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炸冲击载荷下乘员小腿伤害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许述财 黄杨 +2 位作者 付海龙 王戈 张金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71-376,共6页
为探究特种车辆内乘员在垂直方向安全性评价的有效指标,进行了两种不同强度的爆炸试验,针对小腿部位按照3种不同伤害评价指标,即Yoganandan评价指标、Hirsch评价指标和胫骨指数(TI),分别从小腿轴向力、加速度、综合小腿轴向力和力矩3方... 为探究特种车辆内乘员在垂直方向安全性评价的有效指标,进行了两种不同强度的爆炸试验,针对小腿部位按照3种不同伤害评价指标,即Yoganandan评价指标、Hirsch评价指标和胫骨指数(TI),分别从小腿轴向力、加速度、综合小腿轴向力和力矩3方面进行乘员小腿伤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乘员受到轻微爆炸冲击和剧烈爆炸冲击两种工况下,这3种评价指标结果较为一致,均可有效评价人员小腿安全性。此外,在Hirsch评价指标中,采用地板加速度而非足底加速度将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乘员安全性 小腿伤害评价指标 特种车辆 爆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正面碰撞试验中后排乘员伤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振东 刘玉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4-668,共5页
提出了正面碰撞中后排乘员假人伤害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通过分析10个车型正面碰撞试验结果,得出了正面碰撞中后排乘员头部、胸部和大腿等部位的伤害特性。
关键词 汽车 正面碰撞试验 后排乘员 AF05女性假人 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生产年份和乘员乘坐位置对侧面碰撞下乘员伤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赖兴华 马春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年份生产的四门轿车对不同乘坐位置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碰撞数据来源于 NHTSA NCAP的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MDB) 数据库。分析了被测试车辆的几何特征和碰撞后的压溃变形。用头部伤害指标 HIC、胸部伤害指标TTI ... 研究了不同年份生产的四门轿车对不同乘坐位置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保护效果。碰撞数据来源于 NHTSA NCAP的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MDB) 数据库。分析了被测试车辆的几何特征和碰撞后的压溃变形。用头部伤害指标 HIC、胸部伤害指标TTI 和骨盆横向加速度峰值 PPLA 等损伤参数,评估碰撞过程中乘员不同身体部位遭受严重伤害风险。结果表明:不同乘坐位置乘员的所有伤害指标均随着汽车生产年份的增加而降低;新车型中后排乘员的胸部和头部伤害风险比前排乘员高;乘员约束系统的有效性和乘员的乘坐位置紧密相关。因此,应加强汽车后排乘员的伤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胸部和头部安防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安全 侧面碰撞 后排座椅 头部伤害指标(HIC) 胸部伤害指标(TTI) 骨盆横向加速度峰值(PPLA) 可移动变形壁(MDB) 新车评价规程(N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正面碰撞中假人头部运动及伤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向磊 朱海涛 +1 位作者 李晓明 张振鼎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5期44-46,共3页
介绍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正面碰撞试验,并进行了比较。从车身加速度、吸能方式的角度对各形式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和数据信号采集技术对假人头部的运动及伤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几种不同碰撞形式的特点。分析结果对车身结构、... 介绍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正面碰撞试验,并进行了比较。从车身加速度、吸能方式的角度对各形式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和数据信号采集技术对假人头部的运动及伤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几种不同碰撞形式的特点。分析结果对车身结构、约束系统的设计以及正碰试验方法的改进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形式 假人 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侧面壁障碰撞与侧面柱碰撞的仿真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中明 张亮 +1 位作者 张志飞 刘世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0-175,共6页
汽车侧面碰撞是造成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交通事故形态之一,包括车对车和车对障碍物两种碰撞形式。同时开展侧面壁障碰撞(车对车)和侧面柱碰撞(车对障碍物)的研究对于提高车辆侧面碰撞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Benchmarking技术建... 汽车侧面碰撞是造成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交通事故形态之一,包括车对车和车对障碍物两种碰撞形式。同时开展侧面壁障碰撞(车对车)和侧面柱碰撞(车对障碍物)的研究对于提高车辆侧面碰撞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Benchmarking技术建立了与实车尺寸一致的某轿车整车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并结合实车正面碰撞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分别根据ECE R95和Euro-NCAP法规的要求进行了侧面壁障碰撞和侧面柱碰撞的仿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侧碰仿真试验下车体的变形情况及假人各部位的伤害指标,发现侧面柱碰撞会引起较大的车身变形,对假人头部,胸部等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车辆的侧面碰撞安全性和降低乘员损伤风险,建议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认证试验时,同时进行两种形式的侧碰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仿真实验 侧面壁障碰撞 侧面柱碰撞 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头部冲击载荷下风挡玻璃的模拟和试验验证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奇 刘军勇 +2 位作者 苗强 陈国强 王大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行人头部和风挡玻璃的碰撞是造成行人严重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进行了行人头部模块冲击风挡玻璃的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采用壳单元和体单元分别代表风挡玻璃的各夹层结构,假设中间夹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不失效... 