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的双旋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任剑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共8页
儒家伦理是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的结合体。前者是儒家伦理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后者是儒家伦理面临现代挑战的导因。在现代情景中,有条件地发扬道德理想主义使得儒家伦理具有了某种现代价值,而告别伦理中心主义的时代吁求又要求... 儒家伦理是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的结合体。前者是儒家伦理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后者是儒家伦理面临现代挑战的导因。在现代情景中,有条件地发扬道德理想主义使得儒家伦理具有了某种现代价值,而告别伦理中心主义的时代吁求又要求重构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规则。儒家的现代命运因此需要分析地而不是笼统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道德理想主义 伦理中心主义 双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的召唤:走出伦理中心主义困境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剑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5,共3页
现代的召唤:走出伦理中心主义困境任剑涛一伦理中心主义,是中国古代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核心、以伦理关系的处置为社会生活的中轴,并以达成某一伦理目标为社会生活与个人追求的最后目的,从而贯通了思想—制度—行为各个层面的心理—行... 现代的召唤:走出伦理中心主义困境任剑涛一伦理中心主义,是中国古代以道德理想主义为核心、以伦理关系的处置为社会生活的中轴,并以达成某一伦理目标为社会生活与个人追求的最后目的,从而贯通了思想—制度—行为各个层面的心理—行为体系。它的特点是:第一,道德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中国 现代化 伦理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伦理学:能否超越“伦理中心主义”——关于复杂发展世界的复杂文化心态(之二)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同经济主义中心一样,伦理中心主义也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发展观,存在诸多理论困境与深层问题。把握社会发展总体逻辑,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发展与共同发展、发展统一性与发展多样性、发展代价与发展成就的关系,对于树立正确的发展文化、发展... 同经济主义中心一样,伦理中心主义也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发展观,存在诸多理论困境与深层问题。把握社会发展总体逻辑,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发展与共同发展、发展统一性与发展多样性、发展代价与发展成就的关系,对于树立正确的发展文化、发展心态,推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伦理 伦理中心主义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一种建设性后现代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 被引量:2
4
作者 费瑟林.彼得诺夫 吴伟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171,共8页
作为怀特海(或建设性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认为必须从宇宙中心主义的视角对怀特海哲学展开详尽的研究,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之道,而且也有助于更好... 作为怀特海(或建设性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认为必须从宇宙中心主义的视角对怀特海哲学展开详尽的研究,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之道,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与怀特海哲学的关系,即它对怀特海形而上学的依赖关系。整体论和动态论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的最新发展形式和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整体论、动态论的形式,而建设性后现代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则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的人类现有的价值观,最后找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正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 怀特海形而上学 环境伦理 宇宙中心主义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伦理之争——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世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秉持何种环境伦理观。本文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综述,分析古典和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伦理观、生物中心主义伦理观、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等西方环境伦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启示意义。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环境伦理观,说明儒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属于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而道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更接近于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表面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产物,实质上是长期以来环境伦理观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时发生偏差的结果。唯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才能从机制上实现“天地人和”的永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 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 环境协同主义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被引量:1
6
作者 江雪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4,共4页
在科技急剧发展、经济贸易日益全球化、价值观念不断 碰撞和交融的21世纪,伦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机制设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促使伦理学 研究突破伦理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工具的界限,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体选择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分 ... 在科技急剧发展、经济贸易日益全球化、价值观念不断 碰撞和交融的21世纪,伦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机制设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促使伦理学 研究突破伦理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工具的界限,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体选择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分 析的指示器。实践伦理学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伦理学研究最具有生命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制度 伦理中心主义 方法论分析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法社会与伦理型文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天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8-71,共4页
家政学是一门与社会学和文化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要讨论中国的“家政”,不可不首先考察家庭赖以生存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本文着眼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分析,以期给家政学专家们提供一点背景材料。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 家政学是一门与社会学和文化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要讨论中国的“家政”,不可不首先考察家庭赖以生存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本文着眼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分析,以期给家政学专家们提供一点背景材料。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发生过种种变迁,但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宗法制的家庭、家族却延续数千年之久,直到近代还保留着明显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型文化 宗法社会 宗法制度 氏族社会 父家长 中国文化 家政学 伦理中心主义 神学世界观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伦理理论的类型学分析
8
作者 任剑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50-56,共7页
儒家伦理理论的类型学分析任剑涛本文运用类型学(typology)的方法,分析儒家伦理理论的结构与功能。尝试说明,儒家伦理能否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由于它要受两方面条件的制约,即受制于它既有的类型学规定性,又受制... 儒家伦理理论的类型学分析任剑涛本文运用类型学(typology)的方法,分析儒家伦理理论的结构与功能。尝试说明,儒家伦理能否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由于它要受两方面条件的制约,即受制于它既有的类型学规定性,又受制于它在类型上能否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管理伦理 类型学分析 规范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 要素分析 类型分析 新教伦理 伦理中心主义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失范与中国学术的深层危机
9
作者 王晓华 《学术界》 2001年第5期169-172,共4页
关键词 学术失范 中国学术 学术批评 探究 道德 使命 学术界 伦理中心主义 为道 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与“德”:意义世界的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清民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69-73,共5页
“言”与“德”:意义世界的建构张清民一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主义色彩,其特征“与其说‘儒道互补’,不如说‘儒性表里,道一贯之’贴切。‘道’即‘天人合一,天理人伦’的自然之道,道下贯而成人的道德之性... “言”与“德”:意义世界的建构张清民一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主义色彩,其特征“与其说‘儒道互补’,不如说‘儒性表里,道一贯之’贴切。‘道’即‘天人合一,天理人伦’的自然之道,道下贯而成人的道德之性,即仁即诚”①。这种伦理性质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世界 “德” “言” 古代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伦理中心主义 “内圣外王” 道德理想主义 道德实践 写作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