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创新 被引量:6
1
作者 路丙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
伦理与道德都是历史范畴。在传统家庭中,家庭代际伦理是家庭伦理的核心,维护这种伦理核心的家庭道德规范便是孝道。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建构的"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历史价值。在当代中... 伦理与道德都是历史范畴。在传统家庭中,家庭代际伦理是家庭伦理的核心,维护这种伦理核心的家庭道德规范便是孝道。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传统孝道建构的"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模式有其合理性和历史价值。在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转型中,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和谐与孝道面临有悖"善事父母"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继承和创新传统孝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代际伦理和谐 传统孝道 继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伦理与现代社会的伦理和谐——基于江苏地区调查问卷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31-34,共4页
根据对江苏省苏州和盐城两地的调查发现,组织伦理与现代社会伦理和谐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组织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伦理和谐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的组织大多显现为"伦理的实体"和"不道... 根据对江苏省苏州和盐城两地的调查发现,组织伦理与现代社会伦理和谐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组织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伦理和谐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的组织大多显现为"伦理的实体"和"不道德的个体"的悖论;组织伦理状况受政府、同行、制度、组织领导、传统文化等的影响,同时,它对所在行业及其他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应加强组织伦理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伦理 现代社会 伦理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从史学上说,传统的和谐都是奠定在特定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道德和谐",这种和谐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困境。从学理上说,社会和谐只能是"伦理和谐",只有复归社会和谐的伦理意蕴,确立"普遍的道德合理性"... 从史学上说,传统的和谐都是奠定在特定的道德价值基础上的"道德和谐",这种和谐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困境。从学理上说,社会和谐只能是"伦理和谐",只有复归社会和谐的伦理意蕴,确立"普遍的道德合理性"的价值原则,才有望使社会和谐成为现实。"普遍的道德合理性"既要求道德人格的塑造,又要求制度伦理的建构。而制度伦理的建构既应坚持制度的道德辩护,也应体现制度的伦理关怀。其中,制度的道德辩护——"德福一致"是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和谐 普遍的道德合理性 道德人格 制度伦理 德福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立法时代的伦理和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28-31,共4页
与现代伦理受立法思维支配而落入伦理立法不同,鲍曼认为伦理领域是道德个体的自决领域,后现代伦理或后立法时代的伦理是回归个体道德自决的伦理,它接受他者作为道德守护者的地位,悦纳他者,承认道德难题的乌托邦性质,不用立法的方式,而... 与现代伦理受立法思维支配而落入伦理立法不同,鲍曼认为伦理领域是道德个体的自决领域,后现代伦理或后立法时代的伦理是回归个体道德自决的伦理,它接受他者作为道德守护者的地位,悦纳他者,承认道德难题的乌托邦性质,不用立法的方式,而用道德的方式解决道德问题,故此,与现代伦理追求立法基础上的伦理和谐不同,后现代伦理或后立法时代的伦理将追求基于道德基础上的伦理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立法时代 个体自决 道德难题 伦理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道德行为动机的伦理和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凡景强 王迎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143-145,共3页
商业道德行为的动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伦理和谐关系到商业道德的发展与完善,正确认识商业道德行为的各种动机及其协调发展,将有助于商业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培育出商业道德精神。
关键词 商业主体 道德行为 行为动机 伦理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的革命——从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再到双向和谐伦理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长明 苏宝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基于增长性发展观而构建的林林总总的传统伦理观归根结底是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单向“霸王伦理”,在人类拥有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之后,这种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单向伦理观已将人类文明导入死胡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而构... 基于增长性发展观而构建的林林总总的传统伦理观归根结底是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单向“霸王伦理”,在人类拥有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之后,这种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单向伦理观已将人类文明导入死胡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而构建的环境伦理、大地伦理等新兴生态伦理观,虽然实现了由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的升级,但是,深深地打着人类中心主义烙印的双向不对称伦理,无助于人类从根本上摆脱危机四伏的困境;基于和谐发展观而构建的和谐伦理观将促使伦理学实现由双向不对称伦理到双向和谐伦理的升级,彻底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实现所有存在的和谐互动。建立在万有价值定律基础上的和谐伦理观既承认万有存在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又关注人类对万有存在应负有的责任,认为万有存在拥有与生俱来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伦理资质,人类与万有存在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双向度伦理关系。从传统的单向伦理到双向不对称伦理再到双向和谐伦理,无疑将引发伦理学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伦理 双向不对称伦理 双向和谐伦理 伦理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环境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俊 丘煌 张忠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265-8266,共2页
和谐环境伦理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和谐环境伦理推向实践,应当加强和谐环境伦理教育;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环境... 和谐环境伦理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和谐环境伦理推向实践,应当加强和谐环境伦理教育;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发展绿色科技,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和谐环境伦理 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和谐环境伦理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俊 张忠潮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5期132-135,共4页
有什么样的文明型态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和谐环境伦理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和谐环境伦理推向实践,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和谐... 有什么样的文明型态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和谐环境伦理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和谐环境伦理推向实践,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和谐环境伦理教育;(二)科学划分政府各部门环保职能,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四)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五)发展绿色科技和绿色产业;(六)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和谐环境伦理 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的历史局限与现代转换 被引量:4
9
