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联邦证据法视域下对质权与传闻规则的互动研究——以联邦最高法院Bullcoming v.New Mexico案为例 |
许乐
冯卫国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当事人主义化的证据规则——台湾刑事诉讼引进传闻规则述评 |
何邦武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3
|
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比较研究 |
鲁杰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论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确立 |
屈新
咸亚丽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加拿大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赵泽君
|
《法治研究》
|
2017 |
5
|
|
6
|
论传闻证据规则运作的程序背景 |
田心则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论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确立与适用 |
朱立恒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论美国证据法上的传闻证据规则 |
易明
梁鹏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刑事审判中鉴定人出庭率之提高——以传闻证据规则的引入为视角 |
程衍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论我国被告人对质诘问权的实现障碍及创设路径 |
陈岚
郭航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1
|
电子数据在证据法上的地位初探 |
田超奇
|
《信息网络安全》
|
2001 |
0 |
|
12
|
电子文件的法律认可问题 |
裴喆
|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
1999 |
0 |
|