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传统丧葬制度的伦理根基及其伦理意涵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喜珍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传统丧葬制度作为宗法等级制的载体和宗法伦理的重要体现,以孝道作为伦理根基,其伦理意涵主要体现在感恩为重、丧主敬哀、哀而不伤、追思承志、丧祭致和五个方面。
关键词
传统丧葬制度
伦理
根基
伦理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构叙事学人物模式潜隐的伦理意涵——以对弗·普罗普角色模式分析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开焱
王文惠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格雷马斯在普罗普角色模式基础上提取的6种行动元范畴和编组模式,尽管形式上更具有抽象性和中性化特征,但也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以及中心性、等级性意识。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31种功能的提取和编组,客观上确证了主人公的中心性、伦理正义性、崇高性、合法性,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伦理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叙事学
人物理论
普罗普
格雷马斯
伦理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电影《狗十三》流动的叙事伦理
3
作者
吴怡萱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1期150-152,共3页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中叙事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叙事伦理”有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它往往与“伦理叙事”的主题和内容分析相混淆。在影视界叙事伦理的分析中,也存在着注重故事内容伦理而缺少叙事形式的探究。针对具体影片的叙事伦理...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中叙事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叙事伦理”有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它往往与“伦理叙事”的主题和内容分析相混淆。在影视界叙事伦理的分析中,也存在着注重故事内容伦理而缺少叙事形式的探究。针对具体影片的叙事伦理解读应侧重于对叙事本身的关注和对影像本体的审视。本文以电影《狗十三》为例,分析了影片叙事过程中产生的伦理意涵,从伦理叙事和叙事伦理两个不同的角度区分了影片内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十三》
叙事情境
伦理意涵
情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及其终结
4
作者
李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1期96-104,共9页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所造成的,而原子之所以会发生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是...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所造成的,而原子之所以会发生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是由于它的精神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由状况。由此,马克思开出了理解偶然性概念的本体论向度和伦理学向度,形成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但是,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自由无法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随即熄灭了这一致思偶然性问题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意
识哲学
本体论转向
伦理
学
意
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传统丧葬制度的伦理根基及其伦理意涵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喜珍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基金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龄问题的伦理研究>(SM200710009002)
文摘
传统丧葬制度作为宗法等级制的载体和宗法伦理的重要体现,以孝道作为伦理根基,其伦理意涵主要体现在感恩为重、丧主敬哀、哀而不伤、追思承志、丧祭致和五个方面。
关键词
传统丧葬制度
伦理
根基
伦理意涵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叙事学人物模式潜隐的伦理意涵——以对弗·普罗普角色模式分析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开焱
王文惠
机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叙事形式的政治潜素与意义及其生成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BZW004)。
文摘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格雷马斯在普罗普角色模式基础上提取的6种行动元范畴和编组模式,尽管形式上更具有抽象性和中性化特征,但也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以及中心性、等级性意识。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31种功能的提取和编组,客观上确证了主人公的中心性、伦理正义性、崇高性、合法性,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伦理意涵。
关键词
结构叙事学
人物理论
普罗普
格雷马斯
伦理意涵
Keywords
structural narratology
the character theory
Propp
Greimas
ethical connotation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电影《狗十三》流动的叙事伦理
3
作者
吴怡萱
机构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1期150-152,共3页
文摘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中叙事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叙事伦理”有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它往往与“伦理叙事”的主题和内容分析相混淆。在影视界叙事伦理的分析中,也存在着注重故事内容伦理而缺少叙事形式的探究。针对具体影片的叙事伦理解读应侧重于对叙事本身的关注和对影像本体的审视。本文以电影《狗十三》为例,分析了影片叙事过程中产生的伦理意涵,从伦理叙事和叙事伦理两个不同的角度区分了影片内涵的变化。
关键词
《狗十三》
叙事情境
伦理意涵
情动
分类号
I235.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及其终结
4
作者
李侦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1期96-10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偶然性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CZX0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所造成的,而原子之所以会发生偶然性的偏斜运动是由于它的精神性的自我意识的自由状况。由此,马克思开出了理解偶然性概念的本体论向度和伦理学向度,形成了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但是,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自由无法实现真正的人的自由,随即熄灭了这一致思偶然性问题的向度。
关键词
自我
意
识哲学
本体论转向
伦理
学
意
涵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传统丧葬制度的伦理根基及其伦理意涵
刘喜珍
《船山学刊》
CSSCI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结构叙事学人物模式潜隐的伦理意涵——以对弗·普罗普角色模式分析为例
张开焱
王文惠
《外国语文研究》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电影《狗十三》流动的叙事伦理
吴怡萱
《戏剧之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偶然性思想及其终结
李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