行人头部和风挡玻璃的碰撞是造成行人严重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进行了行人头部模块冲击风挡玻璃的有限元模拟和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采用壳单元和体单元分别代表风挡玻璃的各夹层结构,假设中间夹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不失效,玻璃层采用最大主应变准则模拟其失效。运用头部伤害指标(HIC),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行人头部模块撞击风挡玻璃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HIC值和撞击裂纹产生的范围来看,本模拟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行人头部受伤程度和风挡玻璃的失效模式,可为安全评价和车辆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头部 风挡玻璃 有限元(FE)模型 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 失效 头部伤害指标(H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面碰撞的坐垫倾角的选择和约束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葛如海 吴云腾 +1 位作者 洪亮 张学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2-505,共4页
利用碰撞仿真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了某轿车驾驶员约束系统正面碰撞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坐垫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坐垫倾角为25°时,对乘员有着较好的保护。对影响HIC值的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并据此对材料特性和结构尺寸进行... 利用碰撞仿真分析软件MADYMO建立了某轿车驾驶员约束系统正面碰撞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坐垫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坐垫倾角为25°时,对乘员有着较好的保护。对影响HIC值的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并据此对材料特性和结构尺寸进行修改,改进后的头部损伤指标下降达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MADYMO 坐垫倾角 头部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夹层风挡玻璃的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栋 王亚军 +3 位作者 施欲亮 吴沈荣 赵正 吴特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在车辆开发过程中对夹层风挡玻璃的研究,对提高车辆对行人的保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汽车风挡夹层玻璃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中,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层采用实体单元,玻璃层采用壳单元和实体单元,使用最大主应变准则模拟玻... 在车辆开发过程中对夹层风挡玻璃的研究,对提高车辆对行人的保护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汽车风挡夹层玻璃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中,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层采用实体单元,玻璃层采用壳单元和实体单元,使用最大主应变准则模拟玻璃开裂。采用5 mm的壳单元混合型网格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行人头部撞击风挡玻璃底部位置和车顶的抗压、加速度、侵入量、头部伤害指标(HIC)和玻璃破碎形态,并和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行人头部伤害程度及玻璃的断裂形状,可为车辆风挡玻璃设计及优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行人保护 夹层风挡玻璃 数值模拟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头部伤害指标(H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碰撞中驾驶员手部主动响应对人体损伤的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欣 秦豪毅 +4 位作者 马帅 宋家锋 朱勇 王瑞祥 许述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4-554,共11页
研究了车辆碰撞环境下驾驶员手部在方向盘上的主动响应及对人体损伤的影响,以便对于人体损伤标准完善及车辆安全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数据。将假人手部结构重建,使手部具备抓握能力。利用关节约束力矩模拟抓握力,设置手部具有抓握力及抓握... 研究了车辆碰撞环境下驾驶员手部在方向盘上的主动响应及对人体损伤的影响,以便对于人体损伤标准完善及车辆安全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数据。将假人手部结构重建,使手部具备抓握能力。利用关节约束力矩模拟抓握力,设置手部具有抓握力及抓握方向盘不同位置的仿真模型,计算获得假人各部位损伤数值,与标准假人损伤对比。结果显示:抓握状态下,头部伤害指标(HIC)峰值增加37.5%,颈部伸张力矩最大值减少22.3%,胸部压缩量最大值减少3%,大腿压缩力峰值减少36.5%。将方向盘划分为表盘的位置方位,手部位置在11点和4点方位时,头部HIC峰值最大;手部位置在8点和4点方位时,胸部压缩量和大腿压缩力峰值最大。碰撞中驾驶员手部主动响应对人体损伤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 中国体征假人 手部主动响应 人体损伤 头部伤害指标(HIC) 胸部压缩量 大腿压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女性驾驶员的约束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如海 黄凯凯 应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24,共9页