作者 梅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共6页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资源。但传统伦理精神固有的内在矛盾性、制度匮乏性和理想人格与现代化的冲突性使得其进行现代转换成为必要。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从重德轻理转向德理并重、道德人格从顺从依附转向...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资源。但传统伦理精神固有的内在矛盾性、制度匮乏性和理想人格与现代化的冲突性使得其进行现代转换成为必要。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从重德轻理转向德理并重、道德人格从顺从依附转向独立自主、道德约束从个体良知延展到制度公正、德性修养从至圣道德扩大到世俗道德等为现代和谐伦理秩序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 历史局限 现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伦理精神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岩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三种伦理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人和自然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伦理精神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承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和谐生态伦理观是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的观念创新,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主要体现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主要理论问题上。人类利益至上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基础;平衡协调发展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生态... 和谐生态伦理观是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的观念创新,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主要体现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主要理论问题上。人类利益至上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基础;平衡协调发展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追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生态伦理 传统生态伦理 生态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伦理之圆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长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7,共6页
和谐伦理,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调适指向的金规则。善道呈圆,圆善之道的伦理向度是善善互动,圆圆相映。一个个的向善之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构成了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伦理向度是伦理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 和谐伦理,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调适指向的金规则。善道呈圆,圆善之道的伦理向度是善善互动,圆圆相映。一个个的向善之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构成了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伦理向度是伦理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向善、达美之圆。其终极价值是万有存在的协同演进,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个善善互动、圆圆相映的和谐伦理之圆中,万有存在共同体得以编织出天道酬善、万有向善的因果之网,展示出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和谐生善,大德象圆,和谐伦理"圆理"要求我们师法大自然和谐酬善之道,描述万有向善之圆,与万有存在同忧同乐,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物"的和谐理念,不断逼近与万象同乐的大德之化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伦理 和谐发展 圆理 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医学伦理观的构建 被引量:29
13
作者 徐玉梅 刘宪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6期38-40,共3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构建和谐医学伦理观至关重要。它将对医学伦理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改善医患关系,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构建和谐医学伦理观至关重要。它将对医学伦理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改善医患关系,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医学伦理 医患关系 可持续性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礼富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8-201,共4页
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qu... 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养性"、"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积极推崇"天和"、"人和"、"心和"的"太和"境界;强调"五伦"的人伦规范。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伦理 天人合一 五伦 德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文艺思想的和谐伦理内涵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永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先秦儒家以"人"的伦理教化为目的,初步构建了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诗教理论体系,其中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念具有浓郁的和谐伦理意味。儒家和谐伦理是儒家诗教的理论基础,也是儒家文艺思想观念的审美呈现,其伦理内涵由... 先秦儒家以"人"的伦理教化为目的,初步构建了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诗教理论体系,其中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观念具有浓郁的和谐伦理意味。儒家和谐伦理是儒家诗教的理论基础,也是儒家文艺思想观念的审美呈现,其伦理内涵由五个方面的和谐关系构成:"畅神"、"比德"以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温柔敦厚"、"知言养气"以求人与自身的和谐;"克己复礼"、"仁者爱人"以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礼乐教化"、"以礼别异"以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以求文与质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文艺思想 和谐伦理 儒家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生和谐就业伦理观的培养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爱芹 潘庆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结合目前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伦理现象,分析了其主客观原因,提出了医学生和谐就业伦理观培养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医学生 和谐就业伦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生态伦理的合理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承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必须质疑。和谐生态伦理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它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基础地位,强调人...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必须质疑。和谐生态伦理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它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基础地位,强调人的利益的重要地位,强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它具有存在的理论合理性依据和现实合理性依据。这些合理性依据真正体现了生态伦理学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析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广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每一种伦理思想和道德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文明样式。今人可以从内在结构与核心价值观、生成之根与建构机理、本土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等方面分析和把握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这份精神遗产中的优良品质,对于建设社会主... 每一种伦理思想和道德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文明样式。今人可以从内在结构与核心价值观、生成之根与建构机理、本土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等方面分析和把握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这份精神遗产中的优良品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国际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和谐伦理思想 文明样式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墨法和谐伦理思想析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24,共5页
先秦儒家、墨家及法家基于对社会和谐的共同诉求,从不同视角提出和阐发的和谐伦理思想,是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儒家的"和而不同"、墨家的"尚同致和"、法家的"同而求和"的旨趣差异启示我们:应对... 先秦儒家、墨家及法家基于对社会和谐的共同诉求,从不同视角提出和阐发的和谐伦理思想,是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儒家的"和而不同"、墨家的"尚同致和"、法家的"同而求和"的旨趣差异启示我们:应对三家和谐伦理思想区别看待,在系统分析与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彰显儒墨法和谐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墨法 和谐伦理思想 和而不同 尚同致和 同而求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伦理精神的后现代建构
20
作者 马向真 张廷干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现代性伦理道德问题已成为包括西方和中国在内的现代人所无法逃避的现实,我们需要去审视实体和制度规范本身的伦理价值或正当性以及道德个体化与道德普遍性对立的现代性事实,为和谐伦理精神的建构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 和谐伦理精神 自我同一性 后现代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