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传统丧葬制度的伦理根基及其伦理意涵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喜珍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传统丧葬制度作为宗法等级制的载体和宗法伦理的重要体现,以孝道作为伦理根基,其伦理意涵主要体现在感恩为重、丧主敬哀、哀而不伤、追思承志、丧祭致和五个方面。
关键词 传统丧葬制度 伦理根基 伦理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叙事学人物模式潜隐的伦理意涵——以对弗·普罗普角色模式分析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开焱 王文惠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格雷马斯在普罗普角色模式基础上提取的6种行动元范畴和编组模式,尽管形式上更具有抽象性和中性化特征,但也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以及中心性、等级性意识。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31种功能的提取和编组,客观上确证了主人公的中心性、伦理正义性、崇高性、合法性,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伦理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叙事学 人物理论 普罗普 格雷马斯 伦理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狗十三》流动的叙事伦理
3
作者 吴怡萱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1期150-152,共3页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中叙事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叙事伦理”有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它往往与“伦理叙事”的主题和内容分析相混淆。在影视界叙事伦理的分析中,也存在着注重故事内容伦理而缺少叙事形式的探究。针对具体影片的叙事伦理...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中叙事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叙事伦理”有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它往往与“伦理叙事”的主题和内容分析相混淆。在影视界叙事伦理的分析中,也存在着注重故事内容伦理而缺少叙事形式的探究。针对具体影片的叙事伦理解读应侧重于对叙事本身的关注和对影像本体的审视。本文以电影《狗十三》为例,分析了影片叙事过程中产生的伦理意涵,从伦理叙事和叙事伦理两个不同的角度区分了影片内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十三》 叙事情境 伦理意涵 情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及其终结
4
作者 李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1期96-104,共9页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所造成的,而原子之所以会发生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是...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所造成的,而原子之所以会发生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是由于它的精神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由状况。由此,马克思开出了理解偶然性概念的本体论向度和伦理学向度,形成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但是,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自由无法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随即熄灭了这一致思偶然性问题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识哲学 本体论转向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