近年来,女性驾驶员人数逐年增加,但汽车约束系统的开发多以男性驾驶员为研究目标,如何更好地保护身材矮小的女性驾驶员成为被动安全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某款车型正面碰撞的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 近年来,女性驾驶员人数逐年增加,但汽车约束系统的开发多以男性驾驶员为研究目标,如何更好地保护身材矮小的女性驾驶员成为被动安全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MO)建立某款车型正面碰撞的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和实车试验碰撞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引入的综合伤害指标WIC以及WICF作为优化目标,通过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法,综合选取兼顾男女驾驶员的优化参数;在分析男性驾驶员模型最优解的基础上,利用逼近准则,选择9组符合要求的参数组合代入女性驾驶员模型,利用提出的加权函数WICA对男女驾驶员伤害进行兼顾优化。最后经与初始模型对比发现:男女驾驶员伤害在优化后都得到显著减少,达到兼顾女性驾驶员约束系统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被动安全 女性驾驶员 正交试验 极差分析 综合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索公路护栏的拦截性能研究
11
作者 周炜 张天侠 +1 位作者 李大鹏 崔海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85-88,共4页
在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中,护栏不仅有拦截、导向作用,还要有良好的缓冲吸能特性,以减小由于乘坐空间过度变形以及人与车内物体二次碰撞对乘员的伤害。通过实车与钢索护栏的碰撞试验,研究了护栏、汽车和乘员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 在汽车与公路护栏碰撞事故中,护栏不仅有拦截、导向作用,还要有良好的缓冲吸能特性,以减小由于乘坐空间过度变形以及人与车内物体二次碰撞对乘员的伤害。通过实车与钢索护栏的碰撞试验,研究了护栏、汽车和乘员的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钢索护栏完全符合要求,可为高速公路护栏的设计、施工以及在不同地点的设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碰撞 钢索护栏 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意准则模型应用研究
12
作者 施树明 潘洪达 +2 位作者 周茹波 戴建国 高延令 《技术经济》 1998年第6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刚度特征值 满意准则模型 模型应用 乘员约束系统 设计参数 评价指标 头部伤害 数学模型 显著性检验 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姿人体的冲击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颜璘娟 杨智春 罗亨存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154,200,共5页
基于人体生物动力学模型简化原则建立了坐姿人体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人体坐姿模型在不同冲击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坐姿人体受垂直方向冲击时,头部加速度和速度响应较大,同时头部伤害指标值(Head Injury Criterion,HIC)远... 基于人体生物动力学模型简化原则建立了坐姿人体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人体坐姿模型在不同冲击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坐姿人体受垂直方向冲击时,头部加速度和速度响应较大,同时头部伤害指标值(Head Injury Criterion,HIC)远大于水平冲击时的头部伤害指标值。受水平冲击时,人体腰部的加速度响应较大。在提供安全带保护的情况下,尽管骨盆处安全带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肩部安全带的保护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同时使用肩部和骨盆处安全带能大幅降低坐姿人体的加速度响应和头部伤害指标,是一种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动力学响应 头部伤害指标(HIC) 坐姿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保护aPLI腿型试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瑞 曹建骁 毕腾飞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9,共7页
对比了先进行人腿型碰撞器(aPLI)与柔性腿型碰撞器(FlexPLI)在结构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种腿型碰撞器在响应机理和伤害指标上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aPLI腿型与车辆碰撞响应特性,总结了不同类型车辆的aPLI腿型试验结果的... 对比了先进行人腿型碰撞器(aPLI)与柔性腿型碰撞器(FlexPLI)在结构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种腿型碰撞器在响应机理和伤害指标上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aPLI腿型与车辆碰撞响应特性,总结了不同类型车辆的aPLI腿型试验结果的潜在规律,即轿车的最大大腿弯矩、最大小腿弯矩和内侧副韧带(MCL)伸长量普遍高于SUV车型,最后,针对aPLI腿型与不同类型车辆的碰撞响应特性提出了aPLI腿型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行人腿型碰撞器 柔性腿行碰撞器 伤害指标 碰撞响应特性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条件下驾驶员安全气囊的匹配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钰楠 郝琪 +1 位作者 刘宇 崔宏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实现正面碰撞条件下驾驶员安全气囊的匹配优化,建立了某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及其简化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利用静态展开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安全气囊的气体质量流量缩放率、点火时刻等 7 个参数对乘员加权伤害... 为实现正面碰撞条件下驾驶员安全气囊的匹配优化,建立了某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气囊有限元模型及其简化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利用静态展开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安全气囊的气体质量流量缩放率、点火时刻等 7 个参数对乘员加权伤害指标(WIC)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确定了气囊主要优化参数。