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嫁不出去的女儿》中疾病叙事与伦理关系的隐喻性阐释
1
作者 陈文幸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9期31-33,共3页
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Sarat Chandra Chattopadhyay,1876—1938)是印度以孟加拉语写作的著名小说家,疾病是其诸多作品的重要主题。在《嫁不出去的女儿》中,他运用隐喻性疾病叙事的手法,对生命伦理、家庭伦理以及社会伦理等... 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Sarat Chandra Chattopadhyay,1876—1938)是印度以孟加拉语写作的著名小说家,疾病是其诸多作品的重要主题。在《嫁不出去的女儿》中,他运用隐喻性疾病叙事的手法,对生命伦理、家庭伦理以及社会伦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本文首先通过深入剖析生命个体与自身之间的伦理联系来探讨甘达等人的疾病表征;其次通过诠释家庭中异化的伦理关系来揭示甘达患病的深层原因;最后从女性社会伦理身份的困境分析甘达所接受的不当治疗,从而深入解读疾病现象以及其折射出的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拉特 印度文学 疾病叙事 伦理关系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与土地伦理关系”思想探微 被引量:5
2
作者 解保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7,共5页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初期,马克思就看到了它的反生态性。土地异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必要条件。资本家掠夺式地对待土地,导致土地肥力衰退和生态环境破坏。在批判资本主义农业时,马克思论述的关爱土地的"好家长"观点和土地养...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初期,马克思就看到了它的反生态性。土地异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必要条件。资本家掠夺式地对待土地,导致土地肥力衰退和生态环境破坏。在批判资本主义农业时,马克思论述的关爱土地的"好家长"观点和土地养护的生态农业措施等理论,都展示其"人与土地伦理关系"思想。这比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思想早了大约近一个世纪。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与土地关系 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弱势群体伦理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嘉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范型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观念、道德风尚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目前城市中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系基本延续了"传统",但伦理关系的"性质&q... 在当今中国社会的伦理范型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观念、道德风尚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目前城市中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关系基本延续了"传统",但伦理关系的"性质"则趋向于"现代"。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与社会发生伦理冲突的潜在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伦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弱势群体 伦理关系 伦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叙事与伦理关系——《床上的爱丽斯》的隐喻言说 被引量:3
4
作者 孔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137,共4页
美国作家兼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戏剧《床上的爱丽斯》通过隐喻性疾病叙事,关注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生命个体和自身的伦理关系探讨爱丽斯疾病的表征;分析詹姆斯家异化的家庭伦理关系解读其疾病的... 美国作家兼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戏剧《床上的爱丽斯》通过隐喻性疾病叙事,关注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生命个体和自身的伦理关系探讨爱丽斯疾病的表征;分析詹姆斯家异化的家庭伦理关系解读其疾病的归因;分析爱丽斯社会伦理身份困境探讨其疾病的不当治疗,从而深入理解疾病现象以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伦理关系的疾病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上的爱丽斯》 疾病叙事 伦理关系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关系的基石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良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行政官员的恰当代理和公民的自愿委托是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伦理角度来审视原来我们只是侧重其政治性而忽视其伦理性的契约,通过对社会契约的道德前提(包括对人性的解释)和社会契约中蕴含的道德原则(包括契约的道德... 行政官员的恰当代理和公民的自愿委托是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伦理角度来审视原来我们只是侧重其政治性而忽视其伦理性的契约,通过对社会契约的道德前提(包括对人性的解释)和社会契约中蕴含的道德原则(包括契约的道德含义和价值理想等)的阐述,即可把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关系内涵提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 西方 行政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网络伦理关系的理性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锦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24-25,共2页
伦理关系是以社会交往为基础,在一定伦理规则调整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伦理关系,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中介,在超文本和多媒体链接中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及其理法。信息革命使得“时间与空间边缘化”,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人... 伦理关系是以社会交往为基础,在一定伦理规则调整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伦理关系,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中介,在超文本和多媒体链接中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及其理法。信息革命使得“时间与空间边缘化”,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现代社会中新的互动模式。网络伦理关系的矛盾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与方法,结合网络特质,科学建构适应网络发展规律的网络伦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伦理关系 马克思主义伦理 网络人际关系 网络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主体间伦理关系的变化及其建构
7
