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格尔论作为伦理实体的政府 |
高晓红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
|
从道德想象到伦理实体——近代“中华民族”形态嬗变的思想史考察 |
胡芮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3
|
伦理实体的宗法模式与唐律的内生逻辑分析 |
周斌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4
|
现代性伦理实体的异化重奏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对象化逻辑 |
孙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论现代科技伦理实体行为的伦理评价机制 |
陈爱华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6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黑格尔伦理实体逻辑之拓展 |
章诚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中华伦理文明创新 |
何建华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天下伦理”:传统源流与现代建构 |
沈宝钢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9
|
从伦理视域审视我国社会保障的偏差 |
李建华
张效锋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0
|
“伦理”与“道德”之辨——关于“再写中国伦理学”的一点思考 |
朱贻庭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5
|
|
11
|
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文明 |
牛庆燕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12
|
黑格尔法哲学视阈下婚姻的伦理解读 |
杨小钵
郭广银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3
|
现代中国家庭的伦理失依 |
许敏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4
|
有国可依与国之大伦——黑格尔现代国家观的政治伦理考量 |
詹世友
方之美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5
|
黑格尔精神哲学视域下的婚姻伦理观及其现代启示 |
骆毅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6
|
|
16
|
当代中国的家庭婚姻伦理及其群体差异性——以江苏省为例 |
龙书芹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黑格尔精神哲学视域下的伦理教化与公民养成 |
吕寿伟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教师伦理世界观:教育伦理抱负实现的文化底色 |
崔振成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9
|
伦理政治:中国特色的文化原理与文化机制 |
樊浩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20
|
基础教育中的伦理安全体系:结构、挑战与应对 |
崔振成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