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治德性到伦常德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长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用“政治德性”与“伦常德性”的两分来考察古典德性论演变,较之“公德”“私德”的两分更为合宜。《尚书》中的“德”主要指政治德性:它是对政治人物的特殊要求,不是对普通人民的一般要求;它是政治人物应对政治事务的能力和品质,而非... 用“政治德性”与“伦常德性”的两分来考察古典德性论演变,较之“公德”“私德”的两分更为合宜。《尚书》中的“德”主要指政治德性:它是对政治人物的特殊要求,不是对普通人民的一般要求;它是政治人物应对政治事务的能力和品质,而非普通人民处理伦常事务的素质和修养。春秋时期的德性论说仍旧以政治德性为主,但是伦常德性已经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孔子试图平衡政治德性与伦常德性,提出了“民德”的观念,“孝”作为“民德”被特别强调。兼具伦常德性与政治德性含义的“仁”成为主德,用“仁”统摄其他一切德性。孟子则把“孝”拓展为“大孝”,并用孝悌统摄“仁义礼智”,其实质是用伦常德性来统摄政治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德 私德 政治德 伦常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