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沙锡东 姜虹 李丽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分级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密度和人员密度,并给出不同情况下相应的计算方法。然后以"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计算的原则,以《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中... 在重大危险源死亡半径分级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密度和人员密度,并给出不同情况下相应的计算方法。然后以"最大危险原则"和"概率求和原则"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计算的原则,以《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分级标准为标准,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这样进行危险源分级时,可将周边环境中可能波及到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考虑进去,使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分级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更加吻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经济密度 人口密度 伤亡半径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6·13”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爆炸事故灾害效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岳承军 陈力 +4 位作者 李展 毛源潮 刘思嘉 许林峰 方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8-935,共8页
为了揭示浙江温岭"6·13"液化石油气(LPG)槽罐车特大爆炸事故的成灾机制和破坏威力,通过事故现场实地勘察并收集公开资料,发现此次事故的两次主要爆炸分别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BLEVE)和蒸气云爆炸(VCE);分别采用BLEVE... 为了揭示浙江温岭"6·13"液化石油气(LPG)槽罐车特大爆炸事故的成灾机制和破坏威力,通过事故现场实地勘察并收集公开资料,发现此次事故的两次主要爆炸分别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BLEVE)和蒸气云爆炸(VCE);分别采用BLEVE热辐射模型、能量法和Jarrett模型对两次爆炸进行了爆炸威力和灾害效应分析。结果表明:BLEVE事故中参与火球燃烧的LPG约为7.59 t,火球热辐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分别为93、124和200 m;BLEVE的爆炸威力相当于88.4 kg TNT炸药;BLEVE冲击波作用下人员的死亡半径和安全半径分别为9.5和23.6 m,建筑物的安全半径为55 m;VCE事故的爆炸威力相当于10.7 t TNT炸药;参与VCE反应的LPG约为1.05 t;通过Braker评估模型计算出的VCE事故中人员安全半径和死亡半径分别为221和84 m,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严重损毁)半径为94 m,瓦片掉落、钢筋混凝土墙产生裂缝对应的计算半径为136 m,窗框的损坏半径为273m,建筑物的安全半径为700 m,计算结果与实际破坏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LPG) 蒸气云爆炸(VCE) 爆炸威力 伤亡半径 建筑损毁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响水化工园区“3·21”危化品爆炸事故爆炸威力分析及灾害后果评估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大鹏 陈力 +3 位作者 还毅 徐荣正 刘洋 方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3,共8页
为分析盐城响水化工园区"3·21"危化品爆炸事故的爆炸威力,通过对爆炸现场进行勘察以及对事故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梳理,基于爆坑尺寸、质点震动速度和建筑物毁伤半径等一系列关键参数,运用3种不同方法综合计算出此次爆... 为分析盐城响水化工园区"3·21"危化品爆炸事故的爆炸威力,通过对爆炸现场进行勘察以及对事故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梳理,基于爆坑尺寸、质点震动速度和建筑物毁伤半径等一系列关键参数,运用3种不同方法综合计算出此次爆炸的等效TNT当量为340 t。通过进一步归纳分析爆炸灾害现场周边建筑物分布和损伤破坏特点,结合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相关规范手册,评估此次爆炸对建筑物和人员的毁伤后果。评估结果表明:此次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人员死亡半径为227 m;人员安全半径为573 m;建筑物摧毁半径为265 m;建筑物安全半径为1 62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化品 等效TNT当量 建筑破坏半径 人员伤亡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