作者 张新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11期125-125,175,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图书馆伦理关系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进入适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伦理建构。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发展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弘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构和谐的图书馆主体间伦理... 随着信息技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图书馆伦理关系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进入适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伦理建构。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发展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弘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构和谐的图书馆主体间伦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伦理关系 主体间伦理关系 变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师生与父子伦理关系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克灿 辜慧敏 《教育史研究》 2022年第2期43-53,共11页
在先秦儒家语境中,师生伦理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双方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责任与义务要求,父子伦理关系则是在婚姻制的基础上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道德规范。师生与父子伦理关系的异同可以从伦理关系的表现层面和特点进行分析。在形而上... 在先秦儒家语境中,师生伦理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双方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责任与义务要求,父子伦理关系则是在婚姻制的基础上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道德规范。师生与父子伦理关系的异同可以从伦理关系的表现层面和特点进行分析。在形而上、理和事三个逐级向下展开的表现层面上,师生与父子伦理关系的差异越来越大,但最终皆归于同质的形而上层面。在伦理关系的特点上进行比较发现,父子与师生伦理关系的基础虽然都是内于人源于天的情感,但是前者依于血缘,后者依于德性而存在。二者的伦理关系有着倾向与双向、稳定与变动等差异明显的特征,在比较二者同异的基础上分析是否有利于实现重建圣王之治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师生 父子 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的伦理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洁 《金融经济》 2007年第24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承诺 注册会计师审计 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物语》:后人类伦理关系中的情感认同
10
作者 袁强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科幻影视中的后人类想象重新界定了人的本质,非人类他者也能作为道德的主体成为故事的主角,后人类伦理关系伴随后人类主体的出现而形成。《环形物语》呈现了身体互换、赛博格与人工智能三种后人类样态,以及后人类伦理关系的基本轮廓。... 科幻影视中的后人类想象重新界定了人的本质,非人类他者也能作为道德的主体成为故事的主角,后人类伦理关系伴随后人类主体的出现而形成。《环形物语》呈现了身体互换、赛博格与人工智能三种后人类样态,以及后人类伦理关系的基本轮廓。这部剧集试图通过后人类伦理关系中的情感认同来抵抗主体间的敌视与隔膜,进而反思进步叙事与西方人文传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视 环形物语 后人类 伦理关系 情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融资与金融伦理关系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志强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4,共2页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周礼》:"听称责以傅别。"所谓"称责"就是借贷。中国的民间借贷发生既早,则必有其深刻的原因在。这原因就在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周礼》:"听称责以傅别。"所谓"称责"就是借贷。中国的民间借贷发生既早,则必有其深刻的原因在。这原因就在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道德为核心支撑的社会伦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关系 民间融资 社会经济现象 金融 民间借贷 《周礼》 文字记载 伦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解读——重读《费尔巴哈》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惠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费尔巴哈》自始至终暗含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指出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历史前提;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同人与人伦理关系相互制约而达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真正的统一,即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非同一般... 《费尔巴哈》自始至终暗含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指出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历史前提;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同人与人伦理关系相互制约而达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真正的统一,即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与自然才能达到非同一般意义上的真正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伦理关系 人与自然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规避人情伦理关系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慧丽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1X期99-99,101,共2页
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是为公务员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而设立的激励竞争环节,这对其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其远大抱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然而在我国这一环节的人情伦理关系开始出现并不断严重,且开始由"灰色腐败"走向&q... 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是为公务员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而设立的激励竞争环节,这对其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其远大抱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然而在我国这一环节的人情伦理关系开始出现并不断严重,且开始由"灰色腐败"走向"黑色腐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对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规避人情伦理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行政伦理学派行政伦理自主性的理论角度和实际运行的现实角度解释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形成人情伦理关系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规避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 人情伦理关系 行政伦理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物质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变革对社会伦理关系及伦理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云明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从一家一户的农业耕作发展成为工业化大生产,物质生活交往方式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导致中国社会伦理关...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从一家一户的农业耕作发展成为工业化大生产,物质生活交往方式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化,导致中国社会伦理关系实现了从家族社会向公共社会、从差序社会向平序社会、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过渡。随着社会伦理关系的转变,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意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整体意识、差序意识、血缘意识、人情意识等伦理观念逐渐淡化,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公共意识、契约意识等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生产方式 交往方式 伦理关系 伦理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重伦理关系解读霍尔顿的迷失与回归
15
作者 陈馨韵 王影君 《戏剧之家》 2018年第6期194-195,共2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成长中的仿徨与困惑。作为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经典人物,霍尔顿有其独特的魅力。他的身上既有时代的特征,也有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所共有的烦恼,值得我们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成长中的仿徨与困惑。作为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经典人物,霍尔顿有其独特的魅力。他的身上既有时代的特征,也有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所共有的烦恼,值得我们研究。本文以伦理批评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体现的人与自我、人与他者以及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探讨霍尔顿的迷失与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伦理关系 迷失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霸王别姬》中社会伦理关系的视觉表达
16
作者 李雨泽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4期107-107,共1页
电影作为一门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电影中的角色逃不出伦理关系的范围,电影中的社会离不开现实社会的根基,电影也传达着创作者对生命思考的终极关怀,《霸王别姬》就是一部运用镜头语言向观众传达着丰富的社会伦理关系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霸王别姬 伦理关系 视觉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景观设计中设计伦理关系的构建与营造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丹珂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期38-40,共3页
设计伦理学旨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加和谐的相处。从以设计师等为主导的“外来者”和以乡土原有事物(自然、人工、非物质、原有居民)为主导的“原有者”这对伦理关系中分析其中存在的伦理准则,重新反思乡土建设中乡土景观部分的现... 设计伦理学旨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加和谐的相处。从以设计师等为主导的“外来者”和以乡土原有事物(自然、人工、非物质、原有居民)为主导的“原有者”这对伦理关系中分析其中存在的伦理准则,重新反思乡土建设中乡土景观部分的现状,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使得外来者与原有者之间有更加融合恰当的关系,从新的视域拓宽对乡土景观设计的认识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伦理 乡土景观 景观设计 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金人道主义家庭伦理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穆士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人道主义是巴金早期从事家庭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巴金在其早期家庭小说题材中,以早期接受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对不符合人道主义合理内核的封建家庭旧伦理关系进行了强烈地谴责和批判,同时也对符合人道主义理念的家庭新伦理关系进行... 人道主义是巴金早期从事家庭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巴金在其早期家庭小说题材中,以早期接受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对不符合人道主义合理内核的封建家庭旧伦理关系进行了强烈地谴责和批判,同时也对符合人道主义理念的家庭新伦理关系进行了发自内心的讴歌和礼赞。还对实现人道主义家庭新伦理关系进行了探索。这种思考和探索,对于批判地继承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构建和谐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人道主义 伦理关系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伦斯在《虹》中对两性伦理关系的探索
19
作者 雷牧野 张婧婧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32-133,共2页
《虹》以家族三代人追求婚姻的方式展开,描述了劳伦斯探索两性伦理关系中遇到的迷惑、反抗、堕落和憧憬,提倡建立灵魂与肉体和谐统一的新型两性伦理关系。在劳伦斯的字典里,只有遵循灵魂与肉体的和谐与统一,才能找到恒久幸福的"彩... 《虹》以家族三代人追求婚姻的方式展开,描述了劳伦斯探索两性伦理关系中遇到的迷惑、反抗、堕落和憧憬,提倡建立灵魂与肉体和谐统一的新型两性伦理关系。在劳伦斯的字典里,只有遵循灵魂与肉体的和谐与统一,才能找到恒久幸福的"彩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两性伦理关系 三代人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社会之殇与人性建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的伦理关系研究
20
作者 朱小婷 王丽明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4期19-21,99,共4页
美国当代作家安东尼.多尔的作品《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呈现了一个混乱且复杂的二战伦理环境:自然被破坏;人性被扭曲;社会道德更是堕落与崩塌。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出发,对小说中所涉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进... 美国当代作家安东尼.多尔的作品《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呈现了一个混乱且复杂的二战伦理环境:自然被破坏;人性被扭曲;社会道德更是堕落与崩塌。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出发,对小说中所涉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揭示在小说中两位身处异国的少年艰险存生、逆光成长的二战环境下,战争对自然与社会伦理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在忠于人性与服从国家军事侵略两难抉择的伦理困境下,人性的建构对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文学伦理学: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