦理,义以为上的爱国行为要求,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可以为个体与国家伦理精神的黏合提供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导航。中华传统爱国主义具有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性和历史局限性,需要以“源原整合”的方法论对其进行再审视,实现激活和创新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 爱国主义 伦理特质 时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伦理特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洋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6,62,共6页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强调"结束牺牲一些人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特质:在共享的基点上...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强调"结束牺牲一些人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特质:在共享的基点上要求维护每个个人的权益,在共享的前提上强调责任共担与成果共建,在共享的内容上突出共同富裕、权利平等与精神自由,在共享的保障上注重制度公正与共享精神的发扬,在共享的旨归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马克思共享思想蕴含的伦理特质进行充分挖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共享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的精神本质,更能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享实践在制度安排上需遵循哪些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享 伦理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共享”伦理特质及其要求的四重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健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7,共7页
共享发展既需要物质利益分配的实现,也需要伦理精神力量的支撑。面对社会发展差异性的客观现实和社会主体需求的多样性,我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差异性社会。由此,新时代共享发展一定是包含多个层次的差异性共享。当下,我们可以将差异... 共享发展既需要物质利益分配的实现,也需要伦理精神力量的支撑。面对社会发展差异性的客观现实和社会主体需求的多样性,我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差异性社会。由此,新时代共享发展一定是包含多个层次的差异性共享。当下,我们可以将差异性共享具体划分为兜底型共享、普惠型共享、比例型共享以及道义型共享等多个层次。差异性共享的不同层次分别体现出"平等""公正""自由""友善"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因此,基于伦理视阈,实践中推进共享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公正"这一单一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应依据不同层次的伦理特质及其要求而具体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性共享 伦理特质 兜底型共享 普惠型共享 比例型共享 道义型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设计伦理原则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岩 廖伯琴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共6页
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教学原则和设计原则。而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伦理特质,这种特质决定其在遵循教学原则和设计原则之上还存在一个更为基本的原则——伦理原则,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结合教学设... 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教学原则和设计原则。而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伦理特质,这种特质决定其在遵循教学原则和设计原则之上还存在一个更为基本的原则——伦理原则,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结合教学设计的过程,这些准则具体包括分析学习者遵循的尊重原则、确定教学目标遵循的差异原则、分析教学内容遵循的无害原则、选择教学策略遵循的公平原则、开发教学媒体遵循的参与原则、实施教学评价遵循的个别化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伦理特质 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