设计三因素七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优化参数对 WIC、头部伤害指数(HIC)、胸部 3 ms 合成加速度及胸部压缩量的影响等级,利用极差分析确定气囊初步及局部匹配时参数调整优先顺序。构建气囊变量与 WIC 的高阶多项式代理模型,确定了气囊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后 WIC 下降14.92%,乘员保护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安全气囊 加权伤害指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方园 吴光强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8期81-85,共5页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也称儿童安全座椅,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儿童乘员数量的上升,对于能够有效地保护儿童乘员安全的约束系统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与成人乘员约束系统在分类和组成上的区别,以及相应的...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也称儿童安全座椅,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儿童乘员数量的上升,对于能够有效地保护儿童乘员安全的约束系统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与成人乘员约束系统在分类和组成上的区别,以及相应的发展和健全的安全法规;展望了先进的设计理论、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和系统型研究策略给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研究开辟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乘员约束系统 安全座椅 台车试验 伤害评价指标 评价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行人与SUV正碰后的运动形态及损伤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鹏 张道文 +2 位作者 肖凌云 彭一峻 杨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降低人车正面碰撞事故中男性行人的损伤程度,利用放缩法建立我国50百分位男性身高168.5cm,体质量为50.5、65.5、75.5、80.5 kg等4种体型的男性行人模型;在MADYMO仿真分析环境中建立上述不同体型的男性行人与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在不... 为降低人车正面碰撞事故中男性行人的损伤程度,利用放缩法建立我国50百分位男性身高168.5cm,体质量为50.5、65.5、75.5、80.5 kg等4种体型的男性行人模型;在MADYMO仿真分析环境中建立上述不同体型的男性行人与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在不同碰撞速度、不同最大制动减速度下的正面碰撞模型,开展仿真试验,研究碰撞后男性行人运动形态和头部损伤情况。结果表明:碰撞车速决定碰撞后男性行人运动形态,且显著影响男性行人头部损伤来源;碰撞车速为30~80 km/h,男性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是与地面碰撞所致;碰撞车速大于90 km/h,男性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是与SUV碰撞所致;男性行人体型越肥胖,与SUV碰撞所致的头部伤害指标值(HIC)越小;最大制动减速度越大,男性行人与SUV碰撞所致的头部HIC值越小,头部与SUV碰撞时刻越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运动形态 头部伤害指标值(HIC) 体型 最大制动减速度 运动型多功能车(SUV) MADY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微卡汽车侧面碰撞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龙月 王吉忠 +2 位作者 杨科彪 吕林 尘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332-336,共5页
为了研究某微卡汽车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假人的胸腔与头部指标大于法规约束值的问题,以原方案的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结果与海湾地区的法规为依据,选取车门与B柱内外板厚度、防撞杆与B柱内部缓冲结构厚度和门槛内吸能盒厚度与屈服强度为随机变... 为了研究某微卡汽车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假人的胸腔与头部指标大于法规约束值的问题,以原方案的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结果与海湾地区的法规为依据,选取车门与B柱内外板厚度、防撞杆与B柱内部缓冲结构厚度和门槛内吸能盒厚度与屈服强度为随机变量,假人的胸腔、头部、腹部和骨盆为输出响应值,确定了响应面模型;结合可靠性理论、一次二阶矩试验方法、优化方法与响应面模型,对微卡汽车的侧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使输出响应值最优的随机变量的各项参数值,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使假人的各项伤害值均相应减少且小于法规约束值;提高了微卡汽车的侧面防撞性能;降低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致死率与致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可靠性优化 响应面模型 假人伤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4种草坪草幼苗生理特性影响
19
作者 王子琦 魏佳祺 李彦慧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草坪草在酸雨胁迫下幼苗生长的能力,给今后酸雨灾害地区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等4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pH(pH=3、pH=4、pH=5)的模拟酸雨处理,对其叶片形... 为了探究不同草坪草在酸雨胁迫下幼苗生长的能力,给今后酸雨灾害地区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以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剪股颖、草地早熟禾等4种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pH(pH=3、pH=4、pH=5)的模拟酸雨处理,对其叶片形态、伤害指标、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草坪草对酸雨抗性能力从强到弱排序是高羊茅(0.824)、多年生黑麦草(0.601)、匍匐剪股颖(0.435)、草地早熟禾(0.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模拟酸雨 伤害指标 抗氧化酶系统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