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释学视角下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的主体间性分析
1
作者
尤丽娜
周荣庭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7,共9页
智能出版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态,突破了传统出版中单一主体即“主体—客体”的局限,代之以“主体—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其独特的主体间性对于分析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风险及治理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具备“主体”特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
智能出版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态,突破了传统出版中单一主体即“主体—客体”的局限,代之以“主体—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其独特的主体间性对于分析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风险及治理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具备“主体”特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的问题引发众学者深思,同时引发智能出版领域内新一轮的伦理反思。从解释学视角出发,解析智能出版中多维主体间性的具体表现及其伦理治理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认知弥补、责任推理、道德决策及价值对齐等四大机制,旨在破解智能出版中的伦理风险难题,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出版
伦理
共
治
主体间性
AI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道德共情: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伦理向度阐释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德伟
贾丹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新时代技术伦理的精神表征,其伦理价值不仅是为了强调工匠在技术伦理规范方面的认知能力,而且揭示出当前“人-技术-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西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工匠精神中的道德共情,可以发现“善”...
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新时代技术伦理的精神表征,其伦理价值不仅是为了强调工匠在技术伦理规范方面的认知能力,而且揭示出当前“人-技术-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西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工匠精神中的道德共情,可以发现“善”是技术伦理的道德基础,“仁”是技术伦理构建的轴心。这种道德共情内涵丰富,在情感、认知和社会方面呈现出工匠精神应有的伦理品质。工匠精神以道德共情为其伦理表征,突显了其在人格培养、技术伦理调适和道德构建方面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道德
共
情
共
情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达国家企业伦理共融的三个方面
被引量:
2
3
作者
欧阳润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4-98,共5页
美国式企业伦理和日本式企业伦理是发达国家企业伦理的两大主要流派。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两大流派的企业伦理出现了明显的共融趋势。具体表现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共融 ,股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共融 ,工具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共融。...
美国式企业伦理和日本式企业伦理是发达国家企业伦理的两大主要流派。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两大流派的企业伦理出现了明显的共融趋势。具体表现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共融 ,股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共融 ,工具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共融。从这一共融趋势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企业
伦理
共
融
个人主义
整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以身体立法
被引量:
19
4
作者
唐健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146,160,共6页
身体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域,身体与伦理相互关涉。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是以身体立法;而伦理作为对身体的规训,又为身体立法。身体对于人的生命整体具有始源性的意义,属己的身体不仅是建构生存伦理的逻辑根据,而且也是建立共...
身体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域,身体与伦理相互关涉。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是以身体立法;而伦理作为对身体的规训,又为身体立法。身体对于人的生命整体具有始源性的意义,属己的身体不仅是建构生存伦理的逻辑根据,而且也是建立共在伦理的先在基础。但这个根据和基础不能通过形而上学的演绎来获得,因为身体的实质既非理性,也非肉体,而是实践;因此,身体伦理的现代性逻辑不是通过灵魂来拯救身体,而是通过身体来创造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伦理
居留
身体
伦理
共在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公共生活的省思与建构——基于“他者”视角
被引量:
3
5
作者
林鹏
王雅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6,共7页
他者并非他人,而是“他异性”,任何共在都是异在着的共在,公共生活的本性要求“我”与“他者”共同在场。从“他者”视角审视当前学校公共生活状况,作为一种准公共领域的学校往往表现出诸多的非公共性问题,然而,承认他者、正视异质又是...
他者并非他人,而是“他异性”,任何共在都是异在着的共在,公共生活的本性要求“我”与“他者”共同在场。从“他者”视角审视当前学校公共生活状况,作为一种准公共领域的学校往往表现出诸多的非公共性问题,然而,承认他者、正视异质又是主体我和现代学校教育不能回避的原则,是直抵教育生活公共属性的关键条件。基于此,如何让“他者”在学校公共生活中真实出场亟待得到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公
共
生活
他者
伦理共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释学视角下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的主体间性分析
1
作者
尤丽娜
周荣庭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教育与传播重点实验室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3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的出版深度融合研究”(23&ZD21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智能出版作为一种新兴出版形态,突破了传统出版中单一主体即“主体—客体”的局限,代之以“主体—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其独特的主体间性对于分析出版活动中的伦理风险及治理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具备“主体”特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崛起,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性的问题引发众学者深思,同时引发智能出版领域内新一轮的伦理反思。从解释学视角出发,解析智能出版中多维主体间性的具体表现及其伦理治理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认知弥补、责任推理、道德决策及价值对齐等四大机制,旨在破解智能出版中的伦理风险难题,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理论框架。
关键词
智能出版
伦理
共
治
主体间性
AI智能体
分类号
G230.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道德共情: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伦理向度阐释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德伟
贾丹丹
机构
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XJJ-2023-366)。
文摘
工匠精神作为我国新时代技术伦理的精神表征,其伦理价值不仅是为了强调工匠在技术伦理规范方面的认知能力,而且揭示出当前“人-技术-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西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工匠精神中的道德共情,可以发现“善”是技术伦理的道德基础,“仁”是技术伦理构建的轴心。这种道德共情内涵丰富,在情感、认知和社会方面呈现出工匠精神应有的伦理品质。工匠精神以道德共情为其伦理表征,突显了其在人格培养、技术伦理调适和道德构建方面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道德
共
情
共
情
伦理
Keywords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moral empathy
empathy ethics
分类号
D648.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达国家企业伦理共融的三个方面
被引量:
2
3
作者
欧阳润平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4-98,共5页
文摘
美国式企业伦理和日本式企业伦理是发达国家企业伦理的两大主要流派。自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两大流派的企业伦理出现了明显的共融趋势。具体表现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共融 ,股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共融 ,工具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共融。从这一共融趋势中 。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企业
伦理
共
融
个人主义
整体主义
分类号
F279.1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以身体立法
被引量:
19
4
作者
唐健君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146,160,共6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美伦理视域中的身体问题研究"(08BZX07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身体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域,身体与伦理相互关涉。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是以身体立法;而伦理作为对身体的规训,又为身体立法。身体对于人的生命整体具有始源性的意义,属己的身体不仅是建构生存伦理的逻辑根据,而且也是建立共在伦理的先在基础。但这个根据和基础不能通过形而上学的演绎来获得,因为身体的实质既非理性,也非肉体,而是实践;因此,身体伦理的现代性逻辑不是通过灵魂来拯救身体,而是通过身体来创造生活。
关键词
身体
伦理
居留
身体
伦理
共在
伦理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公共生活的省思与建构——基于“他者”视角
被引量:
3
5
作者
林鹏
王雅丽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6,共7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叙事的变革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EEA190488)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他者并非他人,而是“他异性”,任何共在都是异在着的共在,公共生活的本性要求“我”与“他者”共同在场。从“他者”视角审视当前学校公共生活状况,作为一种准公共领域的学校往往表现出诸多的非公共性问题,然而,承认他者、正视异质又是主体我和现代学校教育不能回避的原则,是直抵教育生活公共属性的关键条件。基于此,如何让“他者”在学校公共生活中真实出场亟待得到解答。
关键词
学校公
共
生活
他者
伦理共在
Keywords
School public life
The other
Ethical co-existence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释学视角下智能出版伦理共治的主体间性分析
尤丽娜
周荣庭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走向道德共情: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伦理向度阐释
宋德伟
贾丹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达国家企业伦理共融的三个方面
欧阳润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身体作为伦理秩序的始基:以身体立法
唐健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学校公共生活的省思与建构——基于“他者”视角
林鹏
王雅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