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德育:道德境界的构成与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薛晓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62,共6页
贴近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流行话语,但生命不仅有感性的体验,仍有精神的高度。在道德教育的古典传统中,我们感受到超越生命直观的命运意识。今天,我们的德育普遍缺少这种追索命运的精神气质,强烈的生存理性瓦解了古典德育的命运感。在这种... 贴近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流行话语,但生命不仅有感性的体验,仍有精神的高度。在道德教育的古典传统中,我们感受到超越生命直观的命运意识。今天,我们的德育普遍缺少这种追索命运的精神气质,强烈的生存理性瓦解了古典德育的命运感。在这种生存理性的驱使下,学校德育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学校秩序的实用工具。道德教育必须为自己建构一种精神的境界———站在历史与命运的中心,占有终极性的道德资源,并回到精神生活的内在性上。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道德根基和存在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伦理目的 伦理位置 